广西边境地区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发展
2015-09-06刘琼秀
刘琼秀
【摘 要】广西边境地区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边民家庭贫困比较普遍,造成这一现象除历史、自然条件等因素外,教育发展落后、边民文化程度低、职业技能匮乏也是重要原因。研究边境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探讨职业教育的发展途径,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边民家庭脱贫致富意义重大。
【关键词】广西边境地区 职业教育 发展
广西边境地区为少数民族居住区,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崇左市下辖的宁明、凭祥、龙州、大新四县(市)与越南接壤,全市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6% 。2009年3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同签署共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崇左职教园区成为广西四大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以崇左职教园区建设为契机,崇左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职业教育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崇左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职教硬件条件得到改善
崇左职教园区建设启动以来,崇左市投资1亿多元,兴建了占地534.9亩、建筑面积4.66万平方米的职教园区,筹措职教经费33649.56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投入、農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城市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财政投入20181.23万元,学校筹措7948.33万元,社会力量投入5520万元等)用于职业教育建设。全市新增校园面积61.09万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积12.55万平方米,新增教学设备总值5995.07万元,新增图书34.67万册。
目前,全市共有职业学校11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自治区示范性职业学校1所,市级职业教育中心学校2所,自治区重点扶持的骨干职业学校4所;拥有5个自治区级示范性专业,3个自治区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每个县都建有1所职业教育中心学校,4个人口在30万以上的县的在校生均超过2000人。崇左市职业技术学校完成投资11242万元,成为广西市级办学条件最好的职业学校之一。天等县职业学校完成投资近2500万元,是建成的办学条件较好的县级职教中心。全市所有职业学校无危房,学校校舍、食堂、厕所、运动设施等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
(二)职教特色初步形成
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崇左市职业教育大胆走出国门,采取灵活的办学模式,与越南、泰国、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学校联合办学,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初步形成了富有地方与民族特点的办学特色。
以凭祥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该校面向东盟国家,采取“双进双出”(既吸收国内学生入校学习,也吸收国外学生入校学习;毕业生既输往国内企业,也输往国外企业)的办学模式,重点培养以东南亚各国语言为基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基本形成了集多种语言、文化学习与职业技能学习于一体的职教特色。至今,该校已毕业越南语和泰语留学生21批共2046人,大多输送到东盟各国企业,成为广西职业学校输送学生最多的学校。学校与在东南亚各国的华资企业,特别是台资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定向培养,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职教师资力量不断加强
2009年,崇左市共有职业教育教师503人,专业教师占比仅为21.5%,在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不到20%。
自实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攻坚战以来,崇左市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培养、引进职教教师。目前,全市职业学校教职工超过1000人,其中专任教师739人,师生比为1: 17.2;市级职业学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有380人,占教师的96.69%,其中“双师型”教师220人,占专任教师的55.98%;县级职业学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有291人,占教师的84.10%,其中“双师型”教师105人,占专任教师的30.35%。不断增强的职教师资力量,为崇左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崇左市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崇左市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贪大求全,设置普遍趋同
近年来,随着职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专业也不断扩张,有些学校没有考虑师资力量和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盲目追求开设热门专业,很多专业仿照普通院校或高职院校的设置方法。还有的学校甚至采取能招到什么专业的学生就开什么班,缺乏专业设置与布局的科学论证,导致学校间的专业设置普遍趋同。全市12所职校几乎都开设了数控、汽修、机电、电子、计算机应用等专业。
(二)师资力量与职教要求存在差距
自实施职教综合改革试验攻坚战以来,崇左市职教师资力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提高,但是与职业教育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部分专业教师的知识老化,不适应职教快速发展的需要
在崇左市现有的职业学校教师中,相当部分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已成为教学骨干,但由于长期不能获得进修学习的机会,知识与技能逐步老化,无法适应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
2.现行政策不利于职校吸引人才
学校为满足教学和专业建设的需要,需要引进技术与技能型人才,但由于受到事业单位编制和教师须持教师资格证上岗的制约,社会上的技术与技能型人才很难调入学校。学校向外聘请兼职专业教师,虽能满足一时之需,但是缺乏稳定性。
崇左市地处中越边境,工作条件艰苦,薪酬待遇偏低,虽然在编教师享有边境津贴,但额度少,缺乏吸引力。加上地方财政困难,很难对职业学校引进人才提供财力支持。
3.职教师资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长线专业师资力量过剩,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比如锰加工技术、制糖等急需的专业师资力量非常匮乏。师资队伍结构不适应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严重脱节
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一样,崇左市职业教育受到各种因素制约,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与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
崇左市以制糖业、边境跨国旅游业、边贸、畜牧业、锰矿业、种植业等为主要产业,但各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制糖业为例,崇左市作为广西乃至全国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在“十一五”期间,蔗糖产业就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随着湘桂循环经济产业园、中泰(崇左)产业园相继投产运行,需要数以万计的掌握甘蔗种植技术、蔗糖生产技术的人才,但直至今日也只有崇左市职业学校开设制糖专业,每年招生不过百人,远远满足不了崇左市制糖业发展的需要。
三、崇左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设想
2014年12月4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要求:围绕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趋势,宏观调控区域内职业院校的专业布局,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一致的专业布局;紧密对接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鮮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结合崇左市职业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以适应崇左市社会经济及产业发展的需要。
(一)整合职教资源,精心打造职教专业群
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教会学生掌握一门以上的实用技能,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提供合格的劳动者,直接满足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需要。因此,应当确立“产业与职教一体化”的办学思路,围绕崇左市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开办专业,培养人才。
1.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统筹考虑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盘活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各校教学资源共享,解决学校之间因相互争专业、争生源、争资金而进行无序竞争的问题,实现全市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2.优化专业布局
各职业学校要根据师资力量和地方产业需求,集中力量办好一两个重点专业,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避免专业重复建设。比如,崇左市、扶绥县、宁明县的职业学校可以考虑重点设置制糖技术专业,天等县职业学校重点设置辣椒等种植加工相关专业,大新县职业学校重点设置锰加工技术、果蔬栽培等专业,凭祥市职业学校重点设置商务越语、边贸、边境旅游等专业。
市县两级职校应考虑设置与第三产业相关的如酒店管理、美容美发、烹饪技术,以及突出民族特色与传承壮民族文化专业等,让毕业生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二)多措并举,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要解决职教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要多条腿走路:
1.特殊的人事政策
人事编制部门要着眼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制定有别于普通中学的用人计划,在人才流动和专业教师引进上给予较为宽泛灵活的用人政策,逐步建立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补充机制。
2.人才柔性引进
相对于刚性引进而言,人才柔性引进不需要办理人事关系转移手续,可以采取借调、短期聘用、引进项目顺带技术等多种方式引入。这既突破了临时外聘的诸多局限,又不需要支付高额的引进费用,也不占用学校编制,能在一定时期内解决职业学校专业人才紧缺问题。引进对象可包括企业高管、工程技术人员、某一领域的专家以及生产一线的高级技工等。这些人才或有深厚的专业技能,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定期到学校授课,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向一线教师传递最先进的实践方法,兼顾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3.教师进修与培训
鼓励现有教师通过培训、企业挂职等途径实现转型,成为“双师型”教师;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培训工作,加快教师知识技能更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三)政府主导推动校企合作
目前,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大多是一头热、一头冷(学校热、企业冷),形式大于内容。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必须从政府层面建立相关机制。比如,可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可由有关政府部门负责人、本地优秀企业代表和部分职教专家组成。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市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制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探索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职业教育联席会议以政府为主导,依靠企业, 充分发挥行业作用,在分析人才需求、提供专业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等方面发挥引导作用。
此外,联席会议还要推动校企合作,建立“产教一体化”的实训基地,政府可在工商、税收等方面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施行优惠政策。
(四)改革职校的办学机制
可以选择部分职业学校进行办学机制改革试点,总体思路是吸收企业入股职校,这样既扩大了学校办学资金的来源,又能较好地解决校企合作问题,有效实现产教一体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的关键环节。崇左市要破解边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当在管理机制、政策扶持、专业建设、就业服务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不断实践、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梅新,陈瑛.云南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0):71-73.
[2]钱民辉.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问题构成及对策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0(06).
[3]孙琳,郁洁.加快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发展一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