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给青少年社会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5-09-06姚晟
姚晟
【摘 要】互联网作为全球最大的信息交流空间,它的发展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化环境条件。所谓青少年社会化,也就是青少年通过社会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过程。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青少年成为网络用户中规模最大、也最活跃的群体。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社会的信息传播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变革,这一变革也为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从而增加了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和结果的不确定性。本文将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述互联网给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应对它们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 青少年社会化 应对策略 不确定性
一、互联网的特点
互联网是全世界的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而形成的一种传送信息的网络。在全世界,互联网的连接遍及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飞快增长着。互联网是继报纸、电话、电报和电视出现后,人类社会的又一个信息传播媒介,并且呈现出全面取代的趋势。互联网的特点归结起来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自由,互联网是一个没有任何国界限制的虚拟网络,信息和言论可以通过互联网这块平台进行自由流通;(2)开放,世界上的任意计算机,只要通过TCP/IP协议,就可以与互联网相连接,也就能够实现信息等资源的共享;(3)互交,互联网的信息沟通平台遵循平等自由原则,所以信息的交流和互动也是双向的,信息交流双方可以通过互联网平等地实现信息的交换;(4)虚拟,虚拟技术可以说是互联网最有特色的一大特点,通过互联网的数字化处理,信息才能够得以而传播,而这一点也代替了传统的通过实物的信息传播;(5)全球性,互联网的传播空间与范围在理论上是没有国家和地区的限制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网民在任何一个网站上都可以访问、浏览或下载。
二、互联网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1.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良性影响
互联网作为当下最大的信息交流空间,为青少年的生活与成长带来许多便利之处,也为青少年的社会化带来了好的影响。
(1)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
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人际交往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了很大作用。互联网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空间限制,青少年通过互联网,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为广泛地和不同层面的社会成员发生联系,以此来扩大社交圈。而文字附加声像的这样立体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也为青少年的网络社交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途径。通过互联网,青少年可以与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人建立联系与交流,这些都有利于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2)促进社会认知发展,开阔视野
从一个自然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这人类社会化的主要目的。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信息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以及信息传播速度快等是互联网的突出特点,青少年在生活中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不同的文化知识,掌握不同的生活技能,了解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相关信息。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全方位地快速立体地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同文化、最新科技发展等信息图文并茂地传播给青少年,使他们可以更广泛地接触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和角落。因此,互联网通过其得天独厚的信息技术,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满足青少年的强烈求知欲可以以此途径获得极大的满足,也为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供了独特视角和方法,从而改变了他们认知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青少年树立创新观念。
(3)为青少年提供扮演和认知社会角色的平台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交往通常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而建立的,并且通过这些不同的社会关系来构成不同的社会群体。由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以及社会等级和年龄差异等这些因素,社会群体往往形成不同的形式。而互联网的社交环境是虚拟的,人们在这样的一个藏匿社会身份的环境之下,是感觉不到社会差异的存在的。互联网的开放性极大地促使人们更加平等自由地交往与互动,这样,处于不同阶层的人们可以相互了解相互交流,而对于青少年来说,在这样一个匿名虚拟的环境中,可以尝试扮演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社会角色,有助于他们理解和领悟不同社会角色,也为社会角色的扮演提供了实践机会。
除此之外,互联网中存在大量的信息知识,这些知识对帮助青少年通过虚拟社会了解社会现实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和便利,青少年通过它们可以认识现实社会中的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从而逐步将这些信息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互联网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带来的不良影响
网络是把双刃剑,互联网在飞速发展,为社会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很多负面效应,而身处其中的青少年无可厚非地成为了最大的影响者。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新的交往空间与交往方式的同时,也会令有些青少年逐渐沉迷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中,对青少年走向社会、接受社会规范造成了一定阻碍。这种单一的网络社交方式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最严重时,这种行为可以造成青少年社会化的延缓甚至是中断。
(1)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造成不良冲击
互联网信息繁杂,其中充斥着各种文化冲击,这些冲击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多心理上的困惑及行为上的障碍。其中不乏不良思潮和观念,青少年辨别能力较差,往往不会选择性地接受信息,因此很多负面信息会给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使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少年陷入价值选择困难境地,从而导致他们在三观上的错位,不能更好地定位自己。并且由于互联网文化各异,带来了网民多种观念和文化的悬殊,这种网络文化的多元化造成了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会导致青少年出现认知偏差,比如不能很好地处理网络上“拼爹”、“炫富”等行为造成的心理认知偏差从而出现偏激行为。这些行为对社会规范化发展和社会主导价值的个体内化存在很大的阻碍。
(2)人际交流异化
虚拟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为青少年带来了扩大交际面的平台,同时也造成了青少年社会化的不足。网络社交的特点包括单一性、社会化弱和不规范。青少年透过网络,在虚拟社会中仅仅以符号身份就可以与他人成功交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在网络中活跃的孩子们却会出现社交障碍和无法被认同的心理落差感,从而逃避世界,沉湎于网络不可自拔,对现实世界的人和社会漠不关心,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的社会化,甚至会造成青少年社会化失败,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长此以往,青少年会在现实社会中出现社交障碍,在家中不愿和父母交流,在学校不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他们宁可在网络中对陌生人吐露心声,而这种行为又滋生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象。
(3)角色失调
青少年社会化的目的就是要让青少年成长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能够承担一定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然而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多种多样的思想观念容易造成青少年思想混乱。如今在互联网的这样一个五花八门的虚拟社会中,如果青少年的社会化不足,那么就会出现自我角色失调的心理现象。现实社会结构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以及社会角色都是客观而真实存在的,但是在虚拟的互联网社会中,社会角色不同于现实中稳定有序的那样,而是虚拟的,可能会因为网络中各种各样的原因变得破碎,这样会对深陷网络不能自拔的青少年造成沉重的精神打击和心理压力,从而致使情绪受困。另外,在虚拟社会中,青少年可以通过社交平台扮演许多不同的、自己喜爱或擅长的社会角色。他们可能很喜欢这些角色身份,也很享受充当这些角色,但是这些角色在现实社会中也许并不存在。不同于现实社会,虚拟社会会为青少年带来理想化的社会角色,在这些角色里,青少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在不同环境中表现自我,然而一旦脱离了网络环境,他们的这些角色被剥离,因此容易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迷失自我,接受不了自身原本角色,从而造成心理上的落差和行为上的偏激。
(4)不良信息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造成的伤害和冲击
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就是其信息丰富,但是信息庞杂,包罗万象,这其中就充斥着不少严重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然而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它不像现实社会那样有着严格的法律和有序的社会秩序。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可以受法律和秩序的规范,然而互联网社会显然还不具备这些规范。虚拟的网络社会开放,无国界,缺乏统一的管理者,因此无法受到来自社会控制机构的监督和制约。其次,网络的匿名性特点使人们无法直接对污染网络信息的人进行有效制裁,正因如此,暴力淫秽等信息可以毫无顾忌、肆无忌惮在互联网上传播,这样会导致青少年受其毒害。青少年辨别与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还不成熟,他们很容易在这样不良信息充斥之下的互联网中被污染,甚至会将那些不良的信息文化及价值观内化,从而在现实社会中道德弱化,造成违法犯罪现象。
三、应对策略
1.加强与改善学校的道德观念教育
针对网络对青少年造成的伤害,学校应当加强社会道德方面的教育,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三个角度正面地去影响、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针对网络的特点,加强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利用学校的教育力量去强化媒介的素质教育。
2.加强与改善家庭关怀与交流模式
对于青少年在互联网影响下出现的不良社会化倾向,家庭应当充分发挥其主要教育场所的影响力与重要性。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应当营造和构建和谐平等的亲子关系,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生活中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给出积极回应。其次,父母本身也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带孩子积极参与现实社会活动,并与之多进行互动。
3.强化与改善社会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责
媒体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把握互联网特点,利用互联网心态对青少年进行社会正能量信息的灌输,掌握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利用其互联网社交需求,对其进行良性引导,强化社会舆论导向,加强网络媒体的社会监督职责,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互联网社交空间,同时监督和举报在互联网上发布不良信息的人员,和公安机关一并将其严惩。
4.加强与改善社会法制监管职责并制定相应的法律
政府以及社会管理体系应当加强对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监管,积极落实互联网实名制,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社会职责教育,营造绿色、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良好的社会化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社会环境。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既提供了机遇,促进其往好的方向发展,也会带来挑战,影响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甚至阻碍他们的社会化。作为关心他们的社会群体,我们应该正视不利因素,积极展开对策,多关心和帮助青少年的成长,减少负面影响,帮助青少年顺利实现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张华.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方式的转变与共青团团结凝聚青年自组织的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11(2).
[2]赵国栋,周丽红,黄永中.关于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8(3).
[3]陈志.网络与当代青少年社会化的困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117-122.
[4]涂艳.网络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研究及对策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