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转型内在逻辑的探究
———评时世平的《救亡·启蒙·复兴》
2015-09-06李永东
◆ 李永东
文白转型内在逻辑的探究———评时世平的《救亡·启蒙·复兴》
◆ 李永东
中国近现代文学是一种民族国家文学,包括文学在内的“中国近百年来的变化,一个最大的动力就是民族主义”。而语言是民族身份的标识,是“建立民族意识形态最实在的根基之一”。因此,从语言角度进入近代文学转型的研究,能够穿透文学及其思想文化领域的诸多关键问题。时世平的新著《救亡·启蒙·复兴:现代性焦虑与清末民初文学语言转型论》(以下简称《救亡·启蒙·复兴》)从“现代性焦虑”的视角,对清末民初文学语言的转型做了精彩的论述。该著不仅考察了文白转型的外部原因,还论证了文白转型的内在逻辑,突破了学界把中国近代语言转型仅仅看作人为变革的固定看法,拓展深化了近代文学语言转型的研究。
清末民初文白转型的前提是言文分离局面的长期存在。基于对汉字和汉文化特点的深入考察,该著认为言文分离有三个主因。一、汉字见形知意的特点使其能够跨越时空限制而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二、汉字超强的稳定性,决定了以汉字书写下来的书面语也具有稳定和保守的特性;三、中国文化、历史自身的特点造成语言的变化缓慢。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些先秦儒家古文献被尊崇为经典,这些文献在董仲舒“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理论提倡下,又被赋予了权威、永恒和神圣的光环。该著认为这三个方面使得汉语言以复古崇古唯尚,言文分离的局面由此形成。该著通过对中国语言文字特点以及整个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入考察,得出的结论是犀利而深刻的。
“一种特定的语言乃是说这种语言的那些人的集体意识的一部分,语言也使这种集体意识成为可能。”对于中国传统文人而言,文言是集体存在价值的表征。“传统中国知识系统与西洋相当不同,它是以经学为中心,以理解和揣摩圣贤与经典的真理为途径,培养自觉的道德修养为目的的,所以它的起点是语言文字学。”该著认为文言之所以能在中国传统社会长久盛行,不仅在于中国士大夫文人接受的是文言文的教育,还在于典雅的文言被士大夫视为安身立命于上层社会和知识阶层的凭借,被当作高贵身份和特权的象征。反之,白话被士大夫甚至整个中国传统社会视为“俗”的语言系统,白话只在平民中使用。中国封建社会的阶层划分极其严格地限定了文言和白话的使用范围,也标示出文言白话使用者不同的身份、阶层、权利和地位,从而造成了二者的疏离。林纾反对废除文言时说:“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不类闽广人为无文法之啁啾,据此则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从这段话可知,林纾反对废除文言的理由之一,就是若所有人都以白话作为书面语,则士大夫(雅)与平民(俗)几乎无差别,士大夫文人作为精神贵族的优越感也随即消失。可见文言作为士大夫阶层的专用书面语影响之深广。该著指出,从唐朝古文运动到明朝前后七子,直至清末民初章太炎追求古奥的文风,都是唯古是崇的文化心理所致。这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内核——后视崇古——的深入考察与探寻而获得的精辟认识。
文白转型说到底是语言的转型。从语言发展演变规律角度考察文白转型内在逻辑的合理性,是《救亡·启蒙·复兴》最重要的创获,得出了一系列新颖独到而富启示意义的结论。
首先,文白转型是汉语自身发展的规律使然。该著认为,语言发展的渐变性特点不允许语言突变、骤变,同时也不允许语言一直固定不变;从先秦诸子散文、汉赋、魏晋南北朝骈体文、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各个不同时代文体演变所体现出的从文言到白话的嬗变过程,是“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内部调适的结果”。到清末民初时期,这种变化也存在着。该著通过对汉语词汇的考察,指出汉语词汇结构的双音化趋势,词义表达由综合到分析的趋向,也是文白演变的内在原因之一。“汉语词汇自身发展的双音化趋势决定了文言必然要向白话转型。伴随着汉语从文言的单音节词到白话的双音节词的发展,汉语双音节词的词形和词音为词义提供了丰富而有张力的发展空间。也正是这种双音节化,使得汉语书面语无论是在言谈交际中,还是在文学体式的变化中,都表现出一种向口语化接近的态势,也即表现为一种‘语同文’的趋势。”这个结论无疑是深刻而精当的。在汉语的双音化发展趋势下,才产生了胡适所谓的“白话文学的冲动”。从胡适对中国古代白话文学发展脉络简略的梳理中也可看到,中国白话文学一直在近千年的文言文学的压抑和遮蔽下存在着,而不是只在清末民初提倡白话时才横空出世的。若没有这种双音化发展趋势下的古白话文学的存在,即便救亡启蒙的热忱再高,文言也不会突变转型为白话。
其次,文白转型是语言交际功能的需要。该著注意到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在清末民初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语言结构中最敏感的词汇部分首先受到时代动荡的冲击,出现了大量新词新语。因为清政府推行留学日本的国策,日译新词随着留日学生的译著大量进入汉语词汇系统。这些日译新词的词形有的就是以汉字的词形书写的,而且多是按照汉语构词法复合而成,符合中国人的语言认知与思维方式,易于为中国人接受和吸收。每一个传递新思想新概念的新词语被吸收进汉语词汇结构系统后,都必然挤压或者覆盖原有的词汇系统的部分词语,导致原有的汉语词汇结构系统产生裂隙而变形,原本秩序井然的汉语词汇结构系统开始产生变化,进而影响或改变汉语词汇的内部结构和语义表达功能。“一个语言表述系统的特质在于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当汉语词汇结构变化时,西方自然科学著作大量翻译,导致外国语言的语法也被吸纳入汉语的语法系统。文言作为汉语传统的书面表述结构,已经无法包容和接纳这些表述现象。新词的大量涌现和异域语法的引入都急切呼唤新的语言表述系统能吐故纳新。
再次,文白转型是文化和思想转型的必然要求。语言植根于它所产生和发展的文化之中,文化与其所产生的社会紧密相连。时世平深谙“语言是文化的深层构成基础,没有任何一种思想可以脱离语言而存在,没有语言,思想根本就不可能表达、传播”。自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现代文化被中国知识分子视为先进的文化,与之作参照的正是作为其反面的中国传统的文化。“语言体系在深度上规定了思想体系,文言在思想层面上所彰显的正是传统文化体系。”语言作为文化深层的构成基础,在西方现代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的激烈碰撞冲突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并在二者的斗争冲突中发生剧烈变化。清末民初文白转型的深层原因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代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白话节节胜利,而文言则处于交锋中的劣势。
注释:
①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2页。
②[法]吉尔·德拉诺瓦著,郑文彬等译:《民族与民族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96页。
③[法]约瑟夫·祁雅理著,吴永泉、陈京璇、尹大贻译:《二十世纪法国思潮:从柏格森到莱维-施特劳斯》,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69页。
④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3页。
⑤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8页。
⑥时世平:《救亡·启蒙·复兴:现代性焦虑与清末民初文学语言转型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第92页。
⑦时世平:《救亡·启蒙·复兴:现代性焦虑与清末民初文学语言转型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第94页。
⑧徐时仪:《略论西学新语与汉语文白转型》,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9~244页。
⑨时世平:《救亡·启蒙·复兴:现代性焦虑与清末民初文学语言转型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第95页。
⑩时世平:《救亡·启蒙·复兴:现代性焦虑与清末民初文学语言转型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第96页。
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