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延安实践
2015-09-06◆李静
◆ 李 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延安实践
◆ 李静
延安时期的“工农兵”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马克思主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反映生活,是“反映论”的体现。另一方面,从左翼文学始,特别是延安文艺对“党的文学”及“无产阶级立场”的强调,导致了文学主动对意识形态的表达,文艺创作也走向“阶级的文学”。但经过延安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和文艺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彻底的“中国化”转向。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来自毛泽东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论新阶段》报告的第七部分,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他谈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他要求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按照中国的需求和特点去应用和改造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化”并应用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用“民族形式”实现,用“中国特点”来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断与本土文艺实践结合获得中国性和民族性。“民族形式”和“中国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本土化改造,赋予其真正中国特色的典型概括。
毛泽东在1939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论述了“中国化”内涵,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不能说马克思主义早已中国化了。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东西,中国有特殊情况,不能一下子就完全中国化”。如果说第一次他重在谈艰巨性和缓慢性,1941年9月10日,他将革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从理论上解释了“中国化”的具体内涵,“我们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要求我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验。
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逐渐成为全党主动与被动的认识。毛泽东写的一系列针对性的论著,如《〈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方法应用到中国具体的革命和建设中来,逐渐形成了毛泽东的思想体系。
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它是中国的东西,又是完全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后,理论界很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毛泽东选集》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改作“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后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重新使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角度来看,也只有经历“民族形式”和“中国特点”这两个转化过程,才能更好地实现它的“中国化”,达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断与本土文艺实践结合,获得中国性和民族性的终极目标。
二、“反映论”的“中国化”与延安实践
马克思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是马克思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最初表达。关于这一问题,经历了左翼作家的不断阐释,再由《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而规定为文艺创作反映生活的一条重要原则。
首先,从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看,文艺反映生活是新文学以来文艺创作的基本原则。郑振铎在《新文学观的建设》中提出文学反映人生,“文学是人类感情之倾泻于文字上的。它是人生的反映,是自然而发生的”。有研究者认为,“延安文学所体现的文艺观,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文艺观,它突出地体现在毛泽东的代表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毛泽东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他充分肯定了文艺来源于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一方面很好地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文艺思想;另一方面,他们的文艺思想又恰好证实了毛泽东同志文艺理论的正确”。这种互相验证,从侧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实践的成功。
另外,将创作与延安本土实践结合反映现实,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的重要环节。1930年初,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毛泽东强调与本国实际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为我所用,发出“反对本本主义”的号召,反对“唯书”、“唯上”,提倡既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又要反对本本;持有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的态度,又要学习西方,更好地结合二者,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延安展开一系列文学实践活动。
作家们对文艺反映生活的理论阐释旨在指导文艺创作。就文学创作看,作家们把现实生活事件,如战争、劳动、矛盾、“土改”等写入小说,而小说也多是对现实生活重大事件的反映。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是对婚姻自主的反映,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分别是以“土改”这一重大事件反映生活。在文艺反映生活的过程中,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社会的,阶级的人”,“他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之内活动着的社会的,阶级的一员,阶级斗争的参加者”,他们的阶级立场、认识生活的方式和文艺观点的不同影响文艺对生活的书写。例如,同样写农民,赵树理《“锻炼锻炼”》中落后的农民,与孙犁《风云初记》中的农民不同,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中所反映阶级斗争的现实场景又不同。文学的反映不是超阶级的,是受到作家所处的历史条件和阶级条件所限制的反映。
三、马克思阶级论的“中国化”与延安实践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阶级论”,对中国革命和文艺影响较大。马克思主义阶级论的“中国化”,需要知识分子们继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五四”以来,特别是左翼时期阶级文学的经验,在进行延安文艺的实践活动中,将西方文化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形式”进行嫁接,创作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学。
从无产阶级文学发展来看,受苏联和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影响,1928年,“无产阶级文学”或革命文学在中国就已经萌芽,邓中夏、蒋光慈等分别提出过“无产阶级文学”的主张。后期创作社提倡“无产阶级文学”,其代表李初梨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中,提出文学的任务就是“反映阶级的实践和意欲”,文学可以“当作组织的革命的工具去使用”。时代政治的高压和文学的工具性,使得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斗争意义,也影响了作家的创作。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左联”的成立意义重大,会上通过的理论纲领强调:“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了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要“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左联”成立之后,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瞿秋白、鲁迅等都加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和介绍。
列宁的这些观点也都散见在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如“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对于整个革命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革命文艺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齿轮和螺丝钉”,“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政治标准第一”,为“工农兵”创作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上,而这些问题是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里涉及的相关问题。可见马列主义理论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影响非常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范了延安时期整个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要以“党”的文学来规范,要以文艺创作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相应地,延安文艺自觉对无产阶级文学和阶级性的追求,促使延安时期的文学彻底转向阶级文学,以无产阶级的立场,为无产阶级的广大“工农兵”和干部服务。于是,反映“工农兵”题材的创作成了无产阶级文学的主要内容,这一阶级导向影响了“十七年文学”对阶级立场明显的“工农兵”文学的主动选择。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
[本文是陕西省社科项目“延安文学中的女性物事研究”(2015J046)及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5JK2034)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延安文艺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11&ZD113)资助项目]
注释:
①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③毛泽东:《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④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3~334页。
⑤郑振铎:《新文学观的建设》,《文学旬刊》1922年5月11日。
⑥林焕平:《延安文学刍议》,《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年第3期。
⑦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0页。
⑧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解放日报》1944年4月8日。
⑨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
⑩周起应:《文学的真实性》,《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一集》(文艺理论集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0页。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当代文学与艺术研究中心]
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