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推进“互联网+住建”
2015-09-04
“互联网+住建”不单单是在现有电子政务上做加法,还应适应公众需求,以政府门户网站为基础,对公共服务供给进行提质增效。
7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指出“着力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夯实网络发展基础,营造安全网络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这给政府治理在“互联网+”时代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河北省住建行业将信息化总体框架拓展升级为“113X”,即一个数据中心、三个基础平台、若干方面应用,依托“互联网+”带来的新一轮驱动力量,做了一些扎实的基础工作。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行政审批系统优化升级
行政审批权是各级政府依法组织和管理公共事务的一项重要公权力,事关政府管理的有效性、廉洁性和合法性。2003年,以“建好绿色通道、实行阳光审批”为宗旨,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行政审批管理工作,研发了行政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了“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目标,在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2015年,对行政审批管理系统进行第三次全面升级。此次升级实现了三个突破:
一是全业务上网,拓展了服务范围。通过资质、资格的新设立(首次注册)、延续、核定、升级、变更、遗失补办和注销等全业务网上办理,实现企业、人员资质资格信息的动态更新,确保每个行政相对人信息的真实、准确、有效。
二是简化操作,降低了申报成本。推出“引导式”填报,简化了网上系统操作步骤,提升了用户界面友好性;实行“档案式”管理,电子材料实现一次申报、多次利用,降低企业申报难度和成本;实现“一键式”打印,系统自动导出整套申报案卷,无需排版,一键打印,方便快捷。
三是辅助审批,提高了行政效能。管理部门能够自动核查企业所属从业人员、业绩信息;批后随时排版打印资质资格证书。通过与信用征集和评价、安全生产监督等相关系统共享数据,建立企业和人员基础档案,试点开展企业资质无纸化申报。
通过此次系统升级,原来行政相对人认为复杂、困难的事情,变得清楚、简便了;原来管理部门认为大量、繁琐的事情,变得标准、规范了;监督部门认为随意、隐蔽的事情,变得公开、透明了。
加强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推进门户网站改版升级
近年来,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始终着力于将门户网站打造成为“政务公开的平台、新闻发布的窗口、公共服务的门户、与民互动的桥梁”。自2004年起,门户网站连续10年被河北省政府办公厅评为“政府网站建设和内容保障工作优秀单位”,在省直部门网站绩效评估中一直名列前茅,网站多项绩效评估指标得分位居省直部门第一。2015年,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完成门户网站改版升级,努力将网站打造成为“三个中心”。
一是打造信息发布中心。网站设有新闻中心、政策文件、服务大厅、与民互动等7大类24个栏目,政府信息、政策解读、社会热点回应、互动交流等栏目信息做到1个工作日内发布。设立“信息查询”专栏,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将查询项目划分为企业、人员、工程、信用四大类,注册人员、进冀建筑业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等17小类,方便服务对象准确、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行政相对人还可以第一时间查询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状态和结果。
二是打造网上办事中心。建成横向到各厅局、纵向到各县市区的全省住建系统及业务相关部门的网上“服务大厅”,为公众提供零距离、一站式、全天候的网上办事服务。网上“服务大厅”的开通,实现了“四个统一、三个同步”,即统一门户、统一认证、统一申报、统一查询,不同部门网上同步并联审查,批后网上同步公开办理过程和结果,计算机和移动端同步办理业务。行政相对人和各级管理部门,通过一个网站就可以申请办理全省行业内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体验网上服务超市的方便、快捷。
三是打造网站资源中心。在网站顶层设计时,着眼于政府信息资源本身,按照网站信息“一数一源”、“一次采集、多次使用”的信息资源管理原则,着力解决网站信息关系庞杂、底数不清等问题。基于信息构建理论,将网站信息分为文件类、动态类、其它类,总结提炼每类信息的基本属性和分类属性。通过属性的排列组合,定义栏目规则,随时提取生成栏目信息,大大缩短了网站研发周期,降低了网站后期运行维护成本,同时网站信息资源库中的信息数量一目了然。
升级后的“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更加注重网站内容建设,栏目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信息发布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提升,真正实现及时、准确、权威地发布政府信息,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能监督。
强化工程质量治理,数字建筑市场系统全面升级
2005年,为解决建筑市场领域各类信息系统因缺乏统一标准规范而出现的“数据烟筒”问题,河北提出了建筑市场信息化建设要遵循四个“统一”的原则,即: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标准、统一编码规范、统一数据交换。2007年建成省、市、县三级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网络和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建成“一个平台、十二个系统”,实现对全省建筑市场有关企业、人员和工程三个方面及时、有效、全面的监管。作为住建部科技示范项目,2008年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验收。
2014年9月以来,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要求,河北以“数据整合、资源共享”为核心,以“数据标准化、资源目录化、应用协同化、监管智能化”为目标,对建筑市场监管和诚信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升级。系统升级后,保证了工程建设八大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负责制的落实,健全了工程质量监管体制机制。2015年7月,河北省建筑市场监管和诚信信息系统通过住建部验收评估,实现部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实时互联互通。
一是全面落实质量终身责任。一方面推行企业、人员、工程项目实名认证入网,另一方面由管理部门使用资质资格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和市场监管等系统进行日常管理的行为时,审核认定工程项目相关责任主体信息,这样就为落实质量终身责任提供了真实、准确、可靠的责任主体基础信息来源。此外还将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检测和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及其质量责任人员的质量责任承诺书、违反十项规定的内容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并直接记入企业信用行为记录,促使各方责任主体进一步提高质量责任意识,严格落实质量责任。
二是促进建筑市场规范阳光有序运行。健全各类信用主体信用评价机制,逐步将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检测、商品混凝土、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建筑市场相关企业,以及注册执业人员、现场关键岗位专业人员纳入信用信息征集和记录、评价和使用的管理体系。实行信用评价和负面清单“双管控”监管机制,通过记录各类信用主体负面清单,加强市场准入管理;通过在招投标环节应用信用评价结果,促进建设行业信用奖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在门户网站实时发布各类信用主体负面清单和信用评价分,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度,努力营造依法经营的诚信环境。
三是创新建筑市场监管方式。整合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构建覆盖市场与现场各个管理环节和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信息管理服务体系,实现系统互通、信息共享、动态维护,形成工程、企业、人员、信用“四位一体”的建筑市场与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管平台。管理人员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就可在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监督、安全监督、行政处罚等;实时监控施工现场建设、监理、施工、项目管理单位相关人员在岗情况,并对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总监等人员履职尽责情况进行评价。现代的管理手段,为切实解决出借执业资格、挂靠挂名不到岗、到岗不履职尽责等“顽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通过这些信息化应用,我们认为,“互联网+住建”不单单是在现有电子政务上做加法,还应适应公众需求,以政府门户网站为基础,对公共服务供给进行提质增效;政府资源的智慧化配置,不仅要做到资源在不同管理主体间的统一整合和配置,还应加强不同管理部门、不同业务间的联系与互动,提升整体行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