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2015-09-03王希著王丽
王希著 王丽
中医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王希著 王丽
目的 探讨中医头针与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187例中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107例与对照组8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再用中医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 中风偏瘫应用中医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显著。
中风偏瘫;中医头针疗法;康复训练
中风是祖国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主要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两类[1],临床主要表现为猝然晕倒,伴言语不利、口角歪斜,甚至偏瘫。中风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高,与冠心病、癌症同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中医治疗中风偏瘫有独特优势,能有效改善中风偏瘫预后。我院采用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01—2012-12中风偏瘫患者18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107例与对照组80例。治疗组男53例,女54例;年龄46~75岁,平均(57.6±4.51)岁;疗程20 d~18个月,平均(5.23±0.17)个月;缺血性45例,出血性39例,混合性23例。对照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45~77岁,平均(56.4±5.12)岁;疗程18 d~19个月,平均(5.19±0.21)个月;缺血性23例,出血性29例,混合性2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并经颅脑CT、MRI确诊,常规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西药对症支持治疗,如营养脑神经、控制血压、血糖、抗凝等。治疗组再用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选用电针仪(北京京东仪器厂,型号G6805-2A)及“华佗牌”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根据偏瘫部位及症状针刺患者头部相应区域,先确定前后正中线、眉枕线,再确定运动、感觉区域,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后移0.5 cm处,下点在眉枕线与发际鬓角前缘相交处,上1/5主要治疗对侧躯干、下肢瘫痪,中2/5主要治疗对侧上肢瘫痪;感觉区位于运动区后移1.5 cm的平行线,其中上1/5治疗对侧腰腿麻木、疼痛、感觉异常,中2/5主要治疗对侧上肢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皮区域常规消毒,用0.35 mm×25 mm毫针与皮肤呈15°~30°沿头针刺激区快速进针,逐渐进针至帽状腱膜下层,如进针角度过大易刺入骨膜,角度过小易刺入肌层,疼痛较甚。运针得气后电针仪至连30 min,取疏密波,频率约为14~26次/min,以患者耐受为宜。治疗期间配合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肩关节屈曲前举、外展训练,以被动活动到90°为止;前臂旋前、旋后;伸展掌指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背屈;伸足趾等。治疗3周为一疗程,休息5 d再进行下一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1.3 疗效标准 参照199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疗效评价标准[3]。基本痊愈:治疗后肢体功能恢复,言语流利,仅有轻微的自觉症状,肌力、肌张力正常,能够完全自理生活,可以参加适当的工作、劳动;显效:治疗后肢体功能基本恢复,但有较明显的肢体功能障碍和(或)语言障碍,能够独立活动及部分生活自理者;好转:治疗后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虽有明显恢复,但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无效:治疗后未见有明显好转甚至病情恶化者。
2 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25例,显效42例,好转3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基本痊愈9例,显效16例,好转4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
3 讨论
中风又称脑卒中,据流行病学显示,中风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轻者言语不利、活动不便,重者半身不遂,甚至死亡[4]。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中风的防治,促进中风偏瘫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中医认为偏瘫的主要病因为“筋失所养,经络阻滞”,《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5]头为诸阳之会,正气不足,阴阳失和,痰火相干,血气逆乱,清窍瘀阻,最终导致肢体不用,半身不遂,故中风偏瘫患者可取头枕疗法通经疏络。电针治疗健侧头部感觉、运动、足运、平衡等区域,可起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活血化瘀的作用[6]。现代医学认为,无论缺血性还是出血性脑中风,初期受损脑细胞活性处于可逆状态,此时予保护脑细胞治疗可促使其恢复功能,针刺头部相应穴位,可扩张病灶周围血管,加快侧支循环建立,改善局部组织血供;在此基础上行康复训练可重新恢复神经传导功能及肢体运动感觉功能。研究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
综上所述,中风偏瘫患者采用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方法能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邱茂良,张善忱.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2]于兑生.偏瘫康复治疗技术图解[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3]王洪忠,许健鹏.实用中西医结合偏瘫康复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
[4]富春,于仙玫,邓瑜.头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5]刘学文,陈书江,杨丽,等.关节活动度维持及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5):802.
[6]孙华,包飞,王道海,等.头针联合体针对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6,26(6):397.
2014-09-09)
1005-619X(2015)04-0381-02
10.13517/j.cnki.ccm.2015.04.019
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
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