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有泪,往哪儿弹
2015-09-02
打开邮箱,发现这样一封来信:
Hi,冒昧给您发邮件,是因为看到你那篇关于眼泪的文章。我很赞同文章的观点,觉得应该让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并帮他们认识情绪。但我婆婆看后回复道:“同意该看法,不过应分年龄段,尤其男孩子较皮实!”我竟不知道该怎么回复,貌似她说得也有道理。
那么问题来了:像文中那种处理孩子哭的方式,适合男孩吗?对于男孩的教育普遍都是不要哭,害怕他们不坚强。我儿子目前快2岁,一直以来他哭的时候我都是抱着安慰,轻拍他的背。但丈夫不喜欢这种方式,觉得惯坏了,觉得我的教育方法“不阳刚”。儿子目前不如其他同龄孩子胆大,比如他会躲开小朋友一起玩耍的邀约,害怕陌生环境,不敢进游乐场。于是我便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怀疑,他会不会真的因此变成爱哭鬼?
期盼您的答复,谢谢!
来信中隐含了一些假设和观点,我尝试用三个设问来呈现并解答。
我第一反应是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潜意识里也曾经把它们划上等号。
儿子从小爱哭,感受很敏锐,在我们看来很小的事情他却会反应很大,哭得伤心不已。以前常常问自己,他为什么这么爱哭呢?这么敏感脆弱,以后遇到大的挫折困难怎么办?是我们的养育哪里出问题了吗?
后来接触到一些概念,例如四种气质类型(黏液质、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让我知道,孩子天生会有差异,有的孩子生来相对安静平和,有的孩子生来相对好动易怒。再后来,看到罗斯巴特从“反应性”和“自我调节”两个维度来描述气质,让我找到了一把理解儿子的钥匙:反应性维度中有一种叫做“易激惹痛苦”——愿望未能实现时的慌乱、哭泣和痛苦,儿子就属于反应快、强度高的,触到痛点的事,哪怕是很小也会哭得很悲痛;还有一种叫做“积极情感”——表达幸福或快乐的频率,他也属于反应快、强度高的,开心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说:“妈妈我觉得现在太幸福了!妈妈你真的太棒了,做自己喜欢的事还做得这么好!妹妹太可爱了我太喜欢她了!”完全忘了生气时自己说过什么。
儿子就是这样一个开心和不开心都会迅速大幅度反应出来的孩子,了解到这些之后,我内心渐渐放下对他爱哭的消极评判,而是去理解他、帮助他,在生活中,练习平和地对待他每一次的哭,压制住自己想脱口而出“这有什么好哭的”的冲动,允许他用哭来表达情绪,在哭完之后和他讨论如何看待这些事情更为合适。
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情绪表达比以前平和了,哭的次数也少了。正如有的事情越是阻止越是想要,不阻止加温和的沟通反而促进了孩子的转变。
而坚强,仔细想来,在他身上,真是和哭毫无关系。他不会因为哭了伤心了而放弃一件事情,以前练琴的时候有的地方反复练还是弹不好,有那么几次,他一边哭一边练,我都不忍心,可是他就要坚持直到弹好。有时候就算和我们吵架吵到哭,也要据理力争到最后。
所以对于他,哭就是一种情绪表达方式,和坚强、自信、勇敢都不搭边。我想他不是唯一例外,因为哭本来就只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语言,是否坚强勇敢不是由哭还是不哭来决定,而是由情绪之后的行为方式来决定。大人都需要偶尔哭哭来释放情绪,何况小孩子呢?
在上篇文章三个故事中,可能有人看到我总是先抱小妞,进而引申为我是在顺从她。其实我只是允许她的情绪表达,这不等于顺从她的要求。比如妞今天下午六点多要买燕麦牛奶喝,我跟她说不可以,这是晚饭时间,饭前不吃饮料零食,否则晚饭吃不下,然后她哭啊不肯走啊,但是我不动摇,最后她哭哭发现没用也就算了,回家吃饭还是香香的。
所以,我特别有体会也特别想强调的是:父母提出合理的要求后,要始终坚持这些要求并做出解释。这个“做出解释”非常重要,因为一方面,我们能做出解释的要求往往是合理的,如果说出来连我们自己都说服不了,还是趁早想想清楚再定为家规吧。多问自己几个Why,再问自己几个Why not。孩子的诉求不都是任性,我们成人也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惯性思维。另一方面,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他会更愿意顺从父母的合理要求,并在以后形成自律。我们常说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和这是一个道理。
允许哭不会惯坏孩子,只有当孩子一哭父母就立刻投降、答应各种要求,才会惯坏孩子。
正如前文提到的,允许儿子哭,加上哭之后温和的交谈,反而使得他的情绪表达变温和了,哭变少了。
那么,孩子天生爱哭或是像来信中提到的羞怯,我们就无可作为了吗?
这里引用一段《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里的文字:
与善交际儿童相比,害羞儿童在面对新异刺激时,瞳孔扩张更大,血压升高更多,指尖温度更低。根据凯根(Kagan,1998)的观点,极端害羞或极端善社交的儿童都遗传了某些生理基础,使他们表现出不同的气质类型。然而遗传力的研究表明,遗传对害羞和社交性只有较低的影响,经验的影响更大。
疼爱、教养有方的父母养育可以减少害羞婴幼儿对新异刺激的生理反应,而冷漠、粗暴的父母养育则可以加重焦虑。如果父母一味地保护那些不喜欢新异刺激的儿童,即使很小的压力也不让他们经历,那么这些儿童就更难克服退缩。适当地要求孩子接近新情境的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恐惧。
这让我们看到希望:虽然是气质有遗传的影响,却并非后天不可变。来信提到那位妈妈2岁的儿子胆小不愿意加入同伴游戏,我认为应该有年龄的影响,3岁前对同伴还没有刚性需求。另外,读书会里一位妈妈分享的做法值得借鉴(@白糖,儿子6岁):
我感觉爱哭和胆小没有太大关系,这个过程是大人教他如何处理害怕,如何处理胆怯,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大人不断重复和演示。所以我从来不阻止他哭,也会安慰,有时候我也装哭,哭着就笑了。
对于男孩子的哭,还有一位妈妈的话也非常好(@胖小呜):
性格敏感细腻多半是天生,更需要家长的包容而不是潜意识里否定他。现在男性懂得共情的有多少?能和伴侣甚至家人自如表达感受和情绪的有多少?大部分丈夫儿子都是大大咧咧埋头苦干型,我觉得教会男生共情、懂得理解接纳别人的情绪、尤其是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更重要,更利于家庭和谐吧?而且,敏感也不等于软弱。
这让我想到曾经看过的一句话,真正检验家庭教育的是孩子的婚姻。为什么?因为家是没有面具的地方,任何光鲜外衣在家中都会褪下,一个人的人格在家庭生活中显露无遗,而这些必定带有原生家庭的烙印。女人多一些理性,男人多一些共情,夫妻间必然能更好地互相理解和包容,为什么一定要让男孩子变得“冷血”呢?
也许,让儿子将来长大后收获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就是从此刻“允许他哭”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