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美术教学设计打造生态型阳光课堂

2015-09-02黄乐慧

关键词:教学设计美术

黄乐慧

摘要:打造生态型阳光课堂,从优化教学设计开始。以生为本,优化美术教学设计理念是打造生态型阳光课堂的前提;解读教材,优化美术教学设计思路是打造生态型阳光课堂的基础;围绕生活,优化美术教学目标预设是打造生态型阳光课堂的防线;紧扣学情,优化美术教学重点难点是打造生态型阳光课堂的保障;改进策略,优化美术教学设计过程是打造生态型阳光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生态型阳光课堂;美术;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4-041-2

一、以生为本,优化美术教学设计理念是打造生态型阳光课堂的前提

美术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有了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美术课堂才能达到教师指导性的教与学生自主性的学相互合作的平衡性课堂。

例如在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4课《人类的朋友》的教学设计中,我将教学设计理念定为: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运用不同的工具及不同的表达手法,表达不同的情感。在教学中注意探究、讨论、互动等因素,构建民主和谐的生态型阳光课堂。

二、解读教材,优化美术教学设计思路是打造生态型阳光课堂的基础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差异,具有普遍的适应性。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对教材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针对学生的学情设计出相应的教学设计思路。

例如在设计《人类的朋友》的教学设计思路时,第一课时为学习再现篇。主要以欣赏、临摹为主,偏向于研究和借鉴。临摹作业要求放低,偏向于抓感觉,抓动态,培养兴趣;第二课时为探索表现篇。主要是以写生为主,偏向于创作和应用。学生自主准备生活中常见的家畜和昆虫照片、图片及标本,运用第一课时中学习到的不同表现手法,对其进行探索性的创作。创作作业要提高要求,偏向于抓线条,抓比例,升华情感。

三、围绕生活,优化美术教学目标预设是打造生态型阳光课堂的防线

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不一样,生活的体验和理解就会不同。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以往的知识经验,了解学生的感受能力。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目标的预设,这是打造生态型阳光课堂的防线,一旦越过该防线,则目标预设不是太高就是太低,离开学生主体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在设计《蓝白之美》的目标预设时,围绕蓝印花布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和生活经验出发。认知目标定为了解蓝印花布的文化、纹样特征以及生活中的应用;技能目标定为了解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工艺特点以及体验仿制过程;情感目标定为从蓝印花布的色彩之美和纹样之美中体验其淳朴、素雅的艺术特质和文化寓意。

四、紧扣学情,优化美术教学重点难点是打造生态型阳光课堂的保障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即教师是主导的教,围绕学生的教,学生是主体的学,自主的学。一切教学都要紧扣学情。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学情不一样,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的学情不一样,重点难点的设置要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生活经验出发,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不利于打造生态型阳光课堂。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构建相应的教学设计的内外平衡性课堂。

在设置《蓝白之美》的重点难点时,我更多的考虑到我们农村孩子的生活经验基础,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紧扣农村学校初二年级学生各方面情况,教学重点优化为了解领会传统与现代蓝印花布纹样的特征与变化;教学难点优化为用替代法尝试制作蓝印花布作品。

五、改进策略,优化美术教学设计过程是打造生态型阳光课堂的关键

(一)导入阶段——画一画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玻璃酒杯,我们来画画。请两位同学来黑板上画。

生:(描绘玻璃杯)

师:(分析学生作品)(有三种可能:1、两位同学都是线条描绘;2、两位同学都是明暗描绘;3、一位是线条描绘,一位是明暗描绘,或者是其他什么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学生作品。)

师总结:同学们都画的很好,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形式:线条描绘和明暗描绘。

策略1:“教育即生长”——教育学生喜欢学习

学习是一种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只是需要教师用合适的方法刺激、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这种本能。课堂导入是一个非常好的刺激引导学生去主动喜欢学习的教学环节。该导入阶段的设计让学生尝试画画熟悉的实物,既熟悉又新鲜,给学生一个表达自我的机会,避免学习素描绘画作品的先入为主的不良效果。两位学生的黑板即兴创作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也让他们开始主动地去关注素描画,关注静物画。

(二)研究阶段——学一学

师:同学们试一试怎么握铅笔?有没有其他的握笔方法呢?

生:有,可以这样、这样。(多种尝试)

师:那么你们用不同的握笔方法在纸上画一画试试看,能画出什么效果的线条。一样的吗?再用不一样的速度、不一样的轻重试一试,又有什么效果呢?各有什么特点?

生:粗细不同,感觉不一样,有的清楚,有的模糊。

师:是的,有立锋和侧锋不一样感觉的线条。变化很多,那么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试试由深到浅、由虚到实的线条变化效果呢?

生:(努力尝试。和铅笔接触交流的过程很容易感受到线条的变化魅力。)

策略2:“教育即生长”——教育学生想学习

教育应当和种树、种庄稼时疏松土壤、兴修水利让根系自然生长一样,使每个孩子的天性得到健康发展,主动学习。给学生创造主动探索的机会是尊重学生天性的体现。让学生自主地在尝试和铅笔接触交流、培养感情的过程中寻找到线条变化的不同表达方式和效果。学生缺的是探索学习的机会,一旦给了他们机会,他们会很积极、主动地动脑筋想办法,这就是想学习的过程。

(三)体验阶段——画一画

教师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一画,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以及每一步骤的变化,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感悟这些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教师再进行提醒和讲解。再让学生按照步骤一步步临摹,一步步修改。

策略3:“教育即生长”——教育学生会学习

初中美术教育并不是培养画家、培养画匠,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绘画表达方式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这长期的美术教育学习阶段中,教师教的不是怎么画苹果,怎么画静物,而是交给学生如何观察事物,如何表达事物的自主学习理念和思想,也就是教育学生会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积极参与的动手、动口、动脑与认真倾听、精心思考的动静平衡性课堂。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真正理解生态型阳光课堂教育理念,更要在美术日常教育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渗透这个理念,切忌灌输式教育方式,在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目标预设、重点难点以及设计过程的优化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打造出真正意义的“生态型阳光课堂”。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