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5-09-02高翔
高翔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再次,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自身意愿,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还要为学生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将数学教学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传授知识后,要求学生训练大量的习题。诚然,这种教学方法在应试教育中还是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受到束缚,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以来,倡导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那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作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革新教学方法
教师要注意研究教材。数学教材在编写上内容抽象,概念严谨,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感,从而不想自主学习数学。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新鲜的事物都存在好奇心理。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积极思维,而不是人为强迫他们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特定年龄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针对他们的认知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掌握的学习进度授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教学内容应由浅入深,从部分到整体,引导学生逐步且全面了解教学内容,掌握知识重点,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应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还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向学生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并正确引导学生分析思路,使他们初步学会初中数学中的运用归纳、演变题型和类比推理等思想,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增加学生能力的可持续性,增加教学的趣味性,避免课堂和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感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扼杀掉,造成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率下降。
二、课堂灵活机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收放自如,自然导入生活,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教师轻松教学,学生愉快掌握知识,把自主权交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课上可进行探讨和引入启发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探讨和课上练习实践,自主找到有效解决方法,也可及时更正学生错误的做题思维,和学生一同分析问题原因,纠正已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学会总结,培养正确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已学知识去探究和解决未知的知识的能力,养成用数学思想来思考的意识。在此应注意的是,教师应以开发学生自主独立获取新知识的潜力,提高学习效率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观察教学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尊重学生意愿,增强学生信心
我们都知道,“做数学”的过程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强调的是学生理解、思考的过程,注重学生的亲自参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确保不偏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自身意愿,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如学习“圆柱体积”时,采用可小组合作的课堂活动方式,将教具发给学生后,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推导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通过小组合作后,有的学生提出:“将圆柱起开,按照黑板上的图摆放后,得到一个近似长方体,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得出,圆柱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还有的学生提问:“我们将近似长方体的最大面作为底面,为什么总是算不对?”面对这一预料之外的情况,老师如果置之不理或是简单地说学生的做法有错,不仅会打击到学生学习积极性,挫伤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也不利于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而此时,若采用以下方法则可较好地处理这一情况。教师可以这样说:“你们的摆法没有错,只不过是中间可能存在一些问题,看班里有哪位学生愿意帮助呢?”虽然在此种情况下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可能用不上,但学生们自主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遵从学生们的意愿开展活动,学生有了很大的热情,也能很好地提高活动的效率。但尊重学生的意愿并不是放任不管,教师不可单纯为了追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而完全按照学生的意愿行事,数学教学的目标还在于让学生们掌握正确的数学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还要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坚持不偏离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正确认识实践的重要性。知识源于实践,但同时也是为实践服务的。“做数学”的一大特色即是注重实践,而这一实践并不局限于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还包括为学生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将数学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们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践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如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时,课本中有一个是观察思考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教师可开展实践活动。课前准备一副纸牌,在课堂中进行实验,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明白偶数位比奇数位多一位,因此得出9张牌并不能够全部翻到反面,而10张牌、12张牌就能够全部做到。当学生纷纷汇报自己的活动成果后,教师可针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正确的引导,纠正学生们的错误,让学生们更为深刻、准确地了解相关的知识。学生们在课中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虽然会犯错误,但其中不乏创新创造的火花,同时可看出学生的活动热情很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地位,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在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使教学相长,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掘。
(作者单位:湖南省祁东县鸟江镇丁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