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高中作文教学
2015-09-02兰华青
兰华青
写作文历来被高中生视为畏途,甚至是谈作文而色变,只因为作文在高考中占有很重的比例,这才硬着头皮应付。为此,不少同行在不断探索作文教学的有效教法。但受制于高考指挥棒,传统的“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评讲”的单一作文教学模式仍然盘踞绝大多数高中作文教学课堂,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为了考学,又不得不应对,也真难为了学生们。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捷径可走,只有结合高中生的特点,探索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策略,并持之以恒地强化作文训练,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在阅读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没有阅读就没有作文,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靠的是长期阅读的积累。而高中语文教学,由于受高考的制约,将阅读与作文割裂开来,即单一地进行阅读训练,没能将阅读与作文融为一体。为此,笔者尝试在教学中注重把作文训练与阅读结合起来:通过阅读加强语言训练,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笔者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精练、简约的语言风格的同时,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场景进行描写训练,体现这种语言风格;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布局谋篇,如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小说,要求学生体会文章叙事的层次结构,培养学生条理清晰的叙事能力,学完这些课文之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要求文章脉络清晰;引导学生学习优美的写作风格,包括文章的修辞、论辩以及文章蕴含的精妙思想,如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鉴赏,品味文章凝重的思想及语言风格,特别是渗透在文章里的浓郁感情,感悟鲁迅先生对当时无能政府的恨和对爱国学生失去生命的扼腕叹息等诸多情绪,启发学生,文章要言之有物,要善于把自身的感情化为文字,先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别人,引发感情共鸣。
二、用多媒体作为作文训练的辅助工具
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并推动着课堂教学的改革,为强化学生的作文训练提供了有利条件:(1)用视频展示话题作文材料,如我们可用视频展示“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身救学生”的资料,要求学生根据资料写观后感,从视频材料中提炼自己的观点,大胆地将自己的作品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组选出比较出色的文章,然后在班内进行朗读交流。视频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学生们有了这样的直观感受,写出的文章当然就能情真意切。(2)搭建网络写作平台,题目由学生自主拟定,也可以定期由教师拟定,要求学生定期完成作文任务,然后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指定的网络写作空间,教师要从每期的学生作品中推选出优秀范文置顶,全体学生必须参与赏析与点评。(3)由教师指定,或者学生自主阅读网络信息中有关作文写作艺术、技巧的文章,然后根据平日写作专题独立查询阅读,加强自主训练,使写作技巧内化为自身的写作能力。
三、联系生活,加强作文训练
作文源于生活,说的是我们不断思考,不断积淀,而后经过提炼加工成为文章。学生身边的生活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作文就要提倡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在生活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作文提高对社会的思辨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
第一,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把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作文材料,要求学生发表看法,写出感情,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例如,笔者让学生针对盛行的“追星”现象发表评论,对社会上的“拜金”现象陈述观点。这些话题,学生最熟悉,所以能深入思考,作文中自然有话可说。
第二,与节日相结合。如每年的“父亲节”“母亲节”“老人节”等,笔者有意引导学生结合节日内涵进行思考,抒发对长辈的感恩之情,或者要求学生站在长辈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求得作文主题新颖。
第三,结合学校活动。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之所,校园生活往往是他们印象最深的记忆,也最能触动其心灵。例如,学校的运动会、各类比赛活动,学生大都亲身经历过,我们可引导学生将自身体验诉诸文字,学生往往能捕捉到生活中的共鸣点,写出感人的文章。
四、增加练笔,强化训练
学生作文除要按照计划进行有序作文训练之外,还必须开拓练笔机会,经由多次练笔的积累,逐渐形成写作习惯,提升作文技能。为了增加学生的作文训练密度,笔者特别设置了读书笔记、学生周记等常规作文训练项目;增设了热点评说训练,即要求学生根据社会热点、敏感点,进行富有时效性的评说、热议;此外,还设置了“身边事我来评说”作文的项目,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对生活现象发表看法,可一事一议,也可记叙点评。最后以读促写。寒暑假及节日期间,要求学生根据作文要求做社会调查;提倡假期“读名著、赏名篇”写作活动,开学之后进行评展,学生相互交流品赏,甄别遴选,对优秀者给予表彰奖励。
综上所述,高中作文教学必须摒弃应试观念,结合高中生的特点,从长远出发,多措并举,并持之以恒地强化训练,方能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提升作文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湖南省龙山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