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重实效 双向发展有轨道
2015-09-02蔡明生
蔡明生
教学是“教”与“学”的共同活动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依据课程内容和学情,顺应教学规律科学施教,才能使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
一、理清概念,辨明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的本质问题。我以为“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如下:
1.“教”是基础,也是条件
“教”是一切“学”的基础,是学习的起点。没有“教”就谈不上学生的“学”,更不用说“自主学”了。没有“教”,学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知识积累、技能提高。
2.“学”是过程,也是目的
“学”是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学”的目的是学会知识、掌握方法,最终学会思考。
3.“教”是为了“学好”
教师的教对学生来说是推动、是帮助、是促进,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会学、学好。
4.“学”是为了“不教”
在“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中,学生的“学”是主要方面,起着决定作用。但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自主学习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学生一旦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就应该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之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二、更新观念,走出误区
不可否认,目前的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澄清认识,走出误区。
1.“先学”≠“预习”
“先学”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习得基本技能的基础环节。“预习”通常是指学生在正式进入课堂教学阶段之前的准备活动。 “先学”的时间归属于课堂,是一堂课的起点,而“预习”则在课前,是课堂任务的前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先学”这一环节,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阅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
2.“先教”≠“以教为主”
“先教”与“以教为主”是不同层面的两个概念。
“先教”的立足点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尚未形成,需要依靠教师指导才能实现有效学习,着眼点在“从教到学”的转化。“以教为主”的立足点在于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这虽然有利于教师对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教学过程的监控,但却容易忽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讲”≠“教”
“讲”强调内容和过程,是行为;“教”强调目的和效果,是形态。“教”包含了“讲”,“讲”是“教”在动静交替转换过程中的诸多方式和途径之一。
4.“练”≠“学”
“练”是一种模仿性的熟练过程。“学”是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式,是一种理解、内化的过程。“学”的环节很多,其中包括了“练”。“练”可以促进“学”的发展,“学”可以通过“练”来巩固、内化。
三、把握规律,匡正行为
教师如果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规律,掌握教与学的内容和方法,那么,课堂教学就不仅是教师的有效教学,更是学生的高效学习。
1.“教”什么
教知识、教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怎么“教”
因材施教,根据学情和课程要求确定“教”的起点,以教知识为载体教方法、教技能、教思维,是“教”的价值追求。
3.“学”什么
即学知识、学方法、学思维。
4.选择“教”与“学”的标准
教师选择“教”还是“学”,要因课制宜、因材施教。
总之,教师唯有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思考、匡正行为、追求实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促进自身和学生的双向发展。
(责 编 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