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界岭口:静卧边关的千年古村

2015-09-01彭秀良

乡音 2015年11期
关键词:边关长城日军

文/彭秀良

名村名镇

界岭口:静卧边关的千年古村

文/彭秀良

万里长城上有很多重要隘口,界岭口亦是其中的一处。

出抚宁县城向北,沿261省道走行37公里,眼前矗立起两座大山。此带山峦叠嶂,沟壑纵横,一条河流从山间流过,为东洋河。河之东岸、山之南麓,有一小山村就是界岭口村。该村现有230 户800余口人。全村占地5平方公里,其中山场5000亩,河床1000亩,耕地600亩,可谓“七山二水一分田”。

界岭口村建于唐天祐年间(904—907年),董、乔、张、万等姓由山东迁来此地建庄。界岭口关则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和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重修,将原长方形关城,分筑东西月城,中隔一水(东洋河源头)。东月城位于东峰(海拔445米),西月城位于西峰(海拔342米)。现西月城(当地人称银台)由于人为破坏,仅存城墙一道,东月城(当地人称金台)基址尚存。《永平府志》载:“东月城东狭数丈,四百二十步,南三百二十七步,北三百九十一步(约11.6米),周长二里零一百十步(约1238米)。”明在此设提调,清设把总,负责边关防御和乡民管理事宜。

作为边塞雄关的界岭口,引发很多人抒怀感赋。明朝万历年间蓟辽总督、兵部尚书张佳胤写有《界岭北望》诗:“北望成瓯脱,霜空一岭横。野烟胡骑猎,寒柝戍楼声。峰刺高天近,云量巨谷平。微茫山尽处,当日大宁城。”崇祯年间永平兵备道、山东巡抚刘景耀《界岭》诗云:“界岭连云际,阳河入海流。山川胡地近,风雨汉宫秋。处处严烽火,朝朝逐马牛。谁怜汉飞将,白首不封侯。”同时,村内的长城碑文也表达了独特的边关文化。尤其是“长城记事碑”记述隆庆四年指挥修筑界岭口一带长城的主要将领姓名及督建和巡视;“边粮碑记”公布了边防向地方征粮的规定,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独特的地理位置曾赋予界岭口边境贸易口岸的地位。明于洪武初年的1368年,设立界岭口巡检司,洪武八年(1375年)才迁往马头崖(天马山)。界岭口关在明、清和平时期是货物中转的通道,担负着边关贸易作用。1934年8月,中国海关在此设立界岭口缉私海关,制止日货自关外向华北走私。而这处缉私海关的设立,却是与前一年著名的“长城抗战”密切相关的。

1933年3月16日,日军混成第三十三旅团向界岭口发动进攻。中国守军第五十三军第一一六师师长缪澄流率部进行拼死抵抗,由于日军兵力和火力均占优势,第一一六师被迫后撤,日军占领关口。次日,第一一六师向日军发起反攻,占领界岭口两侧长城敌台,从正面迫近日军。但终因武器装备落后,寡不敌众而失守。双方伤亡惨重,死守于此的中国守军一个连将士全部为国捐躯。虽然包括界岭口战斗在内的“长城抗战”以中国军队的失败而结束,但中国政府和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决心和意志没有动摇,这样才有了界岭口缉私海关的设立。

如今,界岭口早已不见了往日的硝烟弥漫、喧嚣熙攘,村子宁静安详,街道干净整洁,古老的瓦房质朴端庄。城堡西门尚存,内有横向老街道3条,纵向老街道3条,整个空间格局为九宫图布局。中街巷原有提调署衙,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遗址尚存,其建筑格局古香古色依然。北街巷最东面原有一老庙和古戏台,现已不复存在。城堡内街巷路面原以五花石铺砌,东高西低,原有水道已堵,雨水穿城经西门流入洋河。城内有古井3眼,其中一眼井为“琼浆泉”,有凿井记事碑一通。界岭口古城堡于1956年9 月7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村内设有简朴的“界岭口历史博物馆”,保存着“长城记事碑”和“边粮碑记”等石碑7通,明朝早期的石炮、砖石及后期的铁炮、铁弹等;摆放着村里祖辈们留下的许多明清和民国时期的生活用品。大件有古木衣柜、屏风镜、织布机、纺线车、农具,小件有各式走马灯、煤油灯、青瓷碗、量木斗以及古书、砚台等,还有当年买卖山地的契约、货物字号等,显示出村里祖祖辈辈的历史生活场景。

界岭口关城

界岭口至今还留有美丽的传说,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到此一游,这里有许多附会着美丽传说的历史遗迹,如“碑比城高”:在东月城城墙上,有两个石龟背驮高约3米的石碑,龟头各向东西遥望,因此,当地不发洪水,百姓安居乐业。因碑建在城上故称“碑比城高”。再如“一步两座桥”:在古代,界岭口地处蒙古驻牧地与明王朝的分界线上,当时界岭口东西月城之间有座桥,这座桥地跨两国,故人们称“一步两座桥”。

猜你喜欢

边关长城日军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边关战歌
守护长城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我在边关深爱着我的国,也深爱着我的家
边关月(独唱)
边关巡逻路
长城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