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邢州青史遍留芳

2015-09-01孙朝春

乡音 2015年11期
关键词:邢台

文/孙朝春 李 洁

“燕赵史话”之邢台

邢州青史遍留芳

文/孙朝春 李 洁

邢台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太行山前最早开垦的地区之一,华北先民择山前而居,凿井聚民,形成了以邢文化为特点的区域文化;保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临西与清河境内的大运河段已录入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0处,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36处。邢台县的英谈村、沙河市的王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皇寺镇、神头村等村被评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镇)。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有10项,省级41项,市级多达60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还涌现出一大批俊才名士,如隆尧柏人李昙,西汉大将冯唐,唐高祖李渊、李世民,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清河孙伏伽,巨鹿贞观名相魏徵、南和宋璟、后赵的张宾,南宫唐代文学家张昌龄,后周皇帝郭威、柴荣,元代政治家刘秉忠、科学家郭守敬,明代名相王本固,清代大儒魏裔介,宁都起义领导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董振堂,现代学者顾随,京剧大师尚小云,全国著名的农业劳动模范吕玉兰,中国改革开放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任仲夷等等。这些杰出的人物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独眼龙王”王同春

王同春(1851-1925),邢台县东石门人,因一目失明,外号称“瞎进财”。是我国近代黄河后套主要开发者,被称为“民族的伟人”。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小学语文课本就有一篇课文《王同春开发河套》,1914年,他被聘为北洋政府农商部水利顾问。

王同春

1851年3月10日,王同春出生在邢台县一个普通的人家,幼时家贫,五岁患天花,一目失明。七岁读私塾六个月。九岁随他族祖父王成“走西口”,远到塞外河套磴口及西山咀等处,在那里与蒙古人相交易,因有体力常常受雇为附近居民挖渠,日久,王同春悉心水利,很有长进。十八岁时,在万德源商号正式当渠工,并担任了渠头。此后,在改挖老郭渠时王同春的意见往往胜人一筹,起了主导作用。

王同春挖渠其实比别人费了心思,也下了许多功夫。他爱动脑筋,勤于观察,也不怕辛劳。下雨天时,别人都躲雨休息,他却越下雨越往外跑,骑上马到处看水的流向,用一只眼睛在瞅,找坡度找水平,找流向,通过雨中“瞅渠”使日后挖渠时做到心中有数。在挖渠中,王同春还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以往在勘测水渠时,大多数伏下身子向前观察,而他则不同,将身体仰卧在平地上,头朝顺水的方向,脚向引水方向,头向后观察渠的走向。同时在晚上,向沿开渠的线路插上香火,在远处观察香头的高低,以确定水渠的坡度;他巧妙地运用水流三弯自来急的原理,利用水的推力把水引向高处。顾颉刚在《王同春开发河套记》中说:“说那里有水,锹头挖下去,果真冒出水来了。”“有一次,他指着一块地,说一尺以下必有水,旁人不信,掘下一尺,他的话竟验了。”“黄河中起泡,他知道水要涨了,对农民道,‘你们看,我开这渠,水会跟我来的!’果然渠口一开,水就汹涌地进来了。”他的智慧和土办法使所开水渠进水畅通灌溉自如;他人所开水渠如不畅通的,经他之手进行整修后也会畅流无阻。当地的人对他信仰极了,“真要把他当成龙王拜”,为此在河套地区人们又送了他一个绰号叫“独眼龙王”。

自清光绪七年(1881)王同春开始自行垦耕,到光绪三十年(1904)王同春已经拥有干渠5条,支渠270多条,其中有老郭渠、丰济渠、沙河渠、永济渠、通济渠、长济渠、塔布渠、杨家河渠、刚济渠和新皂火渠;为开渠投资工银约1350万两,可灌水田7000多顷,熟田27000余顷。这些河渠经过历年的整修后,到民国初年已成为河套地区的十大干渠,河渠的总长度达4000公里。王同春河套水利工程的开发,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1891年-1902年之间,晋察冀陕等地遭遇旱灾,王同春调集赈灾粮食近十万石之多。“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在王同春治理下变为现实。

清末民初,邢台南关经济发展迅猛,尤以皮毛业是为特色,南关内及周边有数十家经营皮毛的字号,年交易额多达1500万白银之多,在熟皮过程中大量的生皮从内蒙古、宁夏一带运到顺德南关,其中有石头庄胡家“兴盛”号及“力生钰”字号,崔路刘家“永和”号等。这些皮毛商业民国时期的兴盛与王同春有着密切的关系,王同春每年也从宁夏一带将滩羊皮和软毛细皮从宁夏后套运到顺德,再把绸缎布匹洋广杂货从顺德等处运到后套,顺德(邢台)每年有大量的人投奔王同春加入贩运皮毛“驮垛垛”走西口的队伍。

1925年王同春因病去世,享年74岁。王殁后,五原城的老百姓为纪念他,为其修建了祠堂,每年六月六日为庙会期。王同春还尊为当地的“河神”,在20世纪30年代,天灾人祸常常降临于塞北。河套的百姓在灾年黄河渠口放河灯进行祈祷,呼唤着“进财河神”的名号,祈求保佑。

河北两地党组织奠基者张仲毅

张仲毅(1899—1927),又名张毅先。邢台市桥西区西郭庄村人。其父张九如是清末秀才,以教书为生。张九如有三个儿子,张仲毅排行老二。

张仲毅自幼聪明好学,1918年邢台顺德中学毕业,后考入保定高等师范就读。学习期间他接触先进的思想,反对封建军阀统治,1919年“五四”运动的第二天,他率领保定学生上街游行声援北京“五四”学生运动。

1920年10月,邓中夏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最早成员之一。同年11月,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邓中夏成为这个组织的成员。1921年,邓中夏应聘来到保定直隶高师任教,他在教学中教授学生新文化,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注意培养和发展进步学生。1921年5月,邓中夏首先在直隶高师发展张仲毅等人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指派张仲毅积极与育德中学安志成、王锡疆进行联系,商量在育德中学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等问题。10月,张仲毅在育德中学发展了安志成、王锡疆、杨其刚人团并建立了团的组织,其后不久,在育德中学又发展了刘承陆、王其彭、张廷瑞、石学曾、邹舫、陶永立、彭桂生、孙有曾等人入团。

张仲毅

1922年2月10日,直隶高师、育德中学两校团组织合并,成立了保定社会主义青年团,对外称“社会问题研究会”,有团员23名,是当时全国17个地方团组织之一,直属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临时中央局领导。张仲毅任保定青年团总执行。同年在邓中夏的介绍下,转为中国共产党员。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张仲毅作为保定团组织的代表出席了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分别来自全国17个城市,他们是施存统、蔡和森、邓仲澥(邓中夏)、张椿年(张太雷)、许白昊、俞秀松、易礼容、李树彝、王仲强、谭平山、谭植棠、金家风、陈公博、王振翼、莫耀明、吕一鸣、张仲毅、张继武、张绍康、梁灿然、陈子博、林育南、冯菊坡、张秋人、许赤光等25人。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少共国际代表达林作为党的领导和共产国际领导出席了大会。

在这次会议上,选举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在书记候选人酝酿过程中,陈独秀的意见是由俞秀松担任书记,北京团的代表带来了李大钊的指示,他希望由高君宇担任书记,领导全国的青年团工作。保定团代表张仲毅对此提出了异议,建议推举人选应在熟悉国内情况的同志中选举。对此大会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做出决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中央执行委员会,代表们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中央执行委员,书记由委员会委员自行推选。

会后张仲毅回到保定并于1923年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保定育德中学支部,成为保定党组织的发祥地,是当时保定革命活动的领导中心。后到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任教,担任天津第六团支部书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25年4月,中共北京区委派遣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于方舟、张仲毅,到邢台发展党的组织。此前张仲毅在天津、北京工作期间先后多次回到邢台,在十二中学、邢台四师成立了读书会和文学会等进步组织,在邢台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建立了邢台第一个团支部,为邢台共产党组织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张仲毅回到邢台后,与十二中学生联合会进步学生进行联系,并介绍他们入党,筹建了十二中学支部,这也是邢台中国共产党史上的第一个党支部。1925 年8月,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一骑兵旅由河南移住邢台,该旅的宣传队长、共产党员王环新和共产党员扬子江、李长太也受中共北京区委的委派在邢台进行组织活动,1925年12月,中共北方区委决定,在邢台成立党的地方领导机关——中共顺德特别支部委员会。到1926年底,邢台已发展中共党员29名。1927年初,由于当时政治环境的恶劣和地下工作的艰苦,张仲毅积劳成疾因病去世,年仅28岁。

波音与中国航空奠基人王助

王助

王助(1893-1965),南宫县城西南普济桥村人。父亲王尧思靠出卖体力维持生计,常推小红车买、卖,运输。

王助自幼天资聪慧,聪明过人。幼时在故里私塾受启蒙教育,少时就读于烟台海军学校。1909年8月,王助由清政府选派和马玉藻等9人随清政府筹办海军大臣载询和萨镇冰出洋考察造船业时,王助前往英国入阿姆斯特朗海军大学,后来又在德兰姆大学机械科学习机械工程。1915年毕业后,留在英国监造我国订购的应瑞和肇和两艘军舰。后因欧战关系,于同年转赴美国,先学习飞行技术,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续习航空工程。1916年6月7日,王助获得该院第二期航空工程学硕士学位。随之,开始其飞机制造事业。毕生对航空事业功绩卓著,是波音公司创办人之一。

1916年,王助与乔治·康纳德·韦斯特维尔德、威廉·波音合力创办了太平洋航空产品公司,即闻名世界的美国波音飞机制造公司。王助被公司聘为第一任总工程师,设计并试飞成功C型民用飞机。

1916年7月,威廉·波音正式成立“太平洋航空产品制造公司”,但他的“波魏1型”机仍无人问津。这时,威廉.波音并未因此失败而灰心,决定进行第二次尝试。请来了韦斯特维尔德和他的同班同学,已获取航空工程学硕士学位的中国人——王助,并专聘王助任第一任公司总工程师。几经改良之后,王助设计出机身下有两个大浮筒的C型水上飞机,并试飞成功,此机以波音和王助两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B&W命名。作为该公司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被载入史册。

韦斯特维尔德于1917年离开,王助则于是年年底离开,该公司遂改名波音。这便是波音公司的由来。

1917年12月,王助与他的同学回到国内,1918年春,北洋政府海军部在福建马尾设立飞潜学校,设立海军船政局海军飞机工程处。王助等人均在该处供职。王助等为副主任(副处长)。并参与和领导设计制造了甲、乙、丙、丁等型水上飞机。

1919年8月, 王助等人在该处设计试制的“甲型一号”水上飞机制造成功,这是我国第一个正规的飞机制造厂、由我国航空工程技术人员自己设计、制造成功的第一架飞机。

王助等人在海军飞机工程处供职期间,还担任马尾海军飞潜学校各科的专门教官,培养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航空工程人员。这些学员毕业后,有的被聘为教官,有的改习飞行,有的调到海军航空训练处任职,但大部分留在海军飞机工程处。后来海军所造的飞机中,相当一部分都是由这批学生设计制造的。1922年,王助与巴玉藻合作,设计出世界上第一个水上浮动飞机库,成功地解决了水上飞机的停置问题。1928年9月,飞机工程处改为海军制造飞机处,巴玉藻仍为处长,王助则调任上海海军总司令部飞机处处长。1929年6月,海军制造飞机处长巴玉藻因积劳成疾病故,王助被调回福建继任处长,并主持试造飞机的工作。在此供职11年期间,王助经手制造了数十架海军水上飞机。

1929年,美国的柯蒂斯·赖特飞机公司与中国的国民政府合营,我国的第一家民航公司,即中国航空公司正式成立。美方飞运公司驻沪代表兼公司董事就是王助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同学韦斯特维尔德。韦斯特维尔德到上海后便找到王助,邀王再次与其共事,王即离开海军到中国航空公司担任总工程师,在上海龙华机场负责维修和组装所有的飞机。

1934年,中美合办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成立,王助任监理。他主持制造诺斯洛普型中型轰炸机。当时国民政府规定,公费留学生出国前,要在国内找导师辅导。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当年考取留美公费生,王助和王之卓就是钱学森的导师。王助曾以“干实际工作,不能脱离实际”相勉。

王助是这家中美合办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的倡议人和奠基人,他曾参与了合同的签订,并为这个厂培养了不少技术人才。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是中美合办的,美国人俨然以工厂的“太上皇”自居。在美国人眼中,只有一个中国人是例外,那就是监理王助。

抗日战争期间,中央杭州飞机厂曾经制造、装配和修理了不少对日作战的飞机,且质量优良。为了生产更多飞机,他常常和工人一起昼夜不停地工作。1937年8月14日,日军首次对笕桥实行轰炸,飞机制造厂再也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了。王助根据航委会的指示,主持召开会议,部署后撤。1937年9月飞机制造厂迁往武汉。

1938年春天,王助和黄光锐在武汉沦陷前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商谈中苏航空合作事宜,并担任驻苏援华代表团高级顾问一职。

1939年7月,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在四川成都成立了中国航空研究所,黄光锐任所长,王助任副所长。1941年8月航空研究所改为中国航空研究院,黄光锐任院长,王助任副院长。这所研究院后来演变成今天台湾研究宇航工业的人才的渊薮。在这期间,王助除进行一般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外,还领导设计制造了“研教”系列教练机以及运输滑翔机。这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一个创举。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王助又回到中国航空公司,改从事行政工作。1949年5月,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迁往台南。后王助由军转民到台南和沈德燮先后分别代行中航公司总经理职务。后弃商从执教,在成功大学机械系教授航空工程学。1965年,王助因患肝病在台湾逝世。

大隐师者白寿章

白寿章(1897-1973),原名锡庚,南和县河郭乡左村人,我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大师,其书画作品在继承传统意蕴中推陈出新并形成独特的风格。

白寿章幼年时受传统文化影响,潜心于书画,摹写《芥子园画传》,书习颜柳。1918年高中毕业,考入保定国立高等师范美术专科,与王雪涛同学专攻中国画。毕业后回家中祖父年事已高,家庭境况亦不甚佳,白寿章回到乡里在南和县高小,南和师范任教,自此与教育事业结下了深厚的渊源。在教学过程中,他以广溥的学识,用深入浅出的方法教授学生,且一手好画好字更深受学生和乡里的敬重。1929年被河北第四师范聘为美术教师。

白寿章

白寿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在教学当中一直在传播爱国主义思想,并对进步学生给予支持和帮助,当时四师有大量的进步学生和地下共产党员。学校当局怕学生闹学潮,对入学学生考察十分严格,当时有个学生叫廉之真,是个共产党员,学校考察后不允入校,后来在白寿章的说情下才准予入校。1932年,因学生对校领导不满而引起学潮,最后将廉之真在内的15名地下党员和进步学生开除校籍,当时白寿章已经离开四师到大名师范任教,又是通过白寿章的出面担保,将廉之真化名为李万章收为七师的学生。解放后廉之真曾出任农林部教育司司长。赵芸一在七师读书时,也是一名地下党员,后因开展活动暴露,当局要缉捕他,得到消息的白寿章拿出路费,提前将他送出学校免遭伤害。后来赵芸一担任了天津市卫生局局长。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侵略中国,学校也为敌伪所窃踞。白寿章有着浓厚的民族意识,因他是名满冀南的名士,日伪政府想借助他的威望,不甘为日伪做事,毅然辞职还乡开办一座“广益堂”药店,为民医病,过着半农半隐居的生活。后来他的中药铺实际上成了八路军的秘密联络站,其间因坏人告密,曾两次被驻邢皇协军和沙河县宪兵队逮捕入狱,他受尽了毒刑始终坚贞不屈。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在邢台筹办北方大学,白寿章再度投身教育事业,受聘参加北方大学的筹办工作并担任美术教师。后来北方大学搬迁,白先生留在邢台。

1948年,白寿章调入南宫中学教书。1952年1月,又调入邢台师范学校任专职美术教员,并担任音体美教研组组长。在“文革”期间,由于他的人品好受到保护,但最终被关入了牛棚。1971年获得解放后又全身心地投入了教育事业。白寿章自1920年开始到1973年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45年。培养了一大指优秀的学生,有的成了教授,有的成为画家,有的曾在中央部局级做领导,有的在省级担负重要工作,更多的学生像老师一样在学校里培养着新一代幼苗。

白寿章是一位良师,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学识渊博、是一个深为人们尊敬的正直的师表。同时他的书画有着独到的风格。他的花鸟画用笔泼辣奔放,挥洒自如,以书入画,简练概括,继承我国文人画的优长,尤爱青藤、石溪、石涛、八大、吴昌硕、任伯年的作品,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走自己的道路,形成了瘦劲清丽的个人风格。他的书法以草书见长,宗法二王、孙过庭,兼取文征明、黄慎诸家之长,试探在颜柳体的基础上参用魏碑书体,使其风格鲜明。有《白寿章书画选》《白寿章》等传世和出版。

猜你喜欢

邢台
邢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分行
邢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邢台分行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邢台分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邢台分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邢台分行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邢台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
邢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邢台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