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消息及标题的写作分析
2015-08-31付义书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5)07-0003-02
作者简介:付义书,记者,研究方向为安全生产新闻宣传。
得益于新技术的革新,新闻传媒业也得到了全新的发展。然而,技术革新给新闻写作带来机遇的同时,无疑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受众对新闻消息写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新闻消息写作要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紧跟时代步伐,势必要扬长避短,规避当前新闻消息写作的不足与缺陷,让国内新闻消息写作走上改革创新,不断发展的新道路。
1 新闻消息写作常见问题
1.1 消息内容杂乱,选材不恰当,缺乏新颖性
相较于新闻写作的其他体裁,消息具有更广泛的题材范围,可以说,消息无处不在。而面对可写题材如此多的消息,写作者如何筛选,挖掘其中的新闻价值及亮点,以吸引广大受众的眼球就成为新闻工作者不得不研究的命题。然而纵观时下的众多消息,不少都陷入了题材陈旧,缺乏新闻价值的困境。
如今的新闻行业竞争越来越大,每个新闻工作者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虽然消息无处不在,但自己所能获得新闻资源的数量还是太少,更别说能够吸引民众眼球,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资源。而为了完成必须的任务量,新闻工作者只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报道陈旧的新闻题材,这样内容的消息提不起民众了解的兴趣,甚至失去了新闻价值。其实,旧题材并非就不能报道,只是新闻工作者要善于推陈出新,从老题材中挖掘出新内涵,紧跟当下热点,也一样可以报道出新闻价值。即使是一样的题材,不同的作者只要能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一样可以写出新意,写出多样。
1.2 消息语言表达浮夸,不接“地气”
消息最主要的受众就是广大人民,某种程度上,更是为人民群众说话的“利器”。这就意味着,消息在语言的表达上应该更加亲民,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然而,如今的很多消息却做不到这一点,在语言表达上不良风气尽显。例如整篇消息语言充满官腔,新闻工作者常常喜欢用“领导指出”、“领导强调”、“领导要求”等类似的字眼,这些字眼不仅使消息显得过于死板,更为民众所排斥。除此之外,有些消息整篇语言浮夸,新闻工作者没有经过谨慎细致的深入调查采访,便将材料摆上台面。这样的消息,内容空洞,思想缺乏深刻性,其新闻价值势必也不会太高。更有甚者,一些消息在叙述视角上完全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而一味地往领导者倾斜。为平民百姓说话的消息转移成了为领导者说话,这显然与消息写作的初衷背道而驰。所谓接“地气”的消息应该是为人民说话,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好消息。
1.3 消息结构臃肿,层次不够分明
条理清楚、结构分明是对一篇消息最基本的要求。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于消息而言,也是如此。消息的受众广泛,每个受众面对同一篇消息,想要了解的程度是不同的。这就对消息结构的安排提出要求,要恰当地摆放不同的新闻事实以满足群众想要了解新闻事实的不同程度。为了满足这个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创新,在行文结构上,打破以往只有倒金字塔式结构的格局,创造出除此之外的许多新的结构形态。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消息结构形式,但无疑也让消息的谋篇布局变得更加复杂,给新闻写作者带来难度。一旦没把握好,用了不恰当的结构形式,便会让整篇消息显得臃肿杂乱、条理不清,可谓得不偿失。
1.4 消息标题拟写不够理想,难以攫取民众眼球
标题可以说是一则消息中的“眼睛”,标题如果拟得好,可以对消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好标题是攫取民众眼球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然而,时下消息的拟写却不甚理想,普遍存在“缺乏新意”、“过分夸张”、“与报道主要内容不符”等问题。那么,如何拟写好标题,迈出消息成功的第一步,在下文中,将会做个详细研究分析。
2 标题的拟写应注意的问题
2.1 符合报道主要事实
标题某种程度上,其实质就是对所报道消息主要内容的概括。所以符合报道主要事实是写好消息的基本,也是新闻写作应该遵循的最基本规范。标题应该简洁、精炼地概括出消息的主要内容,让广大受众一目了然,了解最真实的新闻事实。
2.2 在符合事实的基础上敢于创新
只是符合事实的标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完全攫取民众眼球,必须在标题拟写上创新形式,让标题“活”起来。作为新闻写作者,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标题拟写,应时刻都谨记创新精神,在挖掘新闻内涵的基础上,用鲜活的外衣包装标题,让其不仅一目了然,而且生动有趣,牢牢锁住民众眼球。故而,新闻写作者在拟写标题时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双关、夸张、比喻、象征等,必要时,还可紧跟当下网络发展,用上一些网络流行用语,如此,必能让消息变得更富有活力,更加形象生动。
2.3 雅俗共赏,贴近群众
广大人民群众是新闻消息的主要受众,某种程度上更是站在人民立场,为人民说话的武器,“为人民服务”应是所有新闻工作者时刻应该牢记的宗旨。同样的,新闻标题的拟写也应站在群众的立场,服务民众,做到雅俗共赏,为广大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标题的内容上,应该避免“假、大、空”,要突出新闻主要内涵,贴近生活,成为政府与群众之间连接的桥梁及纽带。这样才能提高全民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参与热情。而在语言上,应该做到明白浅显,一看就懂。切忌提高艺术门槛,一味地堆砌辞藻,将标题写得晦涩难懂,让老百姓一看到标题,便失去了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雅俗共赏,才能达到新闻宣传的目的。
2.4 限制标题长短,注重美化
受众一拿到消息,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标题,标题可谓影响着受众对消息的第一印象,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他是否有阅读下去的兴趣。所以,控制标题长短,注重标题美化很有必要。一般说来,标题如果太长,会导致受众的厌烦心理,但如果标题字数太少,又容易使受众陷入“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尴尬之中。所以,标题的长短怎样才合适,也是众多新闻写作者需要反复琢磨的问题。一般来说,标题的拟写应在高度概括新闻主要事实的基础上尽量简洁凝练,这样才会给受众带来深刻印象。甚至在一些报刊电视中,编辑者会对标题字体、文字大小、位置做一些特殊处理,使其与消息内容及格调达到一定的和谐统一。
3 结束语
时代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对于新闻传媒工作者来说无异于是一把双刃剑,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不少挑战。面对纷繁复杂的竞争,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迷失在竞争洪流中,到最后甚至有可能丧失新闻工作的初衷。消息作为新闻中最主流的体裁,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在竞争洪流中规避不足与缺陷,发挥传统优势,真正做到为民众说话,为人民所喜闻乐见,成为党和政府连接群众的桥梁,应是国内每位新闻工作者穷尽一生去研究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