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漳水横流蕴人杰

2015-08-30王文波赵云旺

乡音 2015年10期
关键词:衡水

文/王文波 赵云旺

“燕赵史话”之衡水

漳水横流蕴人杰

文/王文波 赵云旺

衡水,地处京畿,历史悠久。大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冀州为九州之首,今日之衡水,即古冀州之腹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衡水古为漳水横流之地,因滏阳河似玉带穿境而过,取“水路通达,风水衡存”之意,故名衡水。

衡水,河北省最年轻的城市。是环京津、环渤海重要经济开发开放地带。衡水市是京九铁路京南第一大站,京九、石德铁路纵横交叉,106、307国道,石黄、衡德、大广、邢衡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正在建设的太青高铁通车后,衡水东出西联的区位交通优势更为突出,被著名经济学家费孝通誉为“黄金十字交叉处”。

衡水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名贤辈出,董仲舒独尊儒林,孔颖达撰注五经,冯太后革旧布新,窦建德反隋起义,高适树边塞诗风,孙犁创荷花淀派……一代代风云人物,为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衡水地灵人杰,物华天宝。内画鼻烟壶、侯店毛笔、宫廷金鱼、武强年画,享誉中外;深州蜜桃、衡水老白干、饶阳杂面、大营裘皮,美名远扬。橡塑、丝网,玻璃钢、工艺美术,采暖铸造。皮毛皮革、金属橱柜等十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安平丝网、冀州采暖铸造、武强乐器等特色基地、名牌企业星光璀璨。

衡水旅游资源丰富。有华北明珠衡水湖碧波万顷,还有以阜城万亩森林公园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旅游,以邓庄农业科技园区为代表的现代乡村旅游,以冀州古城、武强年画为代表的人文民俗旅游,以台城党支部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旅游等等。

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创立者弓仲韬

弓仲韬,安平县台城村人,出身于书香之家。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创立者。

弓仲韬

1927年4月的一天,他作为安、饶、深三县中心县委书记,提着公文箱进京向李大钊汇报工作。刚拐进东交民巷使馆区时,异样的冷清气氛让他警觉起来。在李大钊的住处——苏联大使馆门前,还有几个人在鬼鬼祟祟地东张西望。见此情景,他即刻拐进东交民巷的小胡同内,迅速把公文箱藏到一个房顶上,一番换装后顺利脱险。之后,弓仲韬得到了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捕的消息。

弓仲韬在当选为安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期间,领导了一系列北方农村最早的农民运动,均取得胜利。1924年秋收,他利用地主大量用人之机,把长工们组织起来,以“谁养活谁”大讨论为基础,在台城村发动了给贫雇农增加工资的斗争。继而,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起来。第二年麦收时,他又发动短工提出了“不增资不下地”的口号,通过有理有节的斗争,短工工资得到提高。弓仲韬任三县中心县委书记后,1926年,领导全县小学教师的“教联会”发动了“不增薪即罢教”斗争,迫使反动当局给教师增薪;1928年,领导李洪振、阎子元、乔式模及暑假回家的平、津、保进步学生编排了《假革命真叛变》等剧目,在安平县国民党党部召开的“天足会”成立庆祝会上演,彻底揭露国民党假革命的真面目,粉碎了国民党的阴谋。由于弓仲韬的成功领导,安平县迎来了第一次革命高潮,促进了党组织的壮大。

1935年11月,因种种原因,安平县委停止了活动(直至1937年10月恢复)。由于长时间不能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弓仲韬赶着马车,携病弱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去陕北找党的道路。历经千辛万苦,行程三千多里,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帮助下,女儿弓乃如得以送去延安。弓仲韬则留在西安给妻子治病。1939年,妻子病故后,他又重新去延安,因国民党军队层层封锁,不得以流落到汉中某铁厂做伙夫。此时,他仍矢志不渝地为党工作,资本家对其怀恨在心,趁一次他看眼疾时,致其双眼失明,并逐出铁厂。

1943年,在各级地下党的护送下,弓仲韬得以回到家乡。此时正是冀中抗日的艰苦时期。一天,日本人派汉奸领着宪兵队队长山中到弓仲韬家中,想说服他为日本人效力。弓仲韬装出一副又瞎又聋的样子,让汉奸吃了闭门羹。山中不甘心,又把弓仲韬请到县城,他依然装聋作哑不予配合,使鬼子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抗战胜利后,弓仲韬得到冀中区党委和安平县委的悉心照顾,但他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1949年的一天,他让本村老乡套马车,赴省城保定找刘子厚途中,轧死了一头过路的小猪。面对围观众人,弓仲韬当场承诺:借了钱回来一定赔偿!为了革命,弓仲韬几乎倾尽了全部家产,从陕西回来后,他一直寄居在侄子家中。1951年,弓仲韬的次女弓乃如把他接到哈尔滨。十年后,他与世长辞。临终前,把自己积攒的1000元钱作为最后的党费上缴党组织。

网上有消息称,潍柴动力(000338)燃料电池发动机预计明年下半年实现量产,股市动态分析周刊记者向其证券部致电后获悉属实。

浴血奋战在冀南大地的刘建章

刘建章,景县人,在冀南抗战中,与广大干部群众一道,浴血奋战。“七七”事变后,刘建章在北平从事地下工作。次年3月,河北省委任命刘建章为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冀南特派员和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九军政治部主任,受命回冀南,在中共津南特委的领导下开展改编地方游杂武装工作。

刘建章在延边

奉调冀南后,刘建章先是在刘辛庄刘金亭(刘建章岳父)家建立了党的地下交通站,负责党内秘密联系和抗日情报传递工作,先后动员几十位爱国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当时,景县、衡水、深县一带盘踞着数十股地方游杂武装,其中葛桂斋部的力量最强大。鉴于葛部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且比较倾向于积极进步,刘建章把改编地方游杂武装的重点放在了葛桂斋身上。在他的影响下,葛桂斋的军师刘金科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表示政治上获得新生,改名刘甦。在刘甦的积极配合下,经刘建章与葛桂斋几番诚恳谈话,1938年6月,葛的队伍正式改编为“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二十八支队”。之后,他乘胜出击,先后改编了衡水邵北武部和深县徐亚平部。与此同时,刘建章还与暗通日伪、反共扰民、制造摩擦的顽固分子和反动会道门进行着坚决斗争。先是率队一举消灭了破坏抗日的穆金城、徐子和部;后将受国民党收编的赵云祥部从武邑县赶了出去。

1939年冬天,日寇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刘建章所在的五专署机关从武邑撤出,采取游击形式开展工作。一天,刘建章途经景县孙镇一带,遭到来自德州和景县两地日伪军包围,在突围中,他的胸部被重机枪击中,生命垂危,经枣强一名英国医生救治才挽救了生命。在他养伤的200多天,先后转移过4个县,20多个村庄。

自1939年开始,面对敌人一连串合围”“扫荡”“蚕食”的治安强化运动,刘建章广泛动员群众开展挖沟破路、拆除城墙等活动,冀南全区挖沟5万余公里。1940年,在敌人推进“囚笼”战略中,刘建章领导的冀南农村基本上做到了自力更生,孤立封锁了敌占城市,并支持了山区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刘建章带领冀南军民参加百团大战第一阶段,对平汉、德石铁路展开为期5天的大破击。1942至1943年,在刘建章带领下,广大冀南军民在对敌斗争中,先后粉碎了敌人的四起“铁壁合围”。仅1942年5至10月间,他在冀南领导指挥大小战斗540多次,歼敌4000余人,攻克据点、碉堡59处,破坏封锁沟墙130里。1943年4月25日,根据工作需要,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同意他辞去冀南行署正、副主任职务。至此,刘建章离开了自己浴血奋战五年的冀南。

抗日名将冯治安

冯治安,陆军中将,他以参与指挥卢沟桥抗日而载入史册。

1896年,冯治安生于故城县东辛庄村。民国元年,逢冯玉祥部在景县招兵,随入伍,时年16岁。1914年,18岁的冯治安不仅英姿勃勃,且能写能算,颇受冯玉祥瞩目。其后,随冯转战陕西、洛阳等地,平定了“白朗起义”,直接参与了直奉战争。1925年底,冯玉祥突遭奉军和直鲁联军夹击,被迫通电下野。其间,冯治安忠诚相随,深得鹿钟麟、宋哲元赞赏。1926年9月,冯玉祥由苏联回国,冯治安被提拔为第四师师长。1929年初,编遣会议破裂,冯玉祥公开反蒋。5月,冯治安部随军转战于洛阳以东,因擅打夜战,让敌军闻风胆寒。

冯治安

1930年,中原大战惨败后,在张自忠的力请下,冯治安于1931年春节后由北平抵运城,任第三十七师师长。后随同宋哲元到张家口,任察省警备司令,曾多次率军深入到商都、沽源等地剿匪,还曾西行与蒙族德王结好。1933年1月,日军突攻榆关。冯治安奉命负责守卫冷口至叨尔登一段防线,组织两次奇袭,敌军伤亡五千有余。1936年,冯治安兼任河北省主席,仍主持第二十九军军务。1936年以后,面对日寇的节节进逼,他严令部下“要以牙还牙”,被日军视为“二十九军中的顽固抗日派”。

1937年8月初,冯率部抵达河间县(今河间市),任第七十七军军长。至1938年春,他升任第十九军团军团长兼第七十七军军长。不久,徐州会战揭开序幕,冯治安、张自忠两部同时奉调参战,配合了台儿庄战役的顺利进行。1938年8月,第十九军及第二十七军团番号撤销,共组为第三十三集团军,张自忠为总司令,冯治安为副总司令。1938年春至1939年春,第三十三集团军与日军有多次规模不大的交锋,日军均遭创伤。1940年4月,枣宜会战后,冯部与日军利用运动战术与敌周旋数月,终在南漳驻足。驻扎3年间,与在鄂西北山区作战的共产党游击武装友军相待,并多次赠送枪械,数量相当可观。1945 年8月,日寇投降,冯治安奉命在湖北广水至河南信阳间驻防,并办理接收当地日军投降事宜。

1945年“双十协定”后,第三十三集团军番号撤销,冯部改编为两个整编师。不久,内战爆发,冯治安被任命为第三绥靖区司令长官,本应率部进驻天津,因交通阻断,全军在徐州驻下。1948年冬,淮海战役拉开战幕,冯治安畏前思后,最后关头未能听从何基沣、张克侠规劝。11月9日,何基沣、张克侠在贾汪前线率两万余名官兵起义成功,冯治安的部队彻底瓦解。不久,被授予京杭警备副总司令的空衔。1949年4月他去台湾后,领了个中枢战略顾问的虚衔。1954年在台北去世。

指挥台儿庄大捷的池峰城

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中我国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指挥这次战役的是国民党第二集团军第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将军。

池峰城是景县人,兄弟6人,他排行第三。1917年,14岁的池峰城,为了谋生,离家学艺。一天,跑到德州的招兵站,报名参加了孙连仲率领的西北军学兵团。入伍后,池峰城学、术两科成绩均优,尤以术科为全团之冠,引起孙连仲注意。学兵团生涯结束后,他被推荐到西北军总部手枪营,得以接近冯玉祥。一天,冯玉祥招手枪营训话,被池峰城英武之气吸引,遂送其一个号——“镇峨”。从此,池峰城作为冯的亲兵,随时护卫在其左右。由于池峰城智勇双全,屡立战功,先后得到冯玉祥和孙连仲的亲手提拔,在北伐战争中池峰城已成为西北军中最年轻的旅长。北伐战争后,蒋介石破格提拔他为师长,遂成为西北军中最年轻的中将师长。

池峰城

1938年春,池峰城奉命率部从河南鸡公山开往台儿庄前线。当号称“铁军”的日本矶谷师团一路直击至台枣支线时,作为第二集团军主力的池峰城所部31师已于3月22日星夜抵达台儿庄布防,担当主力。因此前蒋介石在徐州曾秘密召见过池峰城,他立下与台儿庄誓存亡的决心。3月23时上午,日军五千多人,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向台儿庄猛攻,31师奋勇还击,歼敌过半。次日,日军又发动强攻,一部分突入庄内,31师官兵与日军展开巷战,迫敌退却。27日晨,池峰城率部猛扑日军后背,与日军展开拉锯战。酣战中,池峰城命令拆毁运河浮桥,率全师官兵破釜沉舟,背水一战。28日夜,日军从台儿庄城西破口冲入。29日,池峰城对庄内之敌进行反攻,双方伤亡惨重。31日,与日军的巷战愈演愈烈。4月1日,日军占领城西北角。池峰城当机立断,组织57人的敢死队,迫敌退出了城西北角,敢死队仅生还12人。池峰城率部坚守台儿庄14个昼夜,许多战士奋勇杀敌,其英雄气概惊天地、泣鬼神。4 月5日,在援军的配合下,池率官兵开始反攻。6日,收复了庄内外所有失地。台儿庄大捷是继平型关大捷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又一次胜利,震惊中外。

台儿庄大捷后,池峰城接受了《大公报》《新华日报》、美国合众社等记者采访。一天,武汉文艺及新闻界代表团到台儿庄31师阵地参观访问,池峰城带他们到火车站三楼瞭望,突然,左前方十几米处落下一颗炸弹,池峰城遂有条不紊地组织人们下楼。敌人一阵乱炸后离去,代表团无一人伤亡。从此,“神将军池峰城”的美誉不胫而走。之后,池峰城荣升为第二集团军第三十军军长。旋即参加了武汉、隧(县)枣(阳)、枣宜(昌)会战。他还率部与四十二军配合,扼守大别山,在小界岭与日军血战五十余日。以后又保卫信阳州,收复新野县。当中日双方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后,他坚决请缨守卫前沿重镇襄樊,一直到奉命担任长江上游江防副总司令,他的防地寸土未失。

抗战胜利后,他代表孙连仲到保定接收河北省日本驻屯军及国民党治安军,以代省长和保定警备司令的身份驻守保定。在共产党员丁行等同志的帮助下,屡欲率部起义,又因顾及孙连仲的情谊而未果。1946年11月,辞职引退,被任命为国防部中将部员,回北平寓所居住。在我地下党的争取下,他策划了国民党军统局北平站少将站长徐宗尧起义,为北平和平解放创造了条件。1955年池峰城病逝于北京。

爱国教育家郑际唐

郑际唐,名朝熙,生于1878年。自幼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1894年,16岁的郑际唐在县城考试中获得童生案首(第一名),当年赴深州参加童试,获第一名,被录取为“生员”,俗称“秀才”,取得了参加三年一度的乡试的资格。

1904年,郑际唐考取保定直隶师范学堂,1907年毕业。翌年郑际唐被州县推荐到直隶总督府,获准东渡日本留学。抵日后,考入仙台弘文学院,专攻教育学专业,受当时日本“明治维新”思想影响,获得了很多办学知识和经验。

1911年,郑际唐应诏回国,被清廷教育司任命为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讲师,主讲“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1912年,郑际唐继续在北平师范大学执教,创办北师大第一附属小学,并担任主任,主抓教学。在聘请教师方面,务求德才兼备。1920年,郑际唐力排众议,聘请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生邓文淑(邓颖超)为北京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女教师。当时的师大一附小使用的单级小学课本,《国文》12册是郑际唐亲自编写的。这套教材是在“废科举、兴学堂”以后,经国家教育部审定,在北半个中国通用的小学课本。1923年,郑际唐又创办了蓝旗营房小学,开课后定名“北师大附小二部”。至1926年,郑际唐经营“北师大附小”十五年间,教育成绩在全国小学教育界独占鳌头。自1925年始,郑际唐民因不愿介入留英美派学士和留日派学士的两大势力之争,托病离校。后应邀到国家铁路教育局督察处任职,其间著有《扶轮小学观察记》一书。

1929年,郑际唐应河北省教育厅长曹秉国之邀,至冀县第六师范任教,兼任六师附小主任一职。不久又被聘为六师校长,在任职期间,他首倡女子入学。1930年,冀县六师开设女子部,此举在冀南、冀中地区颇具影响。郑际唐致力推行新的教学方法,并组织学生兼习劳作。他特别重视聘请高级教师。曾专程邀请他的同学、原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曾任黎元洪总统府顾问,弃政返乡的李曾鲁先生,颇有名望的音乐教师郑振铎等来六师任教。郑际唐在冀师治学整两年,使学校面貌大为改观,成为省内名校之一。

后因郑际唐疾病缠身,辞职赴京就医。1932年,出任河北省教育厅小学科科长。1933年,在天津市教育局督学处任主任,并担任省立女子师范毕业生实习课的指导老师。1936年12月,由天津市教育局主办,郑际唐主讲的第二期“短期义务教育师资训练班”正式开班。“卢沟桥事变”后,他辞去公职,开始筹备自办小学。于1938年创立了天津“杭州道小学”,亲任校长,组织“学生家长助校委员会”,动员社会名流及工商各界资助小学。1945年,日本投降后,“杭州道小学”规模逐渐扩大,后改名“六区中心小学”。这一时期,郑际唐又兼任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与教学法教师。

1947年,年过古稀的郑际唐辞去天津师范兼职,第二年又辞去杭小校长职务,在家养病,1956年病逝。1989年,为缅怀、表彰郑际唐先生的功绩,天津市河西区政府,重新为郑际唐镌刻了一通汉白玉纪念碑,并隆重举行复碑仪式,纪念这位爱国教育家。

著名作家王林

王林(1909-1984),衡水大柳林村人,是我国抗日战争以来很有成就的著名作家。

王林青少年时考入北平今是中学,1930年5月在今是中学加入共青团。在发动学习罢课斗争中,他开始与孙志远(后任冀中军分区政委)联系。是年秋,王林考入了青岛大学外文系,该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青岛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不久培养介绍黄敬等多人加入党组织。1932年夏,王林因领导同学进行罢课斗争,被国民党当局开除学籍,后逃到上海。在上海,王林参加了田汉等人领导的左翼戏剧活动,同时在纱厂做赤色工会工作。1932年9月,王林受党派遣,到南京做兵运工作。第二年返回北平,从事学运,写作并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幽僻的陈庄》。

1935年12月,他参加了“一二·九”运动。翌年,受党组织委派到西安,在张学良兵队中做党的工作,亲身参加了西安事变。这期间王林创作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等许多革命歌曲,在东北军学兵队创作了剧本《打回老家去》等。

“七七”事变后,王林回到家乡,联系当地地下党组织,串联了一批爱国开明绅士、青年教师、学生,组织起衡水县“抗日锄奸铁血团”。当他听到高阳、蠡县一带开来了带红星的队伍,他便只身化装前往,见到了吕正操、孙志远,随即留在人民自卫军政治部工作,任政治部宣传队长。1938年初,他奉命组建火线剧团,任团长。此间,他创作了《自取》《活路》《警号》《黑信》《老虎》《父与子》《小英雄》《夏伯阳》《家贼难防》等独幕、多幕话剧。后调任冀中区文建会任副主任、主任,又编写了《对症下药》《方式方法》《就坡下驴》等话剧剧本。

1942年敌人疯狂地进行了“五一”大“扫荡”,在环境十分险恶的情况下,王林一边坚持斗争,一边坚持写作。他极力主张“话剧地方化”,他创作的不少话剧,就采用冀中方言,广受群众喜爱。

1942年“五一”反“扫荡”开始后,王林所在机关要暂时转移到平汉路西太行山区。但他一再要求坚持留在冀中斗争,并被经批准。在残酷的斗争环境里,写长篇小说《腹地》。《腹地》是在硝烟战火中写出来的,动笔于1942年冬,完稿于1943年夏。该著作于解放后刚刚出版不久,曾一度遭到了很不公正的批评。后来,从组织上到广大读者都给予了充分肯定:是一部革命的现实主义的好作品。

解放后,王林曾先后担任天津市总工会文教部长、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多次当选为天津市党代会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河北省人大代表。他晚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叱咤风云》,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当他收到2000元的奖金后,立即将这笔钱捐献给了天津市总工会,并嘱咐工作人员不让宣传。

王林一生主编过很多书,影响最大的是《冀中一日》。

猜你喜欢

衡水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衡水学院赋
适宜衡水的梨品种筛选试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衡水分行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衡水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衡水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衡水分行
衡水专场(二)
衡水学院“衡水城市IP吉祥物设计”作品欣赏
衡水学院美术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