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探讨

2015-08-29郑卫平

中外医疗 2015年4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郑卫平

[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09年1月—2014年8月期间,在该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30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依据抽签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各有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复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方法进行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 结果 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33%),且在关节握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手部外观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进行复位治疗的效果显著,预后状况良好,患者满意度高,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安全、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关键词] 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a)-0078-02

Palmar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for treatment of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study

ZHENG Weipi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Dongtai City People's Hospital, Jiangsu 22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is of unstable distal radius were treated with palmar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method and effect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fracture. Methods During the 2014 August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2009 danuary to receive treatment in bone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30 cases of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method of lots they average packet (each group has 15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reset method for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palmar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treatment methods, and carries on the contrast, analysis and statistics o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Comparison of statistics show that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10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73.33%), and in the ability of joint grip strength score, activities score, hand appearance scor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obvious difference, existenc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radius, with palmar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reset treat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 the prognosis is good condition, high patient satisfaction, therefore, it is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clinical treatment, safe and ideal.

[Key words]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Palmar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Clinical effect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外科临床上的一种极为常见的骨折损伤,其比例是总骨折类型的十分之一[1]。桡骨,位于人体前臂靠近大拇指的外侧,是前臂双骨之一,它的远端骨折原因多是由于外部暴力伤害导致的,且骨折人群多集中在青壮年以及老年女性患者群体[2]。根据骨折的情况,可以将桡骨远端骨折大体分为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和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其中,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占大多数,其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手术固定治疗[3]。该研究随机选择2009年1月—2014年8月以来,该院骨外科收治的30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抽签法对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复位手术和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复位手术治疗,并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现报道如下。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4年8月之间,在该院骨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0例。患者年龄大约在26~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5.9)岁;女性患者有12例,男性患者有18例;骨折AO/ASIF类型中,20例为A型,7例为B型,3例为C型;骨折原因中,14例患者为摔伤,4例患者为运动损伤,7例患者为车祸损伤,5例患者为高处坠落损伤。将30例骨折患者依据抽签法平均的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15例,年龄大约在26~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7±5.2)岁;女性7例,男性8例;骨折AO/ASIF类型中,9例A型,5例B型,1例为C型;骨折原因中,8例为摔伤,2例为运动损伤,4例为车祸损伤,1例为高处坠落损伤。观察组患者15例,年龄大约在28~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5.4)岁;女性患者有5例,男性患者有10例;骨折AO/ASIF类型中,11例为A型,2例为B型,2例为C型;骨折原因中,6例患者为摔伤,2例患者为运动损伤,3例患者为车祸损伤,4例患者为高处坠落损伤。经过临床分析,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年龄、性别、骨折类型、骨折原因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复位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

1.2.2 观察组 采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复位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其进行全身麻醉或臂丛麻醉。而后,患者采取仰卧体位,用止血带扎紧上臂,并在骨折部位进行Henry切口操作。将旋前方肌露出,并进行骨膜剥离,复位骨折部位,而后利用细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并用皮质骨螺丝钉根据患者骨折的具体掌倾角、尺偏角、长度等进行锁定钢板固定。

1.3 评价标准

1.3.1 痊愈 患者的骨折部位完全愈合,腕部关节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活动无障碍。

1.3.2 显效 患者的骨折部位愈合良好,腕部关节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活动基本无障碍。

1.3.3 有效 患者的骨折部位愈合较好,腕部关节运动功能有所改善,活动有一定的障碍。

1.3.4 无效 患者的骨折部位愈合一般,腕部关节运动功能恢复不佳,活动有较大障碍,且Neer骨折评分<40分。

1.3.5 总有效率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0%[4]。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13.0软件对两组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并采用χ2值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临床分析比较显示,对照组15例患者中,痊愈患者有4例(约占26.67%),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11/15);观察组15例患者中,痊愈患者有10例(约占66.67%),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11/1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析

统计学比较分析显示,经过3个月的跟踪随访,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握力评分(19.7±7.2)、活动能力评分(55.8±6.1)、手部外观评分(83.1±8.0)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86.6±10.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11.2±3.8)、(45.7±5.2)、(71.2±7.6)、(71.8±8.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其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并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5]。由于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存在断骨移动、固定性差等特点,若治疗中的固定效果不佳,就容易导致患者发生腕关节畸形、创伤性关节炎、肢体短缩、腕管综合征以及活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活动[6]。目前,临床上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有塑型钢板内固定疗法、外固定支架疗法、髓内钉固定疗法、经皮穿钉固定疗法等[7]。近几年来,由于医疗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其内固定物也逐渐向着锁定螺钉方向发展,这也使得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疗法在骨折临床治疗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8]。临床研究表明,在随机选取的30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应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复位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其痊愈率(66.67%)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均远远高于采用常规复位手术治疗的患者(26.67%、73.33%),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手术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整复固定,并对一些松质骨折片进行完全固定,从而使患者的骨折部位能够得到更好的愈合,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治疗效果。经过为期3个月的跟踪随访显示,采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患者的关节握力评分为(19.7±7.2),活动能力评分为(55.8±6.1),手部外观评分为(83.1±8.0),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6.6±10.4),经过统计对比,四项评分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11.2±3.8)、(45.7±5.2)、(71.2±7.6)、(71.8±8.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复位手术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其患者的腕部功能恢复良好,手部美观性更佳,且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因此,应该给予临床上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辉,袁锋,俞光荣.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3930-3932.

[2] 张建军,仇振何,何峰.T形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42例[J].临床医学工程,2012(6):919-920.

[3] 杨业林,朱超,管国平,等.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2):1941-1943.

[4] 李少华,楼列名,茅凌洲,等.掌侧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5):796-798.

[5] 郜红杰.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探讨[J].求医问药,2013(2下半月):566-567.

[6] 尹伟忠,沈燕国,丁菊红,等.掌侧T型锁定钢板联合桡骨茎突钢板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11):1281-1284.

[7] 卢建斌,黄培观,韦茂清,等.T形锁定钢板治疗37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2):60-61.

[8] 霍维玲,潘政军,黄彰,等.掌侧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4):4916-4917.

(收稿日期:2014-11-2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