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九林:让生物教学“尽善尽美”

2015-08-29于萍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兴趣小组教研室课题

于萍

马九林,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生物教师,生物教研室主任,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特级教师,通州区名师,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通州区兼职教研员,入选首批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对象工程。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组织生物教研室开展“校园植物识别”的校本课程建设。

潞河中学是一所有着近150年历史的百年老校,建筑古色古香,校园环境优美。校园内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既有枝叶扶苏、根深叶茂的参天古树,又有绿肥红瘦、万紫千红的花草果木。

校园里如此繁多的植物你都认识吗?你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字和特征吗?不过,即使不认识也没关系,因为这些错落有致的植物无一例外都有着一张独一无二的名片。“山楂:学名Crataegus pinnatifida,蔷薇科。乔木有刺,花期5-6月……”“西府海棠:小乔木,著名的观赏树木,果实可供食用……”每一棵树木上都挂着这样一张精心制作的名片,介绍植物的名称、科属以及其他信息,名片上还印有二维码,手机扫一扫就可以链接到网站,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这些植物名片的制作者就是潞河中学生物教研室主任马九林老师。走在校园里,马老师对这些植物如数家珍,“我是教生物的,如果连我自己都不认识学校里的动植物,我怎么教学生?生物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科学,要带领学生认识生命,我必须自己先走进生命。”这项“校园植物识别”活动工程浩大,但是马老师坚持亲自完成每一张植物名片的制作,这恰恰体现了马老师对待生物科学、对待生物教学的态度——严谨、细致,追求“尽善尽美”。

在审视与“批评”中追求完美课堂

马九林老师家里有一台录音机,机身斑驳,录音键因为频繁使用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但马老师一直珍藏着这台录音机,因为它时刻提醒着马老师,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马老师有一个习惯,就是审视并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很多人都知道马老师的生物课上得好,但是马老师却觉得没有达到完美的课堂就应该不断改进。在审视中,马老师发现自己在课堂上说话比较啰嗦、比较随意,话语不够严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够全面、深入,容易流于形式,板书不够漂亮。因此,马老师就买了一台录音机,每次上课就把录音机带到教室,把自己上课的整个过程录下来,回家后就反复地听。通过回放自己的课堂教学,马老师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为了改正课堂说话啰嗦、随意的毛病,马老师不断地在家中练习,反复琢磨课堂语言和板书设计,力求做到说话严谨、干净,板书凝练、漂亮,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最快地学到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针对课堂互动出现的问题,马老师也做了精心设计和策划,提高师生互动的广度和深度,在互动中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活跃度,让学生爱上生物。

在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老师每天都重复着录音、听录音,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天进步一点,日积月累定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就是在这样反复地自我审查与自我修正中,马老师终于改掉了课堂语言随意、板书不够漂亮、互动不够充分的缺点,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趋于完美。

除了自我审视外,马九林老师也注重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身为生物教研室主任,马老师经常组织老师互相听课。马老师的课堂面向其他老师开放,而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也经常见到马老师认真听课的身影。在马老师看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看不到的盲点,这时候就需要他人指点迷津。

相对于表扬,马老师其实更喜欢“批评”。例如,有一次一位年轻的老师听马老师讲课,课后他对马老师提出了“批评”:“马老师,您在针对胰岛素的作用进行提问的时候,提问的学生是往届生,他的回答打乱了您的思路,后面的三个提问都是您随口编出来的,一点力度都没有,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很多人会觉得青年教师这样直白的“批评”,会让身为教研室主任的马老师不高兴。但实际上恰好相反,这种不同年龄教师之间的学术平等让马老师很开心,因为,在他看来,这才是教师进步的源泉和动力。

这位青年教师尖锐的质疑,让马老师重新思考研究如何设计课堂提问,怎样才能让自己的问题更有深度和思考性,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在这样的思考中,马老师意识到,如果直接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肯定都会回答,但是要是问学生“这能干什么”,学生就会多一些思考,要是再进一步问“这个东西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什么危害”,学生的思考就会更加深入。这三个问题就是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三个问题让学生不仅能够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能干什么,还能知道有什么危害,这样的提问才是精巧的、有深度的提问。

就是在这样不断地自我审视和虚心听取他人建议的过程中,马老师离心中的完美课堂越来越近。

在人文思考中培养学生兴趣

生物,在很多人眼中是遥远而冰冷的。但是,在马九林老师看来,生物其实是鲜活而有温度的。生物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缩短学生感知生物的距离,是让学生爱上生物的关键。马老师十分注重生物课堂的人文性,通过旁征博引、人文思考,让学生感受生物的魅力,触摸生物的灵魂。

马老师喜欢心理学,他曾经在心理学书籍上看到引发人的好奇心的方法,觉得很有趣。因此,他就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中,经常采用以奇引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好奇心理的引导下去探究生物的奥秘。例如,马老师曾经看到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的一期节目——“死人复活之谜”。该节目讲的是广西农村一位村民死亡两天并下葬三小时后复活的故事。后来经专家诊断得出结论,这是由糖尿病而引发的假死现象。马老师觉得这件事很奇特,肯定能吸引这些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果然,在课堂上播放了这个节目以后,学生兴趣高涨,很自然地就去思考糖尿病为什么会造成假死。于是,马老师就顺其自然地为学生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

要让生物这门自然科学充满人文性,教师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人文情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是马老师对自己的要求。这样“苛刻”的要求成了马老师不断学习的动力。马老师家里藏书众多,涉及各个领域,闲暇的时间,马老师喜欢泡一杯咖啡,捧一本书,静静享受阅读的乐趣。

马老师的广泛涉猎为他的课堂提供了很多精彩的素材。例如,在讲基因的分离规律时,为了启发学生分析基因的独立性,马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通常我们把世代居住在美国,不会说汉语的华人称为“banana”。学生会觉得这种叫法很有趣,就会有兴趣探索人类学意义上的生物知识,这时候就可以引出来——其实,两个混血黑人也能生出一个白人来,谁知道美国文化中如何称呼这样的白人?为什么两个混血的黑人能够生出一个白人来?这是让很多学生觉得惊奇的事情,这样有趣的问题就让学生对基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学生眼中,能回答这样的问题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此,在知道了答案后他们经常“骄傲地”到处炫耀。这样反复的记忆过程自然提高了他们对基因独立性的理解,同时也使他们能够以生物学为基础深入探究人类学和社会学知识。

生物是一门有关生命的科学,生物学习不仅仅是知识传递和积累的过程,更是探索生命、思考人生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感悟生物的内涵,马老师经常将中国古典诗词与生物结合在一起。因为,在“文艺青年”马老师看来,阅读中国古典诗词,就是在阅读世间百态,感受人生历练。

因此,马老师经常给学生出这样的题:解释下面诗句的生物学含义,然后另外找出至少三句有生物学含义的其他诗句。

这些诗词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

……

这些耳熟能详的诗词中既包含生物学知识,又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这让学生感叹“原来在生物的自然变换中也蕴含人生的奥妙”。这样的课堂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在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领悟生命的真谛,真可谓是“一箭三雕”。

在“推翻传统”中尊重教学规律

在很多人眼中,教师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职业,但是在马九林老师心中,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不按常理出牌”。

作为生物教研室主任,马老师在专注自己课堂的同时,也关心整个学校生物教学水平的提高。马老师说他读过次数最多的书就是生物课本。每次带新高一,马老师都会把所有的高中生物教材摆在书桌上,反复研读、对比,看看目前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科学的规律,有没有更加合理的教学安排,能够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生物的奇妙世界。

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马老师发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材的编写体例是按“专题”和“课题”安排教学内容的,并没有按章节进行排布。这样,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探究性提高了,但是,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出现了困难,很多实验在一节课时间内完不成,比如泡菜的制作、培养基的配置、植物组织培养等等。针对这样的问题,马老师带领生物教研室的老师认真分析,经过三个月的摸索研究,他们发现可以对很多实验进行分解、切割,编排好顺序,由每个班完成一个实验的一个或几个片段。同一课题的教学,不同班级错开进度,这样既能有效利用实验室资源,还能使学生在学习实验周期长的课题时,当时就看到其他班的实验结果,并对他们的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整合,就可以顺畅地把课题转化为可操作的单元课堂教学。

在新教改中,马老师带领生物教研室尝试着突破学段的限制,探索更加合理的课程建设。教研室根据生物学科《选修一》的实际情况,采用了打通学段,不延长模块课时,拉长模块周期的排课方案。由于《选修一》模块的实验周期长,例如,组织培养经常需要两个月以上,微生物的每个实验也要三、四个星期才能完成,用一个学段的时间根本无法真正完成《选修一》的教学。因此,教研室重新设计了教学安排,高二年级生物课按标准仍然是每周4节,其中,两节为《必修三》课程,另外两节为《选修一》课程,这样安排既保证了期末必修模块的会考,又照顾了选修模块实验周期长的特殊性。在学期末还可以集中一些时间进行会考复习。

在马老师眼中,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的特性都值得被尊重,每个学生的优点都应该被呵护、被发扬。因此,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考虑,生物教研室改变了传统的分层教学、关爱后进生等方法,重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

以生物选修模块为例,在教研室范围内,通过任课教师和生物兴趣小组,实现学生以班为单位和以个人为单位的两级选择。在课程上给生物教师和学生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制定课程发展计划。教研室以班为单位保障课程的选择性。例如,《选修一》模块有16个课题,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选择性完成5至7个课题。而生物教研室的安排是:高二年级每个班完成必做的5个课题,其余11个课题,每个班选作4个,这4个选作课题,首先由教研室提出分配意向,然后参考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意见进行微调。

教研室还通过兴趣小组、校本课、学生生物社团等活动,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几年来,生物教研室扶植了学生生物社团2个、开设了6门校本课,每位非毕业班的生物老师都要带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在新课程实施后,教研室把活动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以生物兴趣小组为例,兴趣小组的同学可以按个人兴趣申请操作5至6个课题,这5至6个课题由同学自由申请,甚至可以超出课本范围,生物教研室根据兴趣小组学生的志愿,进行分班。兴趣小组活动不仅实现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个性化选择,同时,带动了整个班级对生物学习的热爱。

曾经有人对马九林老师说:“追求完美是一种病。”马老师说:“如果这种病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生物、学好生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长、成才,那么,我愿意一直病下去。”也正是这样执着的“尽善尽美”的追求,才能让潞河中学的每一棵小树苗都有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可能。

编辑 付江泓

猜你喜欢

兴趣小组教研室课题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新形势下,如何有效进行小学美术兴趣小组的教学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