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生所疑 长其心智

2015-08-29何亚辉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芦笛风浪心情

何亚辉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师生互动场景灵活、丰富,但在热闹、华丽的课堂背后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分析后发现是教学效率低下所致。找准学生认知起点,释生所疑、长其心智,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课前质疑,寻找学生认知起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我在教学《爷爷的芦笛》一课时,让每个学生在课前预习时画出不懂的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课上小组交流后把有价值、未解决的真问题填写到质疑单中。

学生的问题:

1.小闸屋什么样?芦笛怎样吹?

2.潮汛、裹挟是什么意思?

3.爷爷为什么要去查看潮汛?爷爷是干什么的?

4.强强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5.“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爷爷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6.强强为什么喜欢听芦笛声,三次芦笛声带给强强的感受一样吗?

由此分析,学生存在对个别词语意思不理解,对生活中不常见事物不了解等问题,还有学习课文写法及文章主旨等需求。通过我的系统分类,把学生所提的简单问题1、2分在第一课时,把较复杂的问题3—6分在第二课时进行解疑,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课知识,有的放矢地提高教学效率。从课堂效果看,因为解决的是学生们的提的真问题,找准了其认知起点,课上出现了生生间的交锋。在不断地反驳并阐明自己的观点中,学生们对于环境描写与人物心情变化的关系理解等更加深入、到位。精彩的课堂要利用学生质疑,寻找学生认知起点,实现课堂最优化。

课上解疑,依据学生认知起点

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认为:实现最优的方式,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1.创意改变题材,解决学生认知难点

在教学中,我利用批注阅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学习写作方法,实现课堂最优化。

例如,《爷爷的芦笛》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三次芦笛声,感悟笛声给孩子带来的不同感受。我让学生自主批注,自读自悟“五月白天的大海是风平浪静的”一段,还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解自己的批注感悟,并结合海景图片加深感悟,最后配以轻音乐把第二自然段改变成一首奇丽的现代诗,让学生有感而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大胆整合教材,解决学生认知难点

在解决本课教学难点时,我打破单元限制,整合本册书中相关课文,让学生树立大语文的意识,这样的课堂学生更喜欢,更有实效。

例如,《爷爷的芦笛》一课的教学难点是通过体会风浪的句子了解强强心情变化的原因,初步感受环境的衬托、对比,对感受人物心情变化的作用。

老师问,夜晚的大海什么样呢?爷爷的笛声又带给了强强什么呢?自读课文进行批注,感受强强心情变化与大海风浪的环境描写有直接关系。

同时,用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默读第7-12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强强的句子, 简单批注强强当时的心情。思考:强强的心情有什么变化?2.用“——”画出描写大海风浪的语句,体会这样描写的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观察心情变化的词语,发现问题,引导探究。

老师问:看到自己整理的强强心情变化的词语,你们有什么问题?强强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可能是潮汛来了,风浪很大;天已经黑了,又是强强一个人在家;这是强强第一次独自一人在狂风暴雨、大浪滔天的天气里在家……

老师引导:很多同学都谈到了风浪,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进而理解强强心情变化的原因,体会环境变化的作用。

接着,出示潮汛资料:当有潮汛时,海面风速一般达到10级左右,海浪高达3米,相当于2个成人那么高;接着出示《观潮》一文的4-6自然段,并看录像,进一步感受潮汛时风浪之大。

男女生对读海浪和强强心情的句子。

老师问:观察并思考风浪变化的环境描写与强强心情变化的描写有何关系?

老师小结:原来风浪变化直接影响了强强心情的变化。我们把对风浪、夜色等内容的描写称为环境描写,这样的环境描写可以把人物心情变化的原因告诉读者。而且,想象中大海的美丽、宁静以及白天大海的平静与夜晚大海的狂怒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更加让我们感受到风浪变化的环境描写与人物心情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教材只是一个参考,如果学生有能力、有需求,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这样,更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这样的课堂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课上探疑,呈现学生认知焦点

《爷爷的芦笛》一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的意思,让学生懂得经受锻炼和考验,才能变得勇敢坚强。教学中,我在课件中呈现学生填写的质疑单,让学生明确这句话的含义是最有价值的问题,需要全体学生共同思考解疑。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兴趣,又让学生感到了自己的质疑是本课学习的焦点。

老师(出示学生质疑单):王思昳、陈紫逸、江宜煊、林孟涵、陈思羽、李梦喆同学的质疑单上写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是什么意思?同学们说说,你们现在怎么理解爷爷的这句话呢?

学生填空:海边的孩子,不经受(锻炼、磨练、考验……),就不会 (坚强、勇敢……)。并让老师要求学生:再仔细想一想,爷爷的话只是在说海边的孩子吗?

学生填空: 的孩子,不经受 ,就不会 。

老师问:爷爷的这句话只是在说孩子们吗?这不也是对我们所有人的鞭策吗?

学生填空:我们不经受 ,就不会 。

继续让老师小结:只有不怕困难,不断努力,经得起考验,才能获得成功,变得坚强、勇敢,战胜更大的挑战。

总之,只要教师有心去预测、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把精力用于解决学生的学习难点和教材的难点上,释生所疑、长其心智,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是一个人性化、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有效教学。

猜你喜欢

芦笛风浪心情
平乐十八酿
空气炸鸡翅
杧果布丁
风浪干扰条件下舰船航向保持非线性控制系统
不怕风浪的小船
鲁米诗两种译本对照
East Side Story
天天有个好心情
海陵湾台风浪场的数值模拟
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