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中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教学管理研究

2015-08-29孙英杰吕姝慧郭沙沙谭明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教学管理

孙英杰 吕姝慧 郭沙沙 谭明

【摘要】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本文主要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入手,并指出现阶段高校管理体制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希望其能够为类似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本科高校 教学管理 校企合作 软件产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30-02

校企合作是现代高等教育领域积极倡导与大力推进的一项重大理念变革。近些年来,教育部多次指出“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办学方针,希望其能够为促进我国高校校企合作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现有教学管理体系在校企合作中的问题是高校顺利实施校企合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哈尔滨学院软件学院在工程教育理念指导下,以软件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着力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学生认知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采取校企联合办学的“2+1+1”人才培养模式。

其中“2”是指第一、二学年,在学校完成工程基础类课程教学和专业技能培养,同时引入校企联盟IT企业进行课程(群)设计项目训练;第一个“1”是指第三学年,通过校企合作,把企业案例和软件工程专业理论相融合,完成工程专业类课程教学及实训。实训包括由企业完成基础培训(创业教育、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公司制度等)、技术培训(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及开发工具和环境)和项目实训(模拟开发一个完整的项目);第二个“1”是指第四学年,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或在学院提供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孵化平台中开展模拟创业活动,同时,完成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毕业设计(实际课题研发)及上岗就业。

1.校企联合办学的课程设置

软件工程专业大一、大二的学生需要严格遵循学校统一的基础课程设置,完成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三年级的实训打好基础,这一阶段的课程多为基础理论课程,全部由校内教师完成授课;大三的学生进入实训课程前,将进行测试,将自然班的学生按照成绩,导师评定结果,结合个人志愿分别编入物联网、嵌入式、软件研发与测试等专业方向班级进入实训环节,学院按照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课程计划执行,这一阶段的课程内容全部为企业的真实案例,在学院提的供实训场地,模拟企业的真实环境,进行应用型项目的开发,这一阶段的实训课程全部由企业教师完成;大四的学生全部到合作企业去进行顶岗实习或自主创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为其在企业或创业过程中完成的真实软件项目。

2.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下的学业进展评价体系

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教学管理模式完全按照全校统一的规范执行,评价其学业进展的体系为以考试为主的学分制;针对大三的学生,教学管理模式则按照实训方案由实践环节系主任按照企业模式对学生进行考勤、测评和监督,学业进展评价为学生在项目研发期间与团队的融入度,在项目团队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最终项目的完成度,由企业教师参照企业标准给予学生实训成绩,再结合实践环节系主任给出的出勤率等平时成绩折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

软件工程专业实训成绩评价体系给予企业教师更多的自主权,以便更真实的反映学生在企业环境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学院以此为依据,对学生未来的学业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课程进行动态的调整。

二、现有教学管理体系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措施

1.知识更新速度方面

以软件行业知识为例,大数据、云计算等专业概念从提出到应用时间很短,新的操作系统与移动终端设备层出不穷,为适应这种软件行业的发展形势,避免出现学生毕业后所学知识过时的现象,首先要求提高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眼界了解行业发展方向,加快课程更新的速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教学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深入校企合作方面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时,应考虑将企业及社会因素引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在学生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全面融入企业因素,真正实现“教学实践零距离”。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要求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共同明确人才培养标准、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共建基础教学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形成深层次、多元化、国际化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这种校企联合办学模式,要求学校在政府各级行政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对内部组织体系、教育教学管理、人事管理与用人机制、办学经费与教学投入等方面展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各类管理规章制度。

3.多元化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软件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延续并逐步完善“事业编制+合同聘任+兼职”的“三三制”多元化师资队伍结构,事业编制专职教师主要来源于本校相关专业教师,合同聘任制专职教师来源于企业优秀软件从业人员。专职教师主要负责基础课、专业平台课以及部分专业方向课的教学。合同聘任制兼职教师主要来源是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知名学者和IT行业专家,负责软件工程专业发展较快的平台课、专业方向课及选修课的教学。学院应强化师资培训,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与绩效考核机制,同时拓宽企业教师来源渠道,稳定师资队伍。

三、小结

随着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深入开展,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内容日益复杂、多变,作为参与校企合作的基层教学单位,本科院校应加快知识更新速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率、借鉴相关经验、进行自身总结与反思的同时弥补不足,以提高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寿广.示范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孙成林.关于软件工程学科建设的探讨[J].管理学家,2014,(18):596.

[3]庄榕霞,俞启定.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基本特征及资格标准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4,26(1):69.

[4]吕印晓.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建设探讨[J].科技视界,2014,32(1):177.endprint

猜你喜欢

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建立本科高校—社区教育共同体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本科高校教学中的“人本情怀”思想的探析
福建省本科高校科技查新服务情况调查与分析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