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与塔的完美融合
2015-08-28李慧莲
李慧莲
摘 要:文章以双塔寺的寺院和“凌霄双塔”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寺庙和塔的特点做了归纳分析,论述了寺庙和塔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双塔寺;寺庙;凌霄双塔
在中国的建筑遗产中,最豪华的、最庄严美丽的、最智慧的创造,就是宫殿和庙宇。在一个城市中,宫殿的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庙宇寺院的美,是人民大众都可以欣赏和享受的美。寺院是佛教的重要载体,佛寺建筑则是体现佛教文化的重要方面。在寺院建筑中,佛塔是给人民群众以深刻的印象的。即寺和塔的建筑就成为佛教文化的重点。而“永祚寺”就是寺与塔融合的非常壮观与和谐的实物。永祚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公元1599年),初名永明寺,当时寺内仅建有一座由曾任山东布政司参议的傅霖(傅山祖父)及缙紳、学士为补辅太原文运不足而建造的风水塔,即现存的文峰塔。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晋藩第十一代晋穆王朱敏淳认为永明寺规模简陋,特书请当时护国禅师、五台山住持妙峰法师前来太原主持扩建永明寺。是年,他欣然应晋穆王之邀,亲赴太原永明寺,总理了扩建寺院的工程。妙峰以太原“永明寺”与五台山皇帝敕建的“大护国圣光永明寺”重名,改其中之“明”为“祚”,意取诗经中“永锡祚胤”之意,改永明寺为永祚寺。工程初起,妙峰发现原寺院所建大塔向西北侧倾斜,便向晋王建议在旧塔之西北增建新塔一座,建成后命名为“宣文佛塔”,从而成就了“双塔并峙”之奇观。在妙峰重建永祚寺的设计中,远非今日之规模,而要宏大壮丽许多。但是,年事已高的妙峰,经过4年的日夜操劳,终至积劳成疾,残年风烛。在塔工告竣,寺院仅完成大雄宝殿、三圣阁、禅堂、客堂时,妙峰带病返还五台山“圣光永明寺”,3个月后圆寂。他所建的永祚寺,终成太原一大景观,双塔也成为400余年来太原的标志与象征。
永祚寺,是一座建筑别致的古刹。寺中有大雄宝殿和三圣阁。大雄宝殿面阔五间,长19.35米,进深11.30米,除门窗而外,整个建筑都用素砖砌筑,内部不用梁架,称为“无梁殿”。殿内陈列着三尊铜铸、铁铸鎏金佛像,正中是三米多高的铜质阿弥陀佛立像,左右两侧分别为铁质释迦牟尼佛和药师佛坐像,这三尊像面形丰满,身段匀称,服饰华丽,体现了明代民间艺术家的高超技艺。沿大雄殿东侧方丈门前的台阶折转而上,可达三圣阁。三圣阁面阔三间,长16.75米,进深9.70米。砖制的檐牙高喙、殿角翘檐,好似大鹏展翅,昂首欲飞,有“无梁飞阁”之美称。也是一座砖石无梁结构建筑,较之下层的大雄殿而言,虽没有其高大豁敞,但却较其精巧细致得多。尤其是正中顶部结构复杂,以砖雕斗拱组成的藻井,非常精致,为无梁式殿阁中的珍品。
永祚寺最值得骄傲、最具历史价值的就是“凌霄双塔”——文峰塔和宣文佛塔,是现存全国最高的双塔。塔这种建筑形式起源于古代印度,梵文称作窣堵坡,是佛教界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佛教传入中国后,半圆冢的窣与中国建筑结合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塔式建筑,而后来成为承载东方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的建筑,也成了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塔按艺术结构和造型可以分为:楼阁塔、密檐塔、亭阁塔、花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塔、宝箧印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塔等;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六边形、八边形乃至圆形;塔的建筑技术也不断进步,结构日趋合理,所使用的材质也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材料。从14世纪以后,塔还逐渐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世界,出现了具有振兴文运的文峰塔。这种塔根据传统的阴阳风水学说,用来改变一个地方的风水,弥补当地在山川地形上的不足。风水塔仅是取塔的建筑形式而已,与佛教并没有本质上的联系。而永祚寺的双塔正是风水塔与佛塔的紧密结合。
永祚寺宣文佛塔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名为“宣文佛塔”,是为了纪念明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李氏。据说,这位当年未得穆宗皇帝宠幸的妃子,曾拜妙峰祖师为师,并向他请教乞子求荣之法。妙峰祖师回答说:“造塔、建寺、修桥补路,能大兴这三件善事,必有上天保佑。”李太后对此深信不疑,于是以做“功德”为名,拿出大量金钱资助造塔建寺。据《太原县志》、《山西通志》说,建造双塔寺的那笔数目惊人的费用,都是慈圣李太后资助的,所以双塔落成后,便以她的尊号“宣文”作为塔名。宣文佛塔平面呈八角形,公13层,最低层边长4.6米,全塔总高54.78米,是典型的楼阁式空心砖塔。塔座为沙石条砌筑,质朴坚固。塔身为一色青砖研磨对缝砌成。塔上的斗拱、飞檐、枋、椽、柱,均为青砖仿木结构砍磨而成,13层塔檐都用孔雀蓝色琉璃瓦砌出边沿。在塔的第一层橑檐枋下,斗拱与斗拱之间的空处,嵌刻有砖字“阿弥陀佛”,既表明了塔的属性为佛塔,也巧妙地填補了斗拱与斗拱间平板的空间,真可谓独具匠心。塔1—7层的砖仿木斗拱,为“五踩重翅”,上承橑檐枋、椽、飞,组成塔檐。随着塔身的拔高,塔层的上升,每层的高度逐渐减低,斗拱形制也随之变小,至8层以上,斗拱的结构改变为一跳(即三踩),明显收分,使塔身轮廓造型呈流线形,十分美观。每层的八个角,都镂刻有砖雕的装饰性莲花垂檐柱,垂柱与垂柱之间,有砖砌栏额相连,垂柱上方,砖镂的角替、枋头、华板等上面,刻有细腻逼真的草纹、云纹,大大地增强了塔外面的装饰性。这种建筑雕刻,不仅图案富丽,镂工精细,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和代表了明代砖结构建筑的艺术风格,可称明代砖仿木建筑中的优秀作品。
永祚寺文峰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按照风水家的解释,太原西北高于东南,“左痹不胜右”,所以“文明不开”,因为“奎星”所处的方位地势较低,文运难以兴盛,必须在太原城东南一带建造高塔,才能弥补地形上不利于文化发展的不足,也就是所谓的“开山川之形胜,创文运之兴盛”。于是,以傅霖为首的晋紳、学士建造了文峰塔。文峰塔的造型虽然取之于佛教的浮图,但是,与佛的教义和佛门没有丝毫的关系。平面呈八角形,共十三层。全塔总高54.76米。从建筑特色看,都是明代作品,所以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平面都呈八角形状,都是十三层建筑,高低也仅有2厘米之差。而且,斗拱的结构、造形,檐、椽、柱、枋的砍磨、砌筑,可以说是大同小异。这些都反映着它们为同一时代产物的鲜明特色。然而它们也有不容忽视的差别,那就是,文峰塔没有塔基座,仅开一门,没有佛龛,没有“阿弥陀佛”刻字,塔檐也不用琉璃瓦剪边。文峰塔的塔身上下直径几乎相同,没有明显的收分,而宣文塔上下直径相差很大,有明显的收分,尤其是七层以上更为突出,使整个塔的外形呈弧状流线形。这些差别,无疑正反映着两塔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在造形、技艺和风格上的不同。
宣文佛塔与文峰塔对峙,成为砖塔成双组合中形制最完善、规模最大、塔身最高的一组建筑。历代的地方志都把“凌霄双塔”作为古太原城的标志,其影响之大也使永祚寺本名被双塔寺所取代。而永祚寺内保存的大雄宝殿、三圣阁、禅堂、客堂等均为明代无梁砖结构建筑的代表作,也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部采用砖仿木无梁建筑组成的寺院。因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研究明清建筑的重要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