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鸟尊尾部修复之我见
2015-08-28樵馨蕊
摘 要:山西博物馆镇馆之宝“晋侯鸟尊”出土时鸟尾部残损,经文物修复专家将尾部的象鼻修复呈向内卷曲状态。本文认为鸟尊尾部象首处修复不妥,从同类鸟形立体青铜器与同时期象形纹饰比较两个方面应该为象鼻外卷呈“S”形。
关键词:晋侯鸟尊;文物修复;鸟形立体青铜器;象形立体纹饰
晋侯鸟尊又叫“燮父鸟尊”,出土于天马—曲村晋侯墓地,凤鸟作回首站立状,头上高冠,两翼上卷,尾部为一鼻向内卷的象首;背上有盖,盖上一鸟形纽,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乍向太室宝尊彝”。“晋侯”是燮父的自称,“向”有朝北、在北的意思,“大室”即太室,是太庙的主要建筑。燮父是西周唐国的第二代继承人,在他统治期间,将国号“唐”改为“晋”,这在晋国历史上是一件大事,需要告祭先人,祈求祖宗的庇佑。即可以推断出,晋侯鸟尊实际是“六彝”中“鸟彝”的一种,是置于大室的用于祭祀的祼器。
侯鸟尊出土时因其出土位置接近盗洞,鸟尾部和尖喙残损,一说经由北京大学的文物修复专家修复才得以重现本来面目。笔者认为,鸟尊尾部象首处修复不妥,不应为象鼻内卷,应该为象鼻外卷呈“S”形。以下从同类鸟形立体青铜器与同时期象形纹饰比较两个方面阐述原因。
1 同类鸟形立体青铜器比较
鸟形立体青铜器在我国出土总数不多,学术界也往往把鸭形、雁形归为鸟形中,本文主要探讨具体表现形象为鸟形的立体青铜器,不包括其他鸟类的青铜器。
与晋侯鸟尊器型最为相似的是山西翼城县大河口墓地M2002出土的铜鸟形盉。这件鸟盉翘首,扁平尾,背有盖,以连接于背后近尾处,腹前翘起一平口流,后腹下接外卷象鼻足。这件鸟盉后腹下接的象鼻足,与晋侯鸟尊的象鼻尾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因器型不同,所以不是作为鸟形青铜器的尾部。但是两件器物的象鼻的功能基本都是为了使器物保持平衡,起支撑作用。
“霸”国不见于传世文献记载,已知材料表明“霸”与燕、晋、倗等国和周王朝曾有往来关系。墓葬时代横贯西周,晚期进入春秋初年。由此可见,霸国墓地M2002和晋侯墓地M114的时间年代类似,作为同时期的动物造型青铜立体型器,两者的纹饰和习惯也可能类似并存在影響关系。所以,霸国鸟形盉的象鼻足外卷,晋侯鸟尊的象鼻尾部也应该是外卷,而不是现在修复的向内卷的造型。
与晋侯鸟尊时间相当的鸟形立体青铜器还有两个典型代表。一是现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的西周倗季凤鸟尊。倗季鸟尊背部有一圆拱形器盖,盖上亦挺立一只小型凤鸟,大小凤鸟相呼应;盖内侧有铭文:“倗季乍祖考宝尊彝”。联系山西绛县横水发现的西周倗国国君及其夫人毕姬的墓葬,其中很多随葬器物都带有“倗”字铭文,由此可以猜测倗季鸟尊的出处。倗季鸟尊的尾部、后腹部虽没有向晋侯鸟尊和霸国鸟形盉的象鼻纹饰构件,但其尾部下垂,总体趋势是朝外,与头的朝向呈相反方向。
另一件器物是出土于太原金胜村赵卿墓的鸟尊。赵卿鸟尊是具有实用性的盛酒器,在鸟尊的后下部有一只很小的虎形支脚,虎口朝向与头部相反,以前爪撑地,后足向上支撑鸟尊后部的重量,即使注满酒液放置,鸟尊也不会倾倒。赵卿鸟尊虽然时代与晋侯鸟尊相差较远,但其所属地区相同,两者之间传承的文化也属同宗;虎形支脚也是虎口朝外,尾部也自然舒展,都与鸟的头部呈相反方向。
综上所述,与同类鸟形立体青铜器相比较,其尾部都是的整体趋势朝向都与头部相反,呈上翘趋势。所以可以大胆推测,晋侯鸟尊的尾部也应朝向与头部相反方向,即象鼻朝外上翘。
2 同时期立体象形纹饰比较
象纹装饰青铜器在西周早期迎来了发展高峰。出土的象纹青铜器具有数量多、分布地域广泛,器类丰富的特点,这个阶段象纹铜器所装饰纹饰除象纹外,还装饰云纹、雷纹等其他纹饰。
象鼻鸟尊的来源可能是源于古人对鸟和象的崇拜。以晋侯鸟尊为例,从整个造型上看,主要造型是凤鸟形,象形巧妙地依附于鸟形之中。象体积大但性情温顺,它是吉祥的象征,只有人君自养有节时,灵象才会出现。古史传说中认为大象有知恩必抱的品德,和人一样有羞耻之心,常被称为兽中之德者。
梁彦民先生在《商人服象与商周青铜器中的象装饰》一文中把青铜器中的象形纹饰分为了三类:一是象尊,即器物本身为象形;二是象纹青铜器,指以“象”的形象为装饰母题;三是类似象鼻鸟尊类型的器物,以象的身体的某一部分(象鼻)为装饰题材的青铜器。
晋侯鸟尊的象形尾就属于第三类——“以象鼻为装饰题材的青铜器”。但是因晋侯鸟尊制作极其精良,巧夺天工,像晋侯鸟尊这样直接以象鼻作为器物尾部的器物较少,主要以其他三种类型出现:第一种多以象鼻作为器物的足,如卷鼻象足方鼎;第二种为象鼻状的簋的耳部或垂珥,或者壶的双耳是上扬的象鼻,如倗生簋、太子伯壶;第三种是器物腹部两侧伸出“S”型的象鼻作为装饰,如盠方彝、伯饮壶。
从图四可以看出,上述三类以象鼻为装饰题材的青铜器,象鼻的卷曲都向外,呈“S”形,并未见象鼻朝内卷曲的情况。因此,晋侯鸟尊尾部的象头造型,也因是象鼻卷曲朝外的造型。
当时文物修复专家为什么将晋侯鸟尊修复成象鼻内卷的造型,可能是受现代象鼻形象的定式思维,并且可能那时没有出土足够的资料支撑其更好晚上晋侯鸟尊的形象。并且晋侯鸟尊盖上部的小鸟的后腹部延伸出的尾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朝内卷曲的立体纹饰,文物修复专家可能认为其是与鸟尊主体相对应的象鼻;但结合小鸟前腹部向后卷曲的立体纹饰,笔者认为这一对纹饰可能组合成了窃取纹,而非向内卷曲的象鼻缩小版。尾部的另一部分向外延伸的纹饰才是小鸟的真正尾部,与鸟尊主体大鸟形象的尾部象鼻朝外并不冲突。
参考文献
[1]马强. 商周象纹青铜器初探[J]. 中原文物,2010,(5): 57-65.
[2]梁彦民. 商人服象与商周青铜器中的象装饰[J]. 文博,2001,(4): 57-68.
[3]杨敏. 浅析西周宗庙礼器之鸟尊[J]. 史海钩沉, 2007, (4): 12-30.
[4]赵凡奇. 凤鸣晋地——山西博物院鸟尊鉴赏[J]. 山西档案, 2012, (04): 17-19.
[5]康艳. 山西商周青铜器鸟装饰研究[D]. 太原: 山西大学, 2010.
[6]商彤流, 孙庆伟, 李夏廷, 马教河. 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六次发掘[J]. 文物, 2001, (08): 4-55
[7]赵凡奇. 凤鸣晋地——山西博物院鸟尊鉴赏[J]. 山西档案, 2012, (04): 17-19.
[8]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河口墓地联合考古队. 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J]. 考古,2011,(7): 9-18
作者简介
樵馨蕊(1994—),女,山西省太原市人,南京师范大学,职务:学生,研究方向:文物与博物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