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举并措”有效缓解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

2015-08-28朱香巧

卷宗 2015年8期

朱香巧

摘 要:我县企业用工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那么缓解这种矛盾,开拓更为广阔的就业渠道势在必行。

关键词:企业用工;缓解结构性矛盾

东海县是闻名的“水晶之都”和农业大县,全县行政区域面积2040.9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总人口115万人,其中95万农业人口中有农村劳动力48万人,约占全县劳动力的91%。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6万余人,异地输出23万余人;城乡从事水晶相关行业就业20多万人,灵活就业3万余人,高效农业达3326户,创业带动就业30余万人,总体就业形势平稳。但我县企业用工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那么缓解这种矛盾,开拓更为广阔的就业渠道势在必行。

1 我县企业用工的基本情况

县内企业用工需求显著增加。全县3408个用工企业中,2000万以上规模企业有316家,主要集中在非金属矿物制品、纺织服装、鞋帽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城镇从业人员总数达11.4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3.4万人。根据调查统计:节后企业职工返岗率为96.3%。去年,到县人力资源市场办理招聘登记手续的单位有152家,用工需求量达1.02万人。其中女性职工需求0.71万人,男性职工需求0.31万人;从行业需求看,服装和电子制造业用工需求量较大,分别达到0.45万人和0.21万人;从职业技能水平看,高技能人才需求0.12万人,普工需求0.9万人,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呈逐年递增态势。另外,随着近两年我县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批发零售、宾馆餐饮等服务行业的需工量也增幅明显。

2 存在问题

1、劳动力素质与企业需求错位。随着我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城镇失业职工和农村转移的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相对偏低,这部分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越来越窄,转移就业难度也越来越大。

2、供需矛盾比较复杂。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用工需求不断扩大,且受到苏南发达地区企业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高工资的影响,劳动者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企业内员工流动性普遍加大,造成许多企业长期招工、且长期招不满。

3、性别需求矛盾显著。我县用工量比较大的企业集中在服装、电子等行业,对女工需求量比较大,但是我县劳动力供给比例中男性占60%以上,性别结构性矛盾突出。

4、工资保障机制不健全。从企业工资待遇的调整看,与日益增长的物价水平不成比例。另外,少数企业没有行之有效的工资发放制度,存在随意拖欠或者变相克扣工资现象。

5、企业对职工缺乏人文关怀。大多数规模以下企业存在对员工心理健康关注不够、对员工职业规划不够、缺乏对员工的信任。个别企业还要求加班,且不按规定发放加班工资;不按规定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等现象的出现,不同程度地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3 多举并错,缓解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

(一)政府部门方面:

1、搭建供需平台。通过摸底调查,及早准确掌握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调查统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信息,倾力搭建就业平台,促进劳务供需对接。依托县、乡、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陆续组织举办各类专场招聘活动,以解决用工信息不及时、不对称问题。

2、进行用工监测。县就业管理部门专门建立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就业登记和失业预警制度,提高了公共就业服务针对性。完善企业用工双方供求信息对接平台,依托网络、媒体、农民工聚集地及重点企业及时发布供求信息。在我县14家重点企业及部分劳务中介机构设立了劳动用工流动定点监测站点。

3、强化培训,推进就业工程。围绕“技能就业工程”,加强对县内多家重点缺工企業的调研,确立更富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培训预案,引导社会各办学机构针对性开展各类培训,现全县已有42家培训机构,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定向输出培训、实用技能培训等不同培训。同时,我县建立培训监督与考核制度,对定点培训机构实行优胜劣汰制,与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紧密结合,严格规范培训行为,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就业一人、培训一人”、“培训一人、提高一人”的目标,促进转移输出工作数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4、“三线齐输”,确保企业用工得到及时补充。一是发挥县人力资源市场龙头带动作用,陆续开展“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系列招工招聘活动,通过建立市场“常态招聘”+“专场招聘”模式,搭建有效的就业信息平台;二是用好全县21个乡镇人力资源服务中心、15个社区劳动保障事务站及346个行政村的公共人力资源保障平台,将本地企业招工(聘)信息、技能培训信息,通过网络信息和村“就业喇叭”及时对外发布,实现招聘信息全县互通共享;三是建立“就业E图”平台,组建“东海就业超级QQ群”,将全县用工企业招聘信息上网发布,分别设立招工招聘、求职咨询、就业培训、跟踪服务四大窗口,应聘者可直接进入QQ群,与用工企业通过视频、语言等交流。

5、“空岗补缺”,减少阶段性用工造成的人员流失。加强用工需求调查、监测,建立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动态跟踪机制,根据全县季节性和订单性企业用工示线图,分析该类企业空档规律,及时对职工进行双向培训,并有效的调配和整合,使空档期的企业职工迅速转移岗位,实现企业和职工效益化最大化,解决就业结构性和隐性矛盾。

6、注重宣传,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一是以宣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为契机,引导县内企业逐步提升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借以提高我县整体的薪资水平,增强对外来人员的吸引力;二是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基础条件、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改善职工劳动环境,形成“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用工氛围;三是引导企业完善职工培训机制,重视员工技能的提升,加大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充分挖掘员工潜力,提高劳动效率。

企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善:

1、合理利用企业激励机制,降低人员流失率。企业根据不同员工 的具体需求,对其实施不同的激励手段和方法,使各项激励措施合理 搭配。有效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使得员工有良好的工作热情和积极 性,控制企业人员的流失率,使其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2、建立人力资源长期规划。人力资源规划要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为导向,充分考虑企业目前的现状及将来的发展需要。如:企业的经 营战略、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人工成本、企业的用人风格、企业 所处的外部环境等。

3、加强人性化管理。管理者要认真听取员工的建议,全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使员工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企业中受到了重视,这样才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真正与企业荣辱与共。

4、注重企业文化的培养。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形象和理念的平台,往往在激励员工成长过程中起到巨大的基础性作用。因此,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营造出一种环境,使每一位员工能发挥其才干。以创 新的企业精神激励员工,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引导下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目标追求,使企业产生一种特殊的凝聚力与和睦感,从而增强员工的精神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