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课堂之怪现状
2015-08-28刘爽
【摘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承前启后、一脉相承的。教育改革必须在既有的教育基础上逐步进行改造,并且是或快或慢的长期过程。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而科学实用的教学方式仍旧是应该沿用的。搞创新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切忌“伪创新”。
【关键词】语文课堂;“怪”;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从课程层面着手,以其崭新的教育理念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思考。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和自觉行动,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然而,用心观察便能发现,热闹的场景中出现了一些偏激、绝对、伪创新的观点和做法。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通过冷静的思考、研究加以解决,以保证创新教育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一、变“满堂灌”为“满堂问”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采取“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地位完全被剥夺,而主体的失落,最终导致的是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消失。可以说,“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致命杀手。为了追求反传统,不少进行新课改的教师把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全盘封杀,重起炉灶,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
现实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堂课四十分钟,教师不管提问本身有无必要,一律以问代讲,对学生实施问题轰炸。一个问题刚刚提出,学生还没有思考清楚,教师就急不可耐地把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思考成了一种过程中的形式而已。表面上看热热闹闹的课堂,实际上因问题太多、太杂,使学生疲于应付,丧失了思维深度,很难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到见解。
面对现状我不禁质疑,热闹的课就一定是好课吗?事实上,语文课堂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热热闹闹而是一份宁静,让学生静心去感悟作品的形象、意境,思考文句的意蕴,作品的思想……显然,“满堂灌”无益于学生问题意识的萌芽,“满堂问”也不利于问题意识的滋长。
二、变“唯书、唯师”为“轻书、轻师”
在应试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视课本、教参为金科玉律;而学生视教师的话为金玉良言,唯师命是从。“唯书”、“唯师”导致的是课堂教学的程式化,学生思维的定式化、僵硬化,阻碍了创新教育的推进。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有的教师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变“唯书、唯师”为“轻书、轻师”。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轻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盲目省去必要的知识传授、点拨和纠偏,只一味鼓励学生“创新”。其结果是“创新”失去了坚实的知识作根基,“求异”也缺乏科学的理论作依据。我认为,这种“伪创新”的现象应引起广大语文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首先,在强调对教材的补充、延伸、拓宽、重组的同时,不应忽视教材本身。在新课程中,教材应成为学生与他人、生活、社会、自然等发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有些专家据此把教材比喻成教学的“引子”,这是对传统教材观的补充。超越教材的前提是基于人们对教材的科学理解和灵活把握;但是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对教材的阅读理解,过多地补充内容,进行所谓的延伸、拓展和整合。教材受到冷落,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失去认知的支撑,语文课变成了杂烩、拼盘课。
其次,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应轻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程标准》主张“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不少教师就在课堂教学中曲解了“自主学习”这一学习方式,以为学生要自主,教师就要自退,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削弱了教师的主导性。我们常看到,学生讨论热烈,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会出现“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情形。对于这“丰富多彩”的答案,教师常常说的是“你说的很正确”、“不错”、“非常有道理”、“这是你的发现”等等,而极少对学生的回答说“不”。对此我不禁困惑:尊重学生的体验没错,但学生的这种“体验”真的都是完全正确的吗?否定学生的答案是否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呢?
我认为,教师不是课堂上可有可无的配角,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不应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并不等于专业地位上的平等,一名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放弃了自己作为指导者的职责,只能导致课堂的失控和混乱。
三、强调能力培养,忽视知识积累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接受性学习,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学生进行机械的训练,这被认为是应该抛弃的。与此相对,有些教师就认为学生不必记忆,了解就行;不必多次训练,理解就成。于是,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一会儿“讨论”,一会儿“合作”,再接着“探究”,课堂成了走马灯似的变换教学方法的展堂。矫枉不能过正,这种一味强调能力的培养,忽视甚至放弃基本的知识积累的做法是极端错误的。殊不知能力哪里来?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作依托,能力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个人小学、中学时代是积累的最佳时期,适当的记忆背诵必不可少。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陶渊明说“读好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茅盾能将《红楼梦》背下来,仅此一项,大脑的储备就很惊人。历史上无数的例子证明背诵、记忆未尝不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大量的阅读,对语言现象必然产生诸多的感触,这些感触积存在你的大脑中,当你要理解或创造新的作品时,你自然就会与以前的感触产生相关的联想,从而促进你的感悟。也就是说,头脑里储备了丰富的词汇、精美的语句、优秀的诗文,读和写的悟性必然会提高。比照时下我们的不少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错字连篇。因此,我们应该否定的是那些没有意义的死记硬背,而不是所有的记忆背诵。我们一方面要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语文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和重点,另一方面也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引导学生为能力的提高老老实实地积累基础知识。
总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承前启后、一脉相承的。教育改革必须在既有的教育基础上逐步进行改造,并且是或快或慢的长期过程。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而科学实用的教学方式仍旧是应该沿用的。搞创新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切忌“伪创新”。
作者简介:刘爽,女,汉族,山东潍坊市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