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2015-08-28余菊仙
余菊仙
当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最核心也最热门的一个词便是“探究”。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听到的现实仍旧是“告诉”——实验提示面面俱到,实验步骤井井有条,实验现象显而易见,实验结论胸有成竹。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演绎着教师的教学设计,不知“探究”体现在何处?!学生探究之激情在教师的“絮絮叨叨”中消耗殆尽;探究的动力未开启却已停歇。教师不是在主导课堂,而是在主宰课堂!场面的热热闹闹也掩不住思维参与的零零落落;语言的抑扬顿挫也激不起情感涟漪的起起伏伏。问题的症结就是教学设计不是自主性、开放性的“探究式”!
那么,应如何设计“探究式”的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的“启”与“发”。《论语·述而》有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笔者认为古圣贤之师的教学思想实在精辟,道出了教学艺术最高的境界: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笔者拜读了三例经典的“探究式”课堂教学实录之后,这种体会尤为深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名师、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感受“启”“发”的魅力。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
“惊奇是科学发现的种子!”一个令人惊奇的科学现象足以引起学生无限的探究欲望,很多优秀的教师常常用此法引入教学,但用得最深刻并贯穿整堂课的便是特级教师章鼎儿的《米饭和碘酒的变化》一课。
章老师先让学生自己围绕“一瓶液体”提出问题,以了解碘酒的特点、作用;再顺势让学生在手指上涂上碘酒来数饭粒,“米饭变脏了!”现象惊奇呈现;接着学生自然好奇为什么会这样,从而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源,在分析中探寻解决办法,在实验中求证,一步步精彩迭出。然后,发散思维:别的物质遇碘酒会变色吗?梳理出遇碘酒会变色的食物,提出新的挑战:为什么它们会变色?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食物的相同点。最后出示这种神秘的物质,即“淀粉”;再次体验淀粉与碘酒的神奇相遇——玩“变黑墨水”的小魔术。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亦如此!章老师的课从“米饭变脏了”这一惊奇开始,可以说是高潮不断、引人入胜、环环相扣,学生一直在愉快而积极地发现着,思考着,探索着,成就着。就单纯看着章老师的文字实录,也是一种享受!
反观我们的课堂,很多时候“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小组实验”“交流汇报”……一个个环节像贴标签似的,“探究”这个词频频出现,但是学生的兴趣未必有那么高涨,思维未必有那么积极,科学素养的培养未必有那么高效。章老师的课堂上没有出现一次“探究”这样的字眼,但却时时处处体现着探究:学生在观察中自己提出问题,在问题中寻找思路,在猜想中尝试验证,在验证中做出解释……高手出招,无招胜有招吧。
二、一登一涉再回顾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教师把材料事先发放到桌上时,学生总是想先“一玩为快”。特级教师曾宝俊在执教《简单电路》一课时,就顺势满足了学生的这一强烈欲望。
曾老师先让学生自主尝试接亮小灯泡,一时间学生个个铆足了劲,接亮的兴奋不已,没接亮的小脸涨红;于是小组间你来我往,相互交流请教,不用教师教,不多时,灯泡几乎都亮了。“可是为什么这样接就会亮,那样接不会亮?”问题自然萦绕在学生的脑海中。求助的眼神纷纷投向教师——
于是曾老师请每个小组把能亮的接法和不能亮的接法都摆出示意图,展示在黑板上,总结所有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接法有什么相同点。从而使学生发现“电流形成回路才能通电”。再找出不会亮的原因——没有形成回路,即“断路”;或者没有通过灯泡,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了,这是“短路”。然后请学生自己来修正。最后提出新的问题——电流在小灯泡里怎么流的?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的结构,从而又发现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连接方法。
每一个问题的产生都是来源于学生的真实想法,课堂生成;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是学生自己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指令。因为只有在学生自己经历了之后,遇到困难了,才需要教师的帮助。所以教师的介入时机相当重要: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苦口婆心地让他们规避弯路,他们并不一定会“领情”。
三、一镜千窥始心安
无独有偶,尹伟老师把《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一课真是演绎得深入人心。像这样规范使用仪器的课,许多教师都不敢把它搬上公开课,尤其是显微镜的使用,太难了。笔者曾经听过一位优秀的教师上过这样的课,当时也是佩服极了:教师的演示操作很到位,动作要领讲解很清晰,实验步骤用关键字概括出来,一目了然。一点小小的遗憾就是很多学生还是不熟练甚至难以找到细胞,不过听课教师们都觉得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显微镜的使用不是一堂课就能到位的。但是看了尹老师的课后,这样的想法被完全“颠覆”了。
尹伟老师就像学生的大朋友。想看细胞吗?看吧。可是怎么看得到啊:有的只看见一个亮亮的圈;有的甚至一片黑乎乎;有的若有若无,若隐若现;最有意思的是有的竟然看的是自己的眼睫毛!哈哈,问题多多!都动手过了,观察过了,这下该心安了。好吧,是时候让教师来“扶”大家一把——提供给学生“五个视频”,其实就是关于显微镜如何使用的五个步骤。请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自学相应的视频,根据视频指导,重新尝试观察。
之后,学生陆续找到了细胞!尹老师让大家把观察到的细胞画下来,用此来交换新的切片。在大家都观察了多种细胞之后,尹老师再组织学生来交流刚才在使用显微镜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克服的,旨在让大家回顾并总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注意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的关键步骤,以及重大的意外发现:标本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的方向是相反的!并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帮助他们用专业的术语来概括说明,比如“对光”等,让学生的表达更加简洁顺畅。
然后一起来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细胞都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此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差异,推断不同细胞的不同功能。最后意味深长地总结——给大家欣赏“每个人最初都来自这样一个细胞……”
综观以上三位教师的“探究式”经典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很自然地把“老师要我学”变成了“老师,我要学!”,成功地调动起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探究成了学生内心强烈的渴望。同时,充分地展现了“学为中心”的课堂风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华丽转身。精彩的教学就缘于他们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把握住了教师介入的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西门小学 3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