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与乡,人或生

2015-08-28齐心怡

课外语文·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结局选择人生

齐心怡

【摘要】一曲信天游,在尘土飞扬中响彻天际。城市与乡村,繁华与安然,喜与悲,苦与乐。《人生》的故事,令人痛惜、感慨,故事的主人公高加林,为了走出农村不惜背弃善良淳朴的爱人,最后却一无所有地回归故乡,哭泣着亲吻生养他的黄土——这似乎是故事的结局,却令人浮想不已。这是一段人生的缩影、一个人群的缩影,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作者奋力呐喊想要唤醒的东西,在数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拥有了吗?

【关键词】人生;选择;结局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实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你到大门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送你走;有几句知心话,哥哥你记心头:走路你走大路,万不要走小路;大路上人马稠……”

信天游的声浪,踏着黄土的热气,拐过峻岭高坡,散作漫天黄沙,那曲调声声入耳,响彻天际,来往经行的人们纷纷住脚,驻足倾听,为这歌里的故事动容、惆怅,感时伤怀,在尘土飞扬中品味着曲终人散的结局。

城市与农村,繁华与安然,总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一旦人生被卷入到这样的故事当中,悲喜苦乐便不由自主地交错撕扯在一起,不由你去置身或抽离。这许多故事中,城乡二元制背景一直是造成一切悲欢离合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因素,高加林的故事也是如此。

高加林,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一个身在农村却渴望更广阔天地的年轻人,他身上有着当时的“现代青年”所具有的自信坚毅与辛勤朴实;他热爱生活,心性高远,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对前途的憧憬。他不愿意像他的父亲那样安守本分地活着,他关心国际问题,爱好打篮球,努力想要融入时代的潮流中——这样一个人,又怎么会甘愿一辈子留在家乡的方寸土地上呢!可是人的理想再伟大,终究也无法跨越现实的桎梏。高加林的内心深处,由衷地渴望着摆脱这注定的一辈子农民身份,渴望着成为城市里的一员,但是,当理想、现实和爱情掺杂在一起,一切都变得无法单纯。

刘巧珍和黄亚萍,并不单单是两个女人,她们的背后分别是广袤的农田土地和高耸的高楼林立。在高加林失去乡村教师资格的时候,巧珍给了他温柔的呵护;当高加林要走向城市的时候,她支持他走向更光明的未来;而当高加林想要割断和她的关系,走向城市妇女黄亚萍时,巧珍又一次选择支持他心爱的人,自己默默地离开;最后高加林重新从城市落魄地回到了农村,巧珍虽然已为人妇,仍然尽力地帮助他,让他在农村得以生活下去。德顺爷说的对,高加林丢了一块金子。文化水平的鸿沟横亘在他们两人之间,巧珍不可能说出有多少种新兴能源,不可能跟高加林讨论国际大事,她只懂说母猪下了崽之类的生活琐事;但亚萍可以,城市出身的她有着别样的气质和浪漫,最重要的——她有城市户口,这意味着高加林可能有机会离开他祖辈一直生活的落后愚昧的农村,走向更广阔的城市。亚萍也是深爱他的,为了高加林,她毅然舍弃了爱她的张克南。她比巧珍有文化,懂得浪漫,他们可以在同样的思想高度上沟通交流,可以畅谈科学、诗歌和理想,但她却也没有巧珍那样的纯真可爱。然而最终,他们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

有人说高加林是背信弃义的,黄亚萍是没有同情心的。我觉得执此论者徒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向下俯瞰一切,忽略了人性本来面目。自孟子荀子关于人性本源的争执开始,已逾千载,然而千载之下,人性愈发变得捉摸不透。善恶均不足以把人性概括全面,也显得愈发苍白无力。就加林来说,他想的只是摆脱自身的局限,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当爱情燃起与之冲突的时候,他不能够改变当初的愿想而屈从于温暖的怀抱,他当然想要两全其美的结局,如此一来,这指向的不就是亚萍吗?尽管最后加林输掉了一切,甚至似乎输掉了梦想,可是这个故事中黄土是无言的,它始终注视这一切,注视着加林走走停停,往往复复,像巧珍那样,永远对他敞开怀抱,不言一语。这不是一片普通的黄土地,而是铺满黄金的烂漫故园哪。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年轻人年轻的时候。”其实人生中会遇到无数个岔道口,可是你能说哪个是对哪个就是错吗?如果说死亡是这条路的尽头,那么无论我们走过什么样的路,做出过什么样的选择,统统殊途同归于一点,这又有什么可质疑的呢?选择踏踏实实努力工作是对的,想要做个背包客丈步天涯也是对的。高加林想要打破地域的束缚是对的,与巧珍相爱也是对的,转而靠近志趣相投的亚萍也是对的,可是,当他最后跪倒在德顺爷脚下,亲吻那片淳朴的黄土地、泪满衣衫的时候,又有谁能说这一切的一切就不是对的呢?

兜兜转转,最后回头。然而,浪子回头就是最后的归宿吗?路遥在结尾说的“并非结局”有很多种解释,而在我看来,人生本身就是波折跌宕的,高加林难道就不会再次奔向魂牵梦萦的城市?尔后又一次被大浪掀翻梦回故土?这都并非是最终的结局。人生有起点,却谈不上有什么结局。

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必然贯彻着作者的思想,路遥先生作出《人生》并不是要描绘一个离乡的农村青年的灿烂人生。无论是铺满鲜花的坦途或是荆棘丛生的坎坷都只是一个选择,作者刻画出的“高加林悲剧”,令人痛惜、感慨、反思,是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时发自心底的呼唤与期盼——这样的悲剧随时都在上演,在文明与愚昧的冲突中,整个社会、整个民族乃至整个国家的内在质变是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抛却其他复杂的东西,我更希望时间停滞在加林和巧珍见面的时候。大马河的河水无声的流淌,县城大桥上,那曾经初次相逢的黄昏啊,温婉而绵长;月光下的农田,散发着生命的气息,一对年轻人,推着自行车,缓缓地走着,谁也不说话,只这样默默走着……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结局选择人生
人生中的某一天
论《水浒传》中时迁的人物形象
第二产程中持续胎心监护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