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三育人”内涵探微

2015-08-28陈明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8期
关键词:内涵大学

【摘要】大学“三育人”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其丰富内涵的全面、准确把握,是有效开展这一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开展“三育人”工作,首先要依据教育规律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其内涵,才能创新育人理念,更新育人方式,辩证分析和处理育人的各种关系和矛盾,从而取得育人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大学 三育人 内涵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项目批准号:GD13XJY04)系列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陈明。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2013JK163)系列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陈明。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55-02

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工作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其丰富内涵的全面、准确把握,是有效开展这一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开展“三育人”工作,首先要依据教育规律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其内涵,才能创新育人理念,更新育人方式,辩证分析和处理育人的各种关系和矛盾,从而取得育人工作的实效。

一、“教书育人”的内涵

(一)“育人”最主要途径是“教书”

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相当程度上也要依靠教师来调动。我国古代教育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所说的“道”和“业”虽然有他那个时代他所代表的阶级的含义,但还是从几个主要方面说明了教师的作用和他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特殊地位。因此,教师不仅是高等学校的主体,而且是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一支最广泛、最直接的力量。

教书育人的途径丰富多样,但教学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因此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主渠道。从这一观点出发,笔者认为,要切实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课堂教学的阵地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即把课堂教学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明确教师是课堂教学教书育人的责任主体,认识到课堂教学质量与教书育人质量的直接正相关性质,从而注重课堂教学,把握好这一教书育人的主场地、主渠道和主要环节,着力提高教书育人质量和成效。[1]

(二) “育人”过程与“教书”过程相统一

大学教师肩负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责任。教书之所以成为育人最基本最根本的途径,是因为教学过程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要在这一过程中培植学生的思想观念、品德情操,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做事。这是教学活动两个相辅相成的功能。如果只重视其中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实际上就导致教学的功能弱化和退化。所以,教学任务本身就包含着育人目标,没有达到育人目标的教学活动就不是高质量的教学甚至是没有完成其任务。也有人认为,教师只要把书教好,自然就能达到育人的目的,这种看法也是盲目和错误的。教书过程中育人功能的实现,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也就是是一个自觉的过程,而绝非一个自发的过程。教师在研究教学内容时,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思考挖掘本学科教材中所体现的思想教育内容,并善于将它渗透到教学之中。同时,还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情感、意志等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尚,使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有所提高,而且在思想上、行动上有所改进。教书育人必须贯穿于教师的全部教育过程中,做到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任务与培养目标的高度统一。[2]

(三)“教书”之外仍需“育人”

教书是大学“育人”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径,但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只依靠教学这一途径显然是不够的。在教学之外,还有多种不可或缺的、有效的育人途径,如心理疏导,校园文体活动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党团组织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班集体活动,以及弱势学生的帮扶等。高校在重视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必须重视这些途径和形式的教育工作。大学的专职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是承担这些任务的骨干力量,但真正做好学生的全面教育工作,只靠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是远远不够的。“教书”固然是大学教师的天职,但通过其他途径对学生实施教育也应当是高校教师的职责。[3] 由于教师在专业知识领域具有权威性,由于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交往的机会多,学生信服教师,教师了解学生,这就为教师开展思想教育、组织多种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专业教师做学生工作在许多情况下往往能收到更良好的效果。

二、“管理育人”的内涵

(一)管理育人过程具有延时性和弥散性

所谓管理育人,是指“管理者在执行规章制度,开展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们良好的思想作风和道德行为的方法。管理育人就是把管理同教育结合起来,在教育中有管理,在管理中有教育”。[4]事实上,管理育人工作和活动经常会“溢出”和“弥散”到管理过程之外,并不总是与管理过程完全一致。一方面,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管理理念、制度程序、行为方式等都可能对管理对象施加诸多作用和影响,这种影响和作用无处不在,并不局限于管理活动的过程之中。即使管理者在“八小时之外”,其社会角色、影响和作用同样存在。另一方面,管理育人工作中的管理者并不一定与被管理者直接的思想交锋和接触,而主要是通过一些具体的管理工作来实现的,比如通过行政管理活动、教学管理活动以及后勤管理活动等方面来体现,并通过一定的中介手段,如。环境设施、制度规范以及人物榜样作用等形式来实施加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管理育人的客体具有中介性和交互性

由于管理育人工作中的管理者并不一定要面对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是通过一定的中介方式来进行,所以,其管理工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诸多进入学校场域中的对象,如来访人员、教师职工家属、以及进入大学校园的社会人员,也会感受到大学校园物质和非物质生态环境的感染和熏陶。因此,他们既具有被影响的客体性、又具相互影响的交互性,这种交互性使管理主体、管理媒介、管理客体均具有中介性,这种中介性也就導致了一定意义上的主体客体性和客体主体性。比如,我们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管理过程中,学生既是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对象,同时,又是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主体和承担者。在一定程度上,“三自”管理模式不只是适用于学生的教育管理,也适合对教职员工的自我教育和管理。由此可见,在管理育人工作中,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均互为主客体,使得管理育人活动具有中介性和交互性。

三、“服务育人”的内涵

(一)以生为本

“以人为本”的服务内涵,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提供精细服务、真情服务、特色服务。根据现阶段大学服务育人的特点,服务育人 “以人为本”内涵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管理性服务。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依照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实施民主、严格和有序管理。其次是保护性服务。作为教育消费主体的大学生具有自身的权益,包括环境资源的使用权、学习权、知情权和申诉权等。要依法治校,重视维护学生权益,并把它作为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充分尊重学生,广开言路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各种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从而增强教育工作者的感召力、凝聚力、亲和力,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再次是发展性服务。寓教育、引导于服务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发展自己,并结合学生实际,与学生共同设计未来职业生涯之路。[5]

(二)五全服務

即全心服务、全员服务、全面服务、全程服务、全方位服务。全心服务:服务育人主体把服务对象——全校师生当作是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服务主体的“用心”程度将影响服务对象的“向心”程度。现实已经证明,甚至一个宿舍看护阿姨的眼神和微笑就可以决定今后“校友”对母校的记忆和回报。要警醒和反思的是,今天忽悠和敷衍学生的学校,明天凭什么指责“校友”对母校缺乏认同、感恩和拥戴?全员服务:现今,学生除了有个性上的差异外,还存在家庭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极大差异,另外单亲家庭和独生子女的增多,更增加了针对性服务的复杂程度。但我们的服务宗旨要坚持“一个也不能少”,在服务上既要有全体共同的要求,又要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细致入微的贴心服务,让进入到学校的所有学生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让校园的每一滴露珠都映现和反射太阳的光辉。全面服务: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不光是服务于学生的“成才”,更要服务于其“成人”,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教养、人格和境界。全程服务:就是要求服务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起,一直到学生毕业走出校门,还包括学生毕业走出校门后,学校都应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关注学生的不断成长和提升。尤其是不能忽视毕业生的“售后服务”,不能人走茶凉,而应将母校打造成全体校友永恒归宿和“心灵家园”。全方位服务:就是服务育人工作应涵盖入学、学习、生活、思想、心理、实习、毕业、就业等方面,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乃至国内国外,不留服务盲区和死角,达至服务的地毯式全方位覆盖。

参考文献:

[1]邱国锋.论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的主阵地和责任主体[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5):72.

[2]张久辉.对高校“三育人”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2):108.

[3]王旭东.简论教书育人[J].北京教育·高教,2007(2):24.

[4]戴锐.“管理育人”的内涵辩证与路径探寻[J].当代教育论坛,2003(5):20.

[5]江洪明.构建高校服务育人新体系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207.

作者简介:

陈明(1965-),男,湖北大冶人,嘉应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讲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原理及院校研究。

猜你喜欢

内涵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征稿简则
《大学》
活出精致内涵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大学求学的遗憾
略述《岁月生香》的壶中内涵
午睡里也有大学问
内涵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