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与学的思考
2015-08-28欧阳斌
【摘要】财务会计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进行该门课程的教与学?是任课教师应思索的问题,本文对目前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以期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务会计课程 教与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50-02
《财务会计》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按计划实现。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许多任课教师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思路不清晰
传统的教学思路强调理论教学而将实践教学形式化,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学生在掌握会计基本原理和会计核算流程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然后再结合企业的经济业务案例,实施实践教学,以此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感性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在课程教学中,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与领悟,按教材的内容教学,知识点多而繁琐,学生不易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2.教学内容多且分散,理实教学不平衡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内容按会计各核算岗位具体业务分项目讲授,从教学形式上看,课程内容比较完整、系统,实现了项目化的教学方式;但从教学实质看,各岗位核算内容的单独讲解会造成知识点断接,让学生在学习时认为各岗位的内容是分开的,不能很好地对各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地理解,容易使学生感觉所学知识零乱又不好理解。而且,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相对而言较少,没有完全发挥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
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1.厘顺教学思路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更是如此。为顺应这一要求,《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前提,遵循“一个目标,二个维度,三个结合”的教学思路。即:根据企业会计岗位的需求,以提升学生岗位技能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顶岗实践相结合、学习考核与职业证书相结合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实践操作性知识的指导,定位于为企业培养能直接上岗操作的初级会计人员。
2.融会贯通《财务会计》教材内容
目前,高职《财务会计》教材的大多是按岗位设置知识点,让学生在教学中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工作流程与相应的经济业务处理。但这样的教材安排会让学生认为各会计核算岗位是单独存在的,容易造成知识点的断裂。因此,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以财务报表为主线,各会计核算岗位各司其职,分别对岗位范围内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最终都是为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数据。
3.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和模拟实训都是比较常规而有效的方法。但此外,还可以结合《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尝试用其他的教学法来丰富该门课程教学如角色扮演法、体验法等等。针对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进而更加主动地学习。
4.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
在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中大多是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步走,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是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人为地分割开来,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出现断层的现象,即在学理论时只能抽象思维,缺乏感性认知;而在实践教学中又无法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两者同步走,学校和企业密切配合,从岗位需求出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全面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邵瑞慶.会计教学法研究—课程·模式·理念[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2]代玺玲.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体制改革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上),2010(5)
[3]张妍.《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调研与思考[J]财会通讯,2012(11)
[4]胡云.对高职院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新思考[J].会计之友,2010(6)
[5]张昌生.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以“一个目标,三个结合”教学思路为例[J].会计之友,2011(9)
[6]付兵.《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项目教学思路设计[J].企业导报,2014(21)
作者简介:
欧阳斌(1975年—),湖南省新化人 ,副教授、会计师,中南大学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会计学与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