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说课
2015-08-28李冰
李冰
【摘要】说课是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共同提高教学技艺的教研形式。我院已多次开展课时说课、单元说课以及课程说课,并取得显著成效。笔者就《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的说课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达到与同仁共勉,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说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20-01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学院传统优势专业,学生就业率高,就业范围广,本专业是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能适应各级医疗机构影像技术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该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
一、课程性质和定位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由各门学科交叉而形成的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是探讨和研究使用医学影像设备对人体进行检查的一门技术,同时也是影像技术专业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学科,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生涯上的终身发展能力。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本学科教学大纲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x线摄影基本理论,认识常用x线检查设备基本结构,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操作规程及操作步骤。
(二)能力目标
根据患者病史资料合理选用影像检查技术,熟练操作影像检查设备为患者进行检查,运用所学知识对数字化图像进行正确处理,为诊断医师提供优质的影像。
(三)素质目标
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我们要努力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伤观念、具有团结协作能力和勇于奉献精神的影像技术人才。
二、课程设计
以高职影像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影像科技术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务的需要而设置,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临床影像技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和依据。按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采用工-学,院-校联动的深度递进式结构组合教学内容,并通过技能训练、案例分析、模拟实训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现实训要求与岗位技能一体化训练,从而培养学生适应临床影像技能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选取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教学用的充分结合围绕执业资格考试,合理精简教学内容,适当拓宽学生知识面,本教材共9章内容。按照片处理,摄影条件,摄影基本知识,普通x 线检查,数字x线检查,CT、MRI技术,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复杂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高职高专注重知识“必须、够用”。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以平片摄影及CT检查比例较高,因此在教学计划及课时分配上这两部分内容较大倾斜,结合校内实训和临床见习,重点强化这两部分内容,实现与就业岗位接轨,而暗室技术及造影检查部分由于数字化影像的快速发展,临床应用较少,简单讲解。
三、教学条件
(一)師资结构
一个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重要保障,本门课程师资现有专兼职教师7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助理讲师2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名,结构较为合理。本门课程教学团队也正在积极建设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并承担多项科研课题,希望在今后的建设中逐步完善。
(二)学情分析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我们面临的学生是什么情况呢?他们高起点,知识基础总体欠佳,且文理兼有,但学生求知欲强,喜欢动手操作,且空间想象能力好,对理论知识较易理解,加之课堂纪律好,积极性高,整体氛围好,因此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学生优势,因材施教,有效组织好课堂,激发学生潜力。
(三)教材选用及处理
按学院统一要求选用人卫社第3版高职教材,该教材内容繁杂,系统性不够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合理取舍,适当调整。
(四)实训条件
医院放射科为专业实训课提供了有力保障,CR、DR、CT、MRI等实训课均安排到我市两所三甲医院进行,同时也让学生认识临床较前沿的影像设备,同样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一)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章节,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选取项目教学法,病例分析教学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如在摄影理论部分中采取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普通摄影、CT检查技术及MRI检查技术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将临床操作视频引入课堂,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模拟医患关系,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角色扮演和心理体验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手段
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对静态知识进行动态加工,以图、文、声并茂的实体教学空间和视、听多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创造出更易接受的教学环境,采用一体化教室,使理论与实验教学一体化,教师与学生教学一体化,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采用案例教学,以案例引导教学,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有利于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
(三)课程考核
学期末进行考核,总分100分,其中平时成绩20分(包括小组合作评分,作业,单元检测成绩等);技能操作40分(包括基本操作,医患沟通,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等综合评分;期末成绩40分。
五、教学改革与创新
为满足高职影像专业就业需要,适应飞速发展的影像技术,拟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课程体系改革
我们正积极探索,重新设置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实施模块化教学,将影像专业涵盖的每一个岗位设计为一个总的模块,如x线平片检查与诊断技术,CT检查与诊断技术,MRI检查及诊断技术,整合多个学科,更具系统性和方向性,并将执业资格考试内容及国际国内影像新技术融入到课程领域中,充分利用院校合并优势,组织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自编教材及实训指导书。
(二)培养模式改革
继续深化和完善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合模式,在全面学习各类影像检查技术的基础上,设置CT专业方向、MRI专业方向、介入专业方向。以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实现以就业为方向的培养目标。
(三)课程考核改革
拟探索实施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大过程评价和能力考核的分值,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更加注重能力训练与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争春;施明选.论人体解剖学说课的核心要件[J].卫生职业教育,2006(2)
[2]蔡秀芳.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