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自我意识偏差的表现

2015-08-28李晓艳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8期
关键词:自卑过度偏差

李晓艳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90-01

中职生正处在青春期或青年初期,年龄多为15~19岁,这一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剧烈的变化。随着独立意识的增强,在社会交往中他们表现出急于摆脱成年人控制的取向。于是,在中职生的人生的“心理断乳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集中爆发。因此,中职生极易在自我意识方面出现偏差,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自我评价过高,过度接受自己

自我接受也称自我认可。自我接受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自己的能力和个性品质能做出客观评价,不会过多地贬低自己。自我接受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表现之一。

而过度的自我接受,则是过分的肯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个性品质方方面面都会有高度认可。有些中职生只能看到自己的优势,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过高评价自己,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过于自信,始终认为自己绝对正确,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瞧不起他人。这样的心理状态肯定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早晚会遇到挫折。而遇到挫折时,他们会以为是别人的错,自己仍然是正确的,埋怨同伴,归罪于同伴。他们认为,社会、学校的事,我都懂,父母活的不明白,不如我;我将来工作一定能成为……。这样的人往往眼高手低,得不到认可时又会产生怀才不遇的心理,感叹“伯乐难寻”,没有知音,这样的人很难适应社会生活。

二、对自己评价过低,自卑感严重

中职生在初中学习阶段是备受打压的一个群体。他们由于学习成绩差,被当成差生;他们由于个性鲜明,被认为不服从管理;他们由于行为习惯没有养成常规,经常受到老师训斥,语气中充满了不屑。老师向家长的告状又会招来一顿责骂,甚至拳脚暴力。这种状况持续的结果是老师家长对孩子不报希望,孩子自己也对自己产生了否定的消极心态。

到了中职阶段,无论是社会还是家长都没有对中职生保护和认可,普遍认为甚至强调上中职学校是无奈之举。与普通高中生相比,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中职生一旦产生自卑心理,会对自己各方面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对自己的人品产生怀疑,看不起自己,消极评价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家长放弃了、老师放弃了,于是自己也放弃了自己,产生破罐破摔、自暴自弃的心理。在遇到问题时,不愿意思考,不想尝试,很容易放弃,很轻易地认为“我不行”、“我不会”,并且觉得自己解决不了问题是理所当然的,这一点尤为可怕。

三、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

很多中职生说话不考虑对方是否能接受,做事不顾后果;不喜欢遵守秩序,随随便便;自控能力差,心里想的、嘴上说的和行为表现是两回事。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伴随着中职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越来越多地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开始关注自己,这一阶段容易出现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当过强的自尊心和自私自利结合起来的时候,就会表现为唯我独尊的心理。这时就会出现一切以我为中心,和我一致的就是同类,不一致的为异类,甚至打架斗殴让对方和自己保持一致。想事、做事以我为中心考慮,盛气凌人,不能从他人的角度,不能客观地评价人和事。这样导致生活中拈轻怕重,有困难让给他人,有错误推给他人,有好处要先自己得到,因此不能得到他人尊重。

四、自尊和自卑双重压力下的过度敏感

中职生正在走向成熟,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渴望得到社会的肯定,这种强烈的自尊心理使得他们会拼命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容许任何人冒犯自己,陌生人、父母、老师等等都不可以,为了表明这种立场,他们会暴怒、争吵、谩骂以及斗殴。

同时,中职生由于是中考失利的人群,入学成绩仅仅200分左右,被社会看不起,这就使他们内心深处隐藏着极度自卑的心理,怕被别人瞧不起,怕别人会背后议论自己,有意无意的注意别人,揣测别人。

这样,在自尊与自卑的双重压力下,一部分中职生往往会导致过度敏感。过敏就会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我们常说的神经质,表现就是爱哭、胆小、小心眼,有点小事放不不下等。他们会把自己包裹成一只只刺猬,谁靠近就扎刺谁,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尊严的不可侵犯。这种极度的自尊恰恰是极度自卑的另一种表现,开始敏感地揣测别人针对自己的心理,揣测别人瞧不起自己,揣测他人在挑衅自己,并用这种揣测指导自己的行动,这又导致了中职学校争执、暴力行为不断。

解决中职生自我意识偏差问题,仅仅靠父母、教师等外界原因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完善,使学生从内在改变自己,培养积极的自我观念,减轻自我内心的冲突和矛盾。

这就需要中职生正确认识自己,积极悦纳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不足,能成为全才的人几乎没有。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许多中职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来到职业学校就是一种失败,一辈子就这样了。中职教师要指导学生发掘自身优点,找到自身的优势智能,正确认识自己,全面了解自己,使自己的个性与职业相匹配,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塑造健康人格,从而战胜学习中的难题,走出生活中的困境,最终摆脱自我意识的偏差。

猜你喜欢

自卑过度偏差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关于均数与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