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教育场域中教师对学生的“新”评价

2015-08-28杜小丽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8期
关键词:评价教师学生

杜小丽

【摘要】在基础教育中,学生需要接受教师的鼓励性评价来获得学习的动力,从而取得更好的发展。本文首先对基础教育场域中的教师的学生评价观进行分析,然后对教师如何展开对学生的“新”评价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场域 教师 学生 “新”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85-02

教师应该积极的进行评价这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从而发挥出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而教师想要达成这一目的,首先就要在基础教育场域中建立正确的学生评价观,从而正确的认识学生和评价学生。

一、基础教育场域中的教师的学生评价观

(一)场域中不健康的学生评价观的形成

所谓的教育场域,其实就是教育中的复杂矛盾的多元位置间存在的多元关系网络,是有形和无形的整体集合与各种力量的不断重组。在基础教育场域中,基础教育的教育者、受教者和管理者是实体性质的教育要素。而这些要素虽然以互不相干的零散状态存在,却在彼此间的客观关系网络中得以互相确证。就目前来看,基础教育场域中的师生关系存在着话语权和空间权上的矛盾与冲突。一方面,在话语权的分配上,教师仅对“优秀”的学生分配以少量的话语权,从而体现自身的权力。另一方面,在师生关系严重恶化时,教师会选择到办公室与学生“交流”,从而在象征身份的空间中对学生进行压制[1]。

(二)正确的学生评价观

对于身心尚未得到完全发育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基础教育场域中的教师只有进行正确的学生评价观的树立,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并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具有完整的生命意義,也具有特殊的个体差异,同时也是发展中的人。所以,教师需要正确的认识学生,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个体差异[2]。

二、教师如何展开对学生的“新”评价

(一)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教师对学生展开评价时,需要遵循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方面,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依靠捕风捉影的依据,而是要有事实根据。另一方面,在进行某一学生的评价时,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要同过于家长和同学的沟通,从学生在家表现、在校表现进行学生的综合评价,而不能随意进行学生的评价。

(二)从发展眼光出发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从发展眼光展开对学生的评价。一方面,教师不能一成不变的看待学生,而是要客观的对学生在现阶段的表现展开评价,从而避免学生因一时的评价而受到一生的影响[3]。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变化,并对学生取得的进步作出及时的评价,从而使学生获得健康成长的动力,进而进行评价应有的作用的发挥。

(三)不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摆脱基础教育场域对自身的负面影响,不以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遵循着整体性原则对学生展开评价。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只看到学生在成绩上的不足,而是要发现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光点。而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得到尊重,也能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四)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对学生展开评价时,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展开有针对性的评价。一方面,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教师不能以统一标准进行学生的评价。在评价学生前,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人特点有所了解,并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展开评价。另一方面,教师要有目的的展开评价。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不仅要保证评价的正确性,也要使学生接受评价,从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抱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并持以诚恳的态度。

(五)善于采取激励学生的评价方式

在对学生展开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采取激励学生的评价方式。一方面,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努力的态度,对努力学习但仍没有取得效果的学生进行客观评价,从而使学生的信心得以增强。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出符合学生实际要求的评价,从而保证学生认可教师的这种激励性的评价,进而发挥这种评价方式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基础教育场域中,教师总会不自觉的采取教育手段来实现统治性的权利。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较为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学生评价观,从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负面的影响。所以,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应该建立健康的学生评价观,遵循着实事求是原则,并从发展的眼光出发的同时,不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娜仁高娃,柳海民.基础教育“学习场域”的构建设想与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01):136-139.

[2]牛海彬.批判与重构——教育场域的教师话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赵长林.基础教育现实功能问题的深度审视[J].基础教育,2011,03(01):118-122.

猜你喜欢

评价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我教师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