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2015-08-28金红艳
金红艳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础素养,是人自觉地理解及应用数的态度及理念。数感主要展现在:可以认知到数的意义,可以用许多方法来表示数,可以在实际的状况里掌握数的大小联系,可以用数来表达及交流信息,可以用恰当的算法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實际问题,可以推断计算的结果,而且还能够对结果合理性做出阐释。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的数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51-01
一、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产生数感
要培育学生的数感,一定要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及喜爱的事物为出发点,让他们从中有更多的时机来学习数学及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和生活紧密相联,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及作用。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老师需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思维发展规律,尽可能挖掘出学生身边的数学资源,使学生在观察、推测等刚开始认识数学的根基上,领会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从而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领悟到数学的价值,进而学会必要的基础知识及计算技巧。经验告诉我们,唯有我们多观察生活,用心地挖掘身边的数学资源,必然可以给学生供应更多贴近生活的数学资源。
例如,在讲授克和千克重量单位时,老师可以使学生寻找出重量为1克与1千克作单位的物体。如一个一分钱的硬币重1克,一瓶洗洁精重1千克,往往细小的物品如黄金、药片等用“克”作单位;水果、青菜等生活食品用“千克”作单位。在学习厘米、米、千米的长度单位时,可以使学生量一量自己的课桌和文具盒是多少厘米;在操场上跑步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50米和200米等的距离,在郊游时让学生体验1千米、20千米的路程。在学习数字时,可以要求学生讲出和平时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些数字及它的用处。如,你现在是多少岁了?是哪个年级的学生?你穿什么码数的鞋?火警电话号码是什么?此类数据及单位均取决于现实生活,学生比较易理解及接受,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的趣味及价值,更好的使学生在生活体验中产生数感。
二、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实践证明,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眼睛、耳朵、嘴巴等感官参与活动,有益于学生全面、准确及深刻地体验数、认识数。经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会动手做数学题、应用数学、理解数学。比如,在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除法时,计算时会出现用十位数除后的余数再和个位的数结合起来一起除的情况。如:75÷3,学生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十位上的数除后的余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一起除。怎样突破此类难点呢?老师可以借助摆小棒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领会:7捆(7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2捆(2个10),十位的商为2;余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好将除后剩余的10根小棒和个位数还没被除的小棒结合起来共15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5根(5个1),个位的商为5。经过使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领会有余数的除法必须要继续除的算理,然后引导学生把实践操作的活动与竖式相比较,做到数形结合,从实践中形的方面逐渐过渡到数的方面,如此不但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算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三、让学生在习题的训练中强化数感
学生学习数学主要就是为了服务生活,处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为了使学生主动地接触数学及懂得采用恰当的算法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推断计算的结果,而且还能够对结果合理性做出阐释。这需要学生具有相应的数感,而且还需将已具有的数感得到强化。在计算授课的过程中,老师需增强估算及倡导算法多元化,指引学生在问题的现实情境中,经过不同的方法获得答案,加强对学生对实际意义的理解。学生在处理问题的途径中,使自身更深一层的理解及认知到数学知识,懂得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强化数感。
例如:9位学生去公园乘船,有大小两类船只,每条大船最多只可以乘坐6个人,每条船需要6元钱;每条小船最多只能乘坐4个人,需要5元钱,那么,请问他们可以有哪几种乘船的方法,各需要多少钱?像这类应用题同学们非常感兴趣,很快就开动脑筋思考,并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9 位学生可以均乘大船,需要两条船;也可以均乘小船,需要三条船;也可以乘一条大船和一条小船,关于每条船上乘坐多少位学生可以自己定,价钱也会随船的数量而变化。 如此教学,既可以让学生的计算的方法多元化,并且引发了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不知不觉中强化了他们的数感。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达成的,而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积累的过程。在小学的数学授课途径中,老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充分对数领悟及体验,从而使他们学会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用数学思维及方法来处理现实中的问题。进而形成优良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文彬,喻平.“数感”及其形成与发展[J]. 数学教育学报.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