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城空间的高职实用英语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

2015-08-28田艳艳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8期

田艳艳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基于大学城空间的高职实用英语开放式教学模式内涵、理论依据、教学环节、优势。

【关键词】大学城空间 高职实用英语 开放式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本研究获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英语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大学城空间的高职实用英语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研究批号:XJK014YYB028)立项资助。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12C1157)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16-02

1.内涵

为了使信息化與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深度融合,为了让学生自由、平等、互助、自信的学习,为了解放学生,开拓视野,让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创新学习,为了回应高职实用英语提升学生未来岗位中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基于大学城空间的高职实用英语开放式教学模式”。它是指教师依托大学城空间信息平台,以提升学生未来岗位中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以主题为核心优化开放教学资源和设计灵活开放教学活动,正确定位师生角色,通过多样性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和多元性评价来引导和激励学生一步一步的去探究并完成相关主题的任务,它是一个便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开放式的高职实用英语教学模式。

2.理论依据:

该模式充分吸收了以下四大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教学环境的设计者、教学气氛的维持者、教学内容的提供者。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学目标的双重性。在具体实践中,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而教师只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

支架式教学理论。支架式教学强调为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这种框架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

3.教学环节

该教学模式由三个环节构成:

(1)课前,获取知识。教师在大学城空间发布任务和相关资源,学生根据学习任务来观看视频和相关资源,为完成任务自主学习来获取相关知识。

(2)课中,内化知识。课堂上,学生根据任务,小组合作探究来完成任务,教师答疑帮助。任务完成后,学生成果展示,教师点评。

(3)课后,改进提升。学生根据课堂上老师和同辈们的建议以及其他小组成果的启示,对成果进行改进提升,并在大学城空间提交最终改进了的成果。教师收集并点评学生成果,并反思教学为下一轮教学积累经验。

4.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基于大学城空间高职实用英语开放教学模式有以下优势:

第一,教学空间的开放化。相对于传统的封闭式模式,基于大学城空间开放教学模式突破了狭隘自闭的围栏,打开“大门”充分展示教学过程中所有教学资源与成果。如在大学城空间依据课程特点设立了基本文件、教学资源、学习组织、学习管理和课程互动等一级栏目。每个一级栏目下设立二级栏目,如基本文件二级栏目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考试大纲等。教学资源二级栏目有案例库、视频库、音频库、情景库、往届学生视频库、课件库、作业库、语法库、写作库等。学习组织二级栏目有表格化教案。学习管理二级栏目有平时成绩(出勤、讨论、发言和作业等)和笔试成绩。课程互动二级栏目有学生空间链接、作业发布和群组讨论。

第二,学习环境的灵活化。基于大学城空间开放教学模式把“怎么学,从哪里开始学,按什么节奏学,在什么地方学,在什么时间学等”的决定权交给了学生,克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地点、老师的节奏方式来学习的缺点,体现了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人人进步,个个发展。如对于忙碌的学生来说,可以充分利用时间,自主掌控学习进程;对于喜欢网上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大学城空间根据自己喜好观看更多的开拓视野更深层次的资源来提升自己。

第三,教学内容的碎片化。基于大学城空间开放教学模式按照模块、打碎、简约、方便重组的原则建设课程资源。为了方便教学和学生课后回访,先把资源碎片化,按照案例库、视频库、音频库、情景库、往届学生视频库、课件库、作业库、语法库、写作库等分类,一个概念一个资源,然后通过表格化教案灵活组合集成化,课堂所用资源导航超链接到我的空间或其它网络资源。

第四,教学互动的丰富化。基于大学城空间开放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课后空间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点评作业、展示优秀作业,大大增加了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课程拓展式、探究式学习。通过群组交流,微信引导学生非正式学习,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总之,基于大学城空间高职实用英语开放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应该根据学生主体的需要和特点来合理安排,注重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支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做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文教育的相互统一,很好地体现了“解放学生,开拓视野,让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创新学习”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高仁江.开放式教学法初探[J].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