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校园隐性人身伤害的原因及对策

2015-08-28苟芳年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8期
关键词:少年儿童预防措施校园

苟芳年

【摘要】发生在校园中的少年儿童人身伤亡,事故类型多样。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都做了积极的工作来尽量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当我们重视这些显性的事故时,也不能忽略了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少年儿童生理、心理上的伤害,这种伤害是潜伏性的伤害,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发生隐性伤害事故。

【关键词】少年儿童 校园 隐性伤害 存在原因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50-02

发生在校园中的少年儿童人身伤亡,事故类型多样。例如,体育课、活动课和运动会上出现的运动事故;实验课上出现的事故;劳动和卫生扫除时出现的事故等。面对这些常见校园事故,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都做了积极的工作来尽量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但是当我们为这些显性的事故绞尽脑汁时,却往往忽视了另一类型的事故,即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少年儿童生理、心理上的伤害。这种伤害是潜伏性的伤害,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发生隐性伤害事故。

发生在校园中的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事故,往往具有预见性差、发生过程不太明显、事故效应产生的周期长等特点,因而容易被忽视。但是它和其他事故一样,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为了能够有效预防,在少年儿童身上发生隐性伤害,我们必须要探讨隐性人身伤害存在的原因。

一、隐性人身伤害存在的原因

探究隐性人身伤害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生活中的严重压力。在面对升学的压力下,学生要面对来自学校生活中的重重压力,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班级或学校名次,成了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社会衡量学生学习是否努力,智力如何,个人可否造就的最终标准。一切都围绕着以分数为中心的学习生活是单调枯燥的,少年儿童无形中成了这种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陀螺,无奈的旋转,久而久之,容易产生郁闷消极的心理。

第二、教育过程中不当的教育方式。不當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教师在处理各种学生的不良行为时,使用体罚或滥用各种粗暴的惩罚方式,对成绩高低不同,遵守纪律、听从指令方面表现优良不同,家庭条件优劣不同的学生分类分别对待,缺乏教师惩罚学生应有的依据和标准,使得学生丧失了对教师和学校的信任感。

第三、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与精神状态。由于现代社会中的少年儿童基本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基本是被大人包办,他们很少经历生活上和心理上的磨难,导致孩子自尊心强,受挫能力欠缺,情绪不稳定,自我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在校园环境下难免遇到老师的批评或者同学语言上的伤害,在同样的学校环境下情绪调节能力较差,心理素质偏低的学生更容易被外界因素所伤害,而在同样的伤害经历中,心理素质较低的学生受到的隐性伤害更大。

第四、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尊崇的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儒家思想,在这样一个大的文化的背景下的教育不免也沾染上师尊生卑的思想。其后果就是产生了现代校园情景中的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的一个诱因。

二、面对校园中存在的隐性伤害应采取的适当措施

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是当前无法回避且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我们应该面对现实,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少年儿童面临隐性伤害的危险,真正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第一、学校教育方式应当正当。学校和教师应尊重学生应享有的一切权利,为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公平公正、和谐宽松的氛围与环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惩戒和批评时,应该尤其突出教育性,注意采用合理的方式,慎用各种简单生硬的强迫式教育方式和方法,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

第二、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辅导。要不断提高教师素质,而且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开展适当的学生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伤害和挫折,树立自信心;营造民主平等的校园氛围,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最大可能地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第三、素质教育同时为教师和学生减压。进一步深化减轻少年儿童的学习和考试压力,让学习成为一件有乐趣的事情,而不再是成为少年儿童的负担,减轻学习和考试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追求素质教育、为少年儿童减压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教师工作的负担,将教师工作过劳的现象减至最低,减轻教师的压力,防止教师在过劳或者压力过重的情况下工作而对学生造成伤害。

在我们为减少隐性人身伤害对少年儿童带来的伤害而努力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了教育行为作为一种文化的行为,是和文化紧密相连的。文化是渐变的,教育也是渐变的,处在其中的教师行为的改变也是逐步的。因而,社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任何教育改革不能抱激进的态度;同样,民主是一个社会系统中一部分,当我们整个社会还不是很民主时,我们不能过分的期望学校中教师与学生达到超越整个社会的所谓平等与民主。因此,对于少年儿童的隐性人身伤害,我们要遵从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让其逐步走向消亡。

猜你喜欢

少年儿童预防措施校园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浅谈少年儿童在进行武术套路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面古怀今 展望未来
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