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信息化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2015-08-28牛抗
牛抗
【摘要】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目前教育界比较热门的话题。它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位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了争对高等职业院校,这一培养一线实践人才为主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如何切实有效的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养,以便对教师自身发展提供宝贵建议。
【关键词】商务英语 信息化
【课题项目】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5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5-R-4317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32-01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进入全面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大批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的根本是教师。对于国内研究者而言,高职院校的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研究是一个较新的话题,更少有专门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师资的。本论文将着眼于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对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阐释,找出提升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途径,提高整个专业的信息化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信息化素养的主要内涵
本文将高职院校商英专业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概括为三大方面:
1.教师自身信息化基本素养建设方面,基本信息化素养是教育信息化对高校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其内容包括:教师要能够适应信息化教育观念,具有信息教育意识,能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并灵活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等能力。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能够应用课件软件、Office 模块、媒体播放软件等。
2.商务英语学科信息化素养就是教师在进行具体商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它要求教师能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师获取商务英语学科前沿知识,熟练利用信息媒介创建教学情景,提高教学以及自身学习的能力。
3.科研信息化素养是指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所应具备的信息知识和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和整理能力,能有效利用信息手段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工作能力。
三、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信息化素养已有的调查与调查结果
如何以教师信息化素养为突破口,加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信息素养、精深的商务专业知识、过硬的商务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寻找探索有效途径之前,本研究对所在区域内的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围绕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如何,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信息化意识,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情况,教师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特点用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的状况进行,力图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恰当的培养策略。
四、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信息化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本研究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创造商英专业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做出以下建议:
1.打造提升高职院校商英专业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良好外部环境。
从长远考虑,广大高职院校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在硬件与软件两方面保证信息化技术的经费。每年按计划合理安排,专款专用,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良好的现代信息化教学环境。只有创建好环境,才能给教师提供平台,发挥信息化技術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方面的作用。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也是教师形成良好信息素养的基地。
2.加大对高职商英专业教师信息化素养各方面知识的培训。
首先要明确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再根据课程设置等多方面,综合制定出高职商英专业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的培养目标与培养的具体内容。第二,在具体目标与内容的指导下,对高职商英专业教师开展的信息化素养培训应该是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邀请一些教育技术方面的专家来校开讲座,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信息化理论的知识水平和意识。制定长期的教师全员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能力。如参加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平台制作,商务实践网站制作等。推动商英专业教师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3.高职商英专业教师自身应主动树立信息化教学意识,积极参加与信息化教学相关的各项比赛。
商英专业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等多渠道获取最新的信息化教学信息,平时主动多学习信息化教学的最新知识与技能,比如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知识。将信息化教学与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高职商英专业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课堂上主动使用最新的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慢慢摸索信息化教学技术,使用中注意发现问题,及时发聩或者与同行讨论,请教专家,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对于学校、国家组织的信息化教学大赛,积极参加,认真准备,以比赛激励自己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杨红孺. 论信息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 教育探索,2013( 6) : 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