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2015-08-26潘从军
潘从军
摘 要:随着新课改之风在我国不断盛行,“高效课堂”成为众多教师孜孜不倦追求的教学目标。因此,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就成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高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基本素养;教学情境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那么,面对如今初中语文课堂上的种种窘境,我们究竟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呢?下面,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际经验,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一番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望能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转变以往以自身为中心、学生为客体的“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意识,如此,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我就采取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具体方法为:学生四人为一组,要求他们快速阅读课文,并回想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2)文中传递了鲁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怎样的情感?(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4)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并从文中找出你认为作者最为留恋的内容。(5)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然后各个小组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并尝试总结出合理答案。这样,我通过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同时也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理解和感知,这就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应只关注学生对语文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语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从而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有利条件。
比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时,我就要求学生读课文,指出各段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体会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以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第一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打比方:“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这形象地说明了拱桥形式上的特点。“《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这句话中的“大约”“可能”“有记载的”能否去掉?“大约”“可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这样,我就使学生充分了解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了解了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精神和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创设生动直观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蕴含丰富情感的故事情节,若是让学生通过对课文文字和插图进行阅读和理解,难以达到调动学生情感、增强学生感悟的教学目的,所以,这时我们就可通过运用有效手段,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充足的保障。
比如,在学习《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文章的第10、11自然段讲述的是斑羚飞渡的具体过程,单纯枯燥的语言讲解,难以使学生对这一过程有深入理解,于是,我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斑羚飞度的全过程运用动画视频的方式播放了出来,望着眼前令人震撼和心痛的画面,学生的脸上浮现了严肃和悲伤的神情,视频播放完毕,学生都自发地鼓起掌来……这样,我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一方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斑羚群舍生取义、勇于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有了深刻感知,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绝非朝夕之功,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希望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能够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采取合理的教学措施,使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在我们正确的引导下早日建成。
参考文献:
[1]吴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范桢.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反思及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1.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教育规划2015年度课题论文,课题申报号WW2015-93.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