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2015-08-26凤建国

新课程·上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习惯思维数学

凤建国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检验人的认知能力的一个突破点,也是学生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更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辅助和保证。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提问能力呢?我谈以下几点感悟。

一、提供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勇于提问

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很少有学生能主动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因此,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一直被老师牵引着走,难免会疲倦,而学生则习惯于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因此,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首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这样学生就会思维活跃,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

二、改革教学方法,克服惰性思维,使学生勤于提问

首先是课堂上的单一性,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基本模式是:知识的接力,即老师按照课本的教学内容,把现成的数学公式、数学规律、知识点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就没思考,直接就使用。学生就好比一个大口袋,老师把知识笼统地往口袋里装。时间一长,学生就不怀疑,也不动脑子,形成依赖心理,思维惰性自然也就产生了,当然也就更不会勤于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了。其次是老师布置练习的固定模式,先讲例题,让学生模仿例题做题,然后巩固练习,做大量的练习。自然也很难有学生自己独到的发现和见解。数学老师不应该自己一个人讲,让学生一味当听众,而应该留给学生适当的机会和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消除他们的思维惰性,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讨论。

三、启发引导,使学生善于提问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课堂上涉及的问题应简单合理,学生能自己探索认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方向与位置”这个知识点时,老师可以针对教室环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其他学生思考解答。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发现教室内的位置与方向关系,进而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学生敢问、勤问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善问,这是追求问的升华、问的精髓。所谓善问,就是积极地思维,多方面地分析比较,去粗取精,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从多角度去提出精、深、趣的问题,使问题的求解不唯一,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积极鼓励,及时表扬,使学生乐于提问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是关键,要一直贯穿于数学课堂的教学之中,这离不开教师的积极鼓励,为此,教师上课时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断积极鼓励及时表扬,让学生感到快乐、幸福,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使学生乐于提问。即使提问的数学问题没有价值,老师都要及时表扬他提出问题的胆量,并不断地完善,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这样才会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的乐趣。

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习惯提问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很重要,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老师要善于培养学生习惯提问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解答,进行有效交流,这肯定对数学课堂的教学有帮助。逐渐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提问习惯,遇到数学问题,小组之间互相提问、互相交流、互相解答,如果小组也解决不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向老师提问。老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解决难题,学生肯定会主动参与、主动交流,那么,课堂效果明显。

总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充分体现出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养成一种学习习惯,遇到数学难题首先是自己思考,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而不是直接问老师这道题怎么做。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就会加强,也会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更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辅助和保证。

参考文献:

王红革.浅谈高中数学教育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习惯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