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5-08-26傅丹丹

新课程·上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审美音乐教学课堂教学

傅丹丹

摘 要:音乐教育这门课程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传统知识的学习以及艺术的实践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对一些美好的事物产生兴趣,还能在此过程中享受审美带来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美”的理解与感知,进而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审美情操。叙述了开展音乐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音乐课程中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音乐教学;课堂教学;审美;能力

音乐教学这门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艺术教育,音乐教学的核心就是审美,其动力是兴趣爱好。而审美指的就是学生对艺术以及生活中一些美好与崇高的事物进行接受与理解、创造与评价的能力。如果学生想要获得良好的审美能力,那么对其文化修养的要求就必须要高,而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在接受知识与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审美能力。

一、开展音乐教学的意义

1.提升学生智力水平

相关研究表明,人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左脑运用的是逻辑思维,右脑运用的是形象思维,而右脑发达的人通常具备很强的创造力,因而有人形象地称呼右脑为音乐脑。音乐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的享受,还能使学生在将个人的思维在享受美的过程中得到梳理,帮助左右大脑得到平衡的发展,最终提升智能。所以说,小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使智能得到培养。

2.提升学生身心健康

有关科研成果指出,人们在听到美妙的音乐时,会令大脑皮层接受到刺激,进而使神经系统变得兴奋,也就会使人变得精神焕发。因此,在小学生的成长进程中,如果多多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经常练习唱一些歌曲,在音乐节拍的跟随下,越发的兴奋,就会令其得到一定程度的情感熏陶。

3.丰富学生的情感

音乐包含在情感艺术中,能够从听觉直接对人的心灵产生作用,并且不需要任何媒介,就会令人产生情感。音乐不仅仅能将喜、怒、哀、乐这几种情感表达出来,还能将审美或者是情理等这些高级情感展现出来。音乐学习对小学生来说,不仅能够使其情感得到丰富,还能为其提升审美能力建立一个夯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小学音乐教学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来说,其意义更加深远。

二、音乐课程中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策略

1.将学生视为音乐审美的主体

在音乐欣赏课上,音乐教师应当尽可能地避免使用长篇说教形式来授课,必须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使其更多地进行一些活动体验,将大部分的时间都交给学生。只有将学生真正地视为音乐的主体、令教师将音乐教学过程变成赏心悦目的审美活动,才能使学生得到艺术的享受与满足,进而也就会大大地提升学生音乐鉴赏的能力以及鉴赏的水平。

例如,《快乐的节日》这一音乐欣赏课,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小鸟,去感受小鸟翱翔于广阔天地中的意义,让学生形象地体会到在热闹节日中小鸟展现出的欢快情境,进而充分地感受到音乐给人们带来的欢快感。

2.创设形象的情境

在音乐课上,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内容,合理地创设出一种情境,更好地营造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和感受教学内容,将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并帮助其有效地激发出表现、探究与创造的欲望。可以用语言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音乐教师应当掌握运用语言描绘一些特定情境的能力,帮助学生激发出情绪,使其得到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提升,进而完成审美体验,渲染一种妙趣横生的气氛。例如,《叫卖调》这节课,教师可以创设出集市中的叫卖场景,将吆喝声、打招呼声以及讨价还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这样,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可以在这种氛围中,对音乐进行学习,并在内心深处产生美的体验,进而也就自然而然地促进了审美能力的提高。还可以烘托出一种其乐融融的场景,例如《长鼻子》这节课,教师可以将大象的图片贴在教室墙壁的四周,帮助学生丰富视觉的感受,同时也可以将这些图片作为课堂的补充材料,将音乐教育中的人文内涵更好地展现出来。

3.在情感体验中提升审美能力

只有在教学中体验到了音乐的情感,才能实现音乐教学“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这一目的,将审美体验的功效推进到极致。有了兴趣才会有情感,因为只有对事物产生了兴趣,才会乐此不疲。进而在无尽的循环下,产生情感。而兴趣是从乐趣中产生的,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整个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才会使其形成浓厚的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生唱《龟兔赛跑》《春天在哪里》《老鹰捉小鸡》等歌曲时,让学生带上预先准备好的各种角色的小动物头饰,这样学生处于一个形象而又生动的氛围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中,进而也就会对音乐的情感有一个内心的体验与感受。

4.在想象中提升审美能力

听赏使的想象成为音乐审美的一种体验途径,而且也是学生对音乐的一种再创造与再表现。同美术不同的是,音乐是一种无形的艺术,看不到也摸不到。在鉴赏音乐时,学生需要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听到的音乐同生活中的实际形象相联系,将无形的音乐同切实存在的符号相联系,这可以使学生对音乐产生自主性的以及探究性的体验、表现与感受。

比如,《春江花月夜》这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听到歌曲之后将自己想象到的春江花月夜的具体情景用笔画出来,随后,教师可以再配合一些生动的语言将学生的思维引领到一个风光旖旎、依山傍水的美景中。教师也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由的想象发挥,随后用适合自己的乐器对乐曲的主题进行演奏,使学生感受到盎然的情趣,最终使学生在这种既有听觉感受又有视觉感受的氛围中获得美的陶冶。这种试听相辅、动静结合的方式,能够将美感进行综合体现,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教学中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使审美能力得到提升。真正实现“以言育情、以情传情、以情感情”这一音乐教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这门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艺术教育,音乐教学的核心就是审美,其动力是兴趣爱好。只要教师与学生懂得音乐教学的意义,同时教师能够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就一定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与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

参考文献:

张娜.优化音乐课堂,培养审美能力[J].吉林教育,2013(03).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审美音乐教学课堂教学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