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的组织原则

2015-08-26徐明

关键词:质量评价教学计划

徐明

摘    要: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脱胎于师范类专业,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式到大众化、高校扩招、上规模的产物。随着高等教育质量改革的深化,各种卓有成效的改革方案也在不断地被推出,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在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授学过程考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目前这一方面的工作还在继续,一些举措及其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关键词:非师范专业;教学计划;过程学习;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21-02

一、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学计划的特点

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五部分构成。钟启泉认为如果“组织的课程旨在达到业已明确规定了的目标,或者是要赋予各个学习领域中所使用的独特概念与方法的经验的话,那么,学校中彼此的孤立的学科设置就是一个问题了。使知识渐次走向更广泛的综合化,才是合乎理想的”[1]。也就是说,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才是保障。

(一)公共必修课重在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公共必修课包括史学类、国际形势分析、思想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体育及军事类等课程。师范类院校非师范专业课程时数一般都确定在700学时左右。这一部分课程内容偏重于对学生的信仰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符合国家民族需要的正确的世界观。

(二)专业必修课注重理论的基础性

专业必修课是学科专业的系列主体课程,师范类院校非师范专业和一般综合性大学的同类专业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区别。这些系列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构成,且自成体系。基础理论为专业入门课程,内容包含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在整个专业必修课程中,确定有10门左右的核心(学位课程)课。这部分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较为系统、扎实、宽厚的专业基础。课程时数一般都确定在1300学时左右。

(三)专业选修课偏重于专业知识的拓展性

专业选修课为本专业的系列选修课,内容都是和专业相关的,属于专业知识拓展性的课程,一般区分为院选和系选两个层次。对这部分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的选修,但要求修读学分至少30学分。课程时数一般都确定在550学时左右。

(四)公共选修课既注重趣味性也注重实用性

公共必修课分为自然科学、(国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艺术、运动技能类等四个系列,由全校各专业教师提供课程资源,要求学生至少选修10学分。不同于综合性大学的是,有别于综合性大学的是,师范类院校针对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推出了一些师范类专业的课程资源供非师范专业学生选修。诸如汉语言普通话课程、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等,这不仅为非师范类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也为这些学生有意向通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奠定了基础。为非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增加了教师职业的选项。课程时数一般都确定在180学时左右。

(五)实践教学侧重学生的表述能力培养

师范类院校的实践教学主要就是在中小学课堂上的教育实践,非师范类专业则体现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公共必修课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上。不同于综合性大学的是,非师范类院校以未来职业教师培养为目标,师范类学生是主体,整个校园课堂也都充满了浓浓的说课、备课、讲课的气息,这在感官上对非师范类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师范类院校中,一些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也往往比较注重语言表述的逻辑能力培养。“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2]。

二、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的组织原则

课程设置组织原则要体现三个层面的内容即:知识的关联度、层次性、融合性。

(一)课程知识的关联度

知识的关联度要注重把各种课程资源内在的和外在的知识点按不同的主线衔接,从而使其达到一种自然贯穿的科学体系,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时间顺序的规范中总是处在一个知识体系中,各知识点也能够总是会互相支撑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在整个学制时间里后续课程会有各种程度的先修课程知识点的复现,先修课程为后修课程的基础。不同学期的课程总会有规律地提请学生用先修的知识来对新知识进行消化。诸如经济学类别中,理论课程必须依靠相关的应用课程来对其进行验证。而应用课程又必须能够实现理论课程所要表述的结论。

(二)课程内容的层次性

在学制四年(五年学制的专业如医学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的一个完整学习过程中,大学一年级无疑是初入大学校门学生的基础课程学习阶段。这个阶段的课程设置突出一个学习任务,就是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是学生未来学业展开的前期铺垫过程。这个过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专业知识的获得由此为起点。坚实的专业基础是专业水平提高的基石,这一时期属于初级入门夯实基础阶段。大学二年级的专业课程的知识难度有所增加,专业课程达到中级水平,但仍属于在完善专业基础知识阶段。大学三年级的课程难度在量上和质上都全面提高,信息量加大,国内外有关专业方面的前沿问题和超出教材范围的最新成果会源源不断地被教师在课堂上传递出来。一些高深的专业理论与实务课程多安排在这一年。大学四年级是大部分学生独立分析、逻辑思维成熟过程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课程除深度、难度达到一定高度外,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全面总结性质的专业理论较为集中。大学教育的专业理论体系到此阶段大成。从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角度讲,学制四年的每一个年级课程都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空间,每一年级的课程体系都能够体现出课程内容由浅入深的层次性。

(三)课程内容的融合性

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五部分组成。由于各大学的定位和办学理念不尽相同,所以分类设计原则必不可少。有别于综合类大学和专业门类大学,师范类非师范专业要根据专业办学历史、区位战略优势和软硬资源条件等来确定自己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在这种条件下课程设计的融合就尤为重要。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课程内容是渐次融合的。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往往就取决于这个融合度。显然,二年级的课程内容是以一年级的课程内容为基础的延续,而三年级的课程内容又是以二年级的课程内容为基础的延续,四年级的课程内容则是三年级课程内容为基础的延续。课程内容的融合性依靠各年级理论课程知识点由浅入深的科学衔接来实现的。知识点之间的循序渐进的联系形成一条条脉络,这些脉络紧密衔接,各知识点相互支撑、彼此验证最终达到专业理论的统一。如,理论经济学课程体系中,“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资本论”、“比较经济学”这四门理论课程分属一、二、三、四个年级部署就能够体现出这种课程内容的融合性。

三、过程教学与质量评价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和综合性大学相关专业的过程教学与质量评价自成体系。过程教学是教师整个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去精心组织计划、实施,进行自我检查监控。这个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完成的一个过程。其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对知识领会理解的程度的掌控,是通过相关的一些手段来认定教学成功与否的过程。

(一)过程教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秩序的好坏直接能够反映出教学效果。所以,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课堂秩序、互动效果,一切都由教师来掌控。学生的课堂笔记、课后作业和读书心得体会、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各种调查数据的整理归纳能力的体现都属于过程教学的内容。

(二)质量评价

建立阶段性评价体系是考试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阶段性评价设定在教学中期和期末。期中评价主要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期中小测验、小论文和对所给出书目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期末阶段要全面审视整个过程教学中教师教学日志中记载的学生课堂互动表现和课程大论文完成的质量。整学期结束要完整地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能力,方法论掌握和应用能力。重点要培养出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和随笔的记录习惯。

提升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3],过程教学和教学质量的评价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熟烂于胸,每一章节都要目标明确,突出重点、难点。课堂教学过程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性,取决于教师时刻把握学生的课堂动态二进行随时调节。这包括内容进程速度,难点和重点知识分配的时间。

“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31条。)课程设置是为教学计划服务的。无论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如何科学合理,我们最终所培养的人才都是必须遵循道德规范,心理素质健康,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良好体魄的人才。青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大学塑造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对国家民族的向心力,掌握运用现代信息工具,一定的国学知识和自然常识,系统地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方法。这是教学计划方案目标管理,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72.

[2]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社,1999:16.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5.

猜你喜欢

质量评价教学计划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以本为本,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动态教学计划管理体系研究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美国史教学计划”
“中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制订探析
对于学分制教学计划管理模式的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