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支农、农业贷款与农业现代化的动态关联
——基于四川省的实证分析

2015-08-26田逸飘刘明月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新疆农垦经济 2015年12期
关键词:支农四川省财政

田逸飘 刘明月(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财政支农、农业贷款与农业现代化的动态关联
——基于四川省的实证分析

田逸飘刘明月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文章根据1985-2013年四川省的数据,构建农业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四川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影响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四川省财政支农、农业贷款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动态的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财政支农与农业贷款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较强的冲击效应,但财政支农的冲击效应随着时间逐渐减弱,而农业贷款的冲击效应随着时间逐渐增强。

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农业现代化;熵值法;协整检验

一、引言

农业发展历来是中国关注的重点问题,面对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现状,如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一个多层次共同发展的过程,农业现代化需要相应的政策与大量的资金支持,其中财政支农资金与金融机构农业贷款资金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最主要的两个资金来源。但长期以来,财政支农资金的总体规模相对较小,更多的资金需求依赖于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需要财政支农、农业贷款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要素相对匮乏,四川省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粮食主产区,既面临着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任,同时还肩负着稳定粮食安全的职责。因此,四川省更应当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许多学者关于财政与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支持作用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Davis和Goldberg首先提出了完善的金融体系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Deere和Nicholls研究发现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同样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3]。邓启明等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为了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应不断增强政府财政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与引导,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尤其是要深化农村金融与农业保险等方面的制度改革与创新[4]。胡玥通过实证分析山西财政支农、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发展的关系,发现财政支农能够提高农业的现代化程度[5]。李伟、马永谈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农结构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村救济费支出对农业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不显著[6]。顾宁、余孟阳则从金融路径支持的角度进行研究,发现储蓄动员率、储蓄投资转化率以及投资投向效率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7]。马延安、苗淼提出,目前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单一性与需求的多样化、资金支持的有限性与资金需求的大额化以及贷款期限的短期性与资金需求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8]。郭新明提出金融业应从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9]。

总的来看,现有的研究大多单从财政支农或者农村金融发展的角度,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效应进行探析,而少有同时考察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三者间的动态关联的研究。此外,在定量分析方面,大多学者采用人均机械总动力作为农业现代化的衡量指标太过单一,难免会使研究结果产生误差。因此,通过构建农业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四川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算,能够更好地反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探讨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动态关联机制,以期厘清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财政支农、农业贷款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财政支农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

财政支农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财政支农具有保障效应。财政支农的保障效应主要表现为财政的惠农补贴,它是财政支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将资金作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与产后环节,刺激农业生产积极性,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阶段,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的过度扩张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得城乡之间的“用地矛盾”与“种地矛盾”十分突出,加之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脆弱性,各种财政惠农补贴政策、奖励政策、补助政策与支持政策都将一定程度的影响农业主体的经营决策,进而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其次,财政支农还具有动力推动效应。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化发展的现代农业是当下农业发展的新方向,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的助推。财政支农当中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与转化提供了资金支持,农业技术的应用则影响了现代农业的生产效率。此外,财政支农还具有杠杆效应,能够通过引导与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与扩大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一方面,农业经营主体可以通过财政支农补贴向银行进行保证担保贷款业务申请,以此获得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从而影响其发展规模。另一方面,财政支农资金还可以通过按比例进行补贴的形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整合优质资源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

财政支农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反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决定了财政支农的力度。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三者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必需的物质保障,而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能够创造更多的需求与消费,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同时,城镇化还能够促使资源要素的集聚,推动工业化的发展,两者共同作用能够为国家财政带来更多的收入,这也最终决定了财政支农的支出规模。

(二)农业贷款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

农业贷款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通过农业贷款的规模变化影响农业经营主体生产行为发生转变,进而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目前,大部分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着较大的资金缺口,资金的匮乏将会影响其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同时还将影响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方式与销售方式的转变。而农业现代化则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长,在此基础上能够增加农村的储蓄规模,从而增加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

综上所述,财政支农、农业贷款与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财政支农通过其保障效应、动力推动效应直接作用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贷款则通过影响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行为来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财政支农还通过撬动农业贷款的规模对农业现代化发展产生影响;反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将同时影响财政支农与农业贷款的规模。

三、四川省财政支农、农业贷款与农业现代化现状

(一)财政支农与农业贷款现状

财政支农是国家财政用于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的主要资金投入形式,而农业贷款则是金融机构提供给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个人以及企业的资金支持。从绝对规模来看,如图1所示,

图1 四川省财政支农与农业贷款变化趋势

四川省财政支农和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量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具体而言,四川省财政支农由1985年的4.87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741.78亿元,29年来财政支农规模总共增加了736.9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9.66%。1985-2004年四川省财政支农的增长较为缓慢,但从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使四川省财政支农支出有了大幅地增长。从图1还可以看出,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规模始终大于财政支农,1985年四川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规模为29.89亿元,到2013年扩大到了1890.49亿元,增长了约63倍,年均增长率为15.96%。此外,四川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在1985-1994年间处于缓慢增长阶段,但1994年以后,农业贷款规模有了大幅提高,这是由于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促进了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使农村金融有了快速的发展。

从相对规模来看,如图2所示,四川省财政支农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在1985-2013年间整体呈现较大的波动,总的来看,财政支农支出占比由1985年的7.6%增长到2012年的11.9%,总共增加4.3个百分点。而农业贷款占比则呈现出了三个不同的阶段。1985-1994年间,农业贷款占比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由10.4%下降到6.7%,减少3.7个百分点。1994-2001年间,农业贷款占比出现了快速的增长,由6.7%增长到14.3%,提高7.7个百分点。但从2001年以后,农业贷款的相对规模出现了大幅的下降,由14.3%降低到6.1%,并维持在6%左右。总体而言,农业贷款占比从1985年的7.6%下降到了2013年的6.2%,降低1.4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四川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贷款所存在的问题是:在两者绝对规模都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相对规模却呈现出了相反的发展态势。

图2 四川省财政支农占比与农业贷款占比变化趋势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农业现代化具有三个明显的标志,即物质能量循环的转变,技术进步以及形成一套从实际出发、能效较高、对农业进行支持保护的体系[10]。因此,在参考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农业生产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4个维度,共12个指标构建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能够避免主观赋权所产生的误差。其基本计算步骤为:

(1)数据标准化处理:

表1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x'ij表示标准化值,xj表示第j项指标的值,xmax与xmin分别表示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若选择的指标值为越大越好,则选择前者,反之则选择后者。为了合理解决标准化后出现负值所造成的影响,需要对标准化后的数值进行平移。平移公式为Mij=x'ij+A:,其中,A表示平移幅度,Mij表示平移后的值。

(2)计算第i年第j项指标值的比重:

(3)计算第j项指标信息熵:

(4)计算信息熵冗余度:dj=1-ej。

(5)计算指标权重:

根据1987-2014年《四川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1985-2013年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四川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1985年的0.02535上升到了2013年的0.04858,提高了约1.9倍,年均增长2.35%。而从农业生产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方面来看(如图3所示),1985年到2013年提高了1.98倍、2倍、1.95倍、1.56倍。由此可见,四川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发展最快的是农业产出水平,发展最慢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这也符合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模式,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虽然推动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却严重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降低了环境的承载能力。

表2 四川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变化趋势

图3 四川省农业现代化结构变化趋势

四、财政支农、农业贷款与农业现代化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文中财政支农支出数据来自历年《四川统计年鉴》,农业贷款数据来自于历年《中国金融年鉴》以及历年《四川统计年鉴》,农业现代化水平则是根据历年《四川统计年鉴》计算得出。如表3所示,四川省财政支农、农业贷款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在1985-2013年间均呈现出了逐步上升的趋势。

为了对四川省财政支农支出、农业贷款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分析,分别用FA表示财政支农支出,RC表示农业贷款,AGM表示农业现代化水平。为了避免异方差,对上述三个变量进行对数处理,即LNFA、LNRC、LNAGM。在此基础上,设定如下研究步骤:(1)单位根检验。对原始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判断序列的平稳性,以防止出现虚假回归。(2)协整检验。判断三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3)脉冲影响和方差分解分析。分析三个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二)平稳性检验

为了避免虚假回归,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因此,采用ADF检验法对各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3 四川省财政支农、农业贷款与农业现代化变化趋势

表4 ADF检验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LNFA、LNRC、LNAGM在1%的水平上均为非平稳序列。而将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后,检验结果表明△LNFA、△LNRC、△LNAGM在1%的水平上拒绝原假设,都是平稳序列。因此,可以判定三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

(三)协整检验

通过ADF检验,可以知道财政支农支出、农业贷款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均为单整,三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利用Johansen检验来确定协整向量的个数。在此之前,需要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根据LR和SC准则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为1。因此在VAR(1)模型下进行Johansen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的检验结果可知,LNFA、LNRC、LNAGM三个变量在1985-2013年间存一个长期稳定关系,其协整方程为:

这表明从长期来看,财政支农与农业贷款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均具有正向效应,且财政支农的影响弹性为0.082027,说明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农业现代化水平将提高0.082027%。而农业贷款的影响弹性为0.066145,说明农业贷款每增加1%,农业现代化水平将提高0.066145%。

(四)脉冲影响与方差分解

脉冲影响函数能够反映财政支农支出、农业贷款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标准信息响应,从而揭示三者之间的动态影响作用过程。但在进行脉冲影响函数分析之前需要对VAR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由图4可知,模型的特征跟均在单位圆内,由以上三个变量构成的VAR模型是平稳的,可以进行脉冲影响分析。

图5至图8是财政支农、农业贷款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从图5中可以看到,财政支农支出的一个标准差信息对农业现代化具有一定的正向冲击,并且在第三期就快速地达到了最高值0.002688,随后便呈缓慢降低的趋势,这说明财政支农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力在逐渐减弱。这是由于一直以来,财政支农的绩效不稳定且偏低[11],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的持续发展。此外,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资强度还不到16个发达国家平均投资强度的十六分之一,即便与28个最低收入国家的财政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平均值1%相比,也仅为四分之一左右[12]。因此,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同样也会阻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图4 VAR模型平稳性检验

图5 农业现代化对财政支农的脉冲反应

图6 农业现代化对农业贷款的脉冲反应

表5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从图6可以看出,农业贷款的一个标准差信息对农业现代化具有较强的正向冲击,同样也是在第三期快速得达到了0.002211,此后便一直呈现平稳上升的过程。由此可知,农业贷款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稳定有效的拉动作用,并且这种拉动作用会逐渐增强。说明农业贷款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由图7可知,在本期给农业现代化一个单位的正向冲击后,当期会对财政支农产生正向影响,影响效力为0.034325。在第二期迅速提升到0.078023,此后便一直呈现逐步上升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发展对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正向拉动作用,并且这种拉动作用也会随着时间逐步增强。而从图8看以看出,在本期给农业现代化一个单位的正向冲击后,当期也会对农业贷款产生较强的正向影响,影响效力为0.039882。随后在第三期达到最大值0.058984,此后这一影响效力便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

图7 财政支农对农业现代化的脉冲反应

图8 农业贷款对农业现代化的脉冲反应

方差分解是分析VAR模型中影响内生变量的结构冲击的贡献度。从表6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发展受自身冲击对其自身的贡献度最大,并且在当期达到了100%。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贡献度逐渐降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贡献度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过程,并在第5期达到了最大值3.50802,而在此之前其贡献度要大于农业贷款的贡献度,但随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现代化的贡献度逐渐减小。农业贷款对农业现代化的贡献度则是一个平稳上升的过程。从整体来看,农业现代化不仅受到自身冲击的影响,同时还受到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贷款的影响,且农业贷款的冲击要大于财政支农支出所带来的冲击,但两者对农业现代化的冲击影响整体较小。

表6 农业现代化方差分解结果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1985-2013年四川省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和农业现代化的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脉冲影响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解析了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从长期来看,四川省财政支农、农业贷款与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财政支农与农业贷款对农业现代化具有正向的拉动作用,并且财政支农的拉动效应较高于农业贷款。农业贷款的绝对规模远大于财政支农,可农业贷款对农业现代化的长期拉动作用却小于财政支农,这说明农业贷款存在着结构不合理,效率较低等问题,限制了农业贷款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发挥。此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主体是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产权抵押物,致使众多农业经营组织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这也说明了农业贷款的规模中真正用于农业现代化的贷款比例较小,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其次,从短期来看,农业现代化与财政支农和农业贷款两两之间分别具有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并且农业现代化对两者的促进效应要大于两者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效应。最后,财政支农对农业现代化的贡献度较低,并呈现进一步降低的趋势,而农业贷款对农业现代化的贡献度虽然逐年增加,但增加速度较为缓慢。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财政支农支出的绩效偏低、农村金融效率较低以及财政支农结构与农业贷款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二)政策建议

1.调整财政支农结构,提高财政支农绩效。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起点较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的总体规模,同时还应当提高财政支农的配置比例,优化财政支农的配置结构,充分发挥财政支农的支持效应。此外,还应注重对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逐步建立财政支农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2.优化农业贷款结构,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业贷款是除财政支农之外重要的资金投入渠道,应当确保农业贷款资金能够更多地投入到农业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中,而不是用于农业生产以外的其他用途。此外,农业贷款资金运行效率低将无法形成有效的生产力,同样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在优化农业贷款结构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提高农业贷款资金的运行效率,保证现代农业生产环节中的资金供给。

3.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四川省作为西部的农业大省,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农村金融的发展一方面应该提高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效应,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能够更便捷、更有效的享受农村金融的服务。另一方面,提高农村金融的创新能力,结合市场的需求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特点,提供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项目,满足其资金需求,进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1]John Herbert Davis&Ray Allan Goldberg.A concept of agribusiness,Division of Research.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D].Harvard University,1957.

[2]Deere C D,Gonzales E,Perez N,et al.Household Incomes in Cuban Agriculture:AComparison of the State,Co-operative,and Peasant Sectors[J].Development and Change,1995,(2):209-234.

[3]Altieri MA,Rosset P M,Nicholls CI.Biologi calcontrolmodernization:Towards resolution of some contradictions [J].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1997,(3):303-310.

[4]邓启明,胡剑锋,黄祖辉.财政支农机制创新与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基于浙江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7):26-32.

[5]胡玥.财政支农、农业现代化与山西农业发展[J].经济问题,2012,(01):73-77.

[6]李伟,马永谈.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03):5-9.

[7]顾宁,余孟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路径识别[J].农业经济问题,2013,(09):58-64.

[8]马延安,苗淼.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的金融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3,(12):68-71.

[9]郭新明.加大金融支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J].西部金融,2013,(02):4-7.

[10]陈锡文.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几个主要问题[J].改革,2012,(10):5-8.

[11]封明川,吴平.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的实证分析——基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视角[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01):124-128.

[12]邹杰.财政农业科技支出与粮食单量动态关联[J].经济问题,2015,(06):95-99.

(责任编辑:车碧云)

田逸飘(1987-),男,四川宜宾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刘明月(1988-),女,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区域与发展。

猜你喜欢

支农四川省财政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乡村振兴亟待支农精神的回归——当代农村籍大学生的“自我救赎”
金融支农创新十大模式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及启示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