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习作浸润生活的味道
2015-08-26贾小莲
贾小莲
摘 要:小学习作生活化教学必须关注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络,让习作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服务生活、创造生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习作生活化;教学策略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习作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清新隽永,潺潺不断。“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习作生活化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络,让奇妙的大自然和沸腾的社会生活映入学生的脑海,走进学生的心田,让习作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服务生活,创造生活,并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小学习作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有哪些呢?
一、拥抱多彩生活
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习作是学生生活的镜子。生活处处有习作,习作篇篇写生活。离开生活,习作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作生活化教学要引领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现象,投身沸腾的社会生活,发掘生活的奥秘,为学习习作和生命成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和不竭的动力。
1.观察生活。观察是认识世界和社会的重要窗口。大自然千姿百态,无奇不有。秋去冬来,寒来暑往,云蒸霞蔚,鸟语花香,花开花谢,云舒云卷,大自然如此多姿多彩,要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此外,留心观察造型各异的大桥、人来人往的车站码头、大大小小的休闲广场、眼花缭乱的购物广场……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学会有序观察、重点观察、细致观察和联想观察,发现生活的绚丽多彩,增加生活积累。
2.体验生活。体验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经历了体验,就会有所思所感、所悟所获,产生表达愿望。鼓励学生品尝家乡的美食,参加假日联欢会、游艺会、拔河比赛、田径运动会、演讲比赛和辩论赛、百科知识竞赛,母亲节为妈妈制作一张贺卡,为贫困山区的儿童奉献一片爱心,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走上街头当小交警和环保义务宣传员,动手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到田间拔草……独特视觉去观察,一心一意去体验,百般感受满心怀。
二、积累丰富素材
材料是习作的第一需要。没有材料,谈何习作?材料充足了,学识丰富了,思想深刻了,语言生动了,习作时就能左右逢源,文采飞扬。习作生活化教学必须丰富学生的各种积累。
1.积累语言。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是表达的工具。语言的生命力和表现力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写文章好比造房子,字词句段是砖头、水泥板。因此,必须指导学生从优秀作品中积累规范的语言,从生活中积累鲜活的语言。人人自备采蜜本,积累词语可以按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惯用语、成语等分门别类的积累。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时出口成章,习作时妙笔生花。
2.积累技巧。“按理说用规范的语言写出真情实感、思想健康的作文应当是基本要求,而如今却成为作文竞赛选拔优秀作品的主要标准而郑重提出,是足以令人深思的。这说明在倡导自由写作的同时,规则写作的导引,同样是不可缺失的。”小学生习作的技巧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表达手法,以及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详写与略写等等。恰当的表达形式与技巧能使主题更鲜明,内容更有感染力。
三、拓宽练笔形式
生活化习作教学要广开练笔途径,引导学生多写,以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提升习作的技能。
1.叙述性习作。情境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浮想联翩,为学生搭建生活与作文的平台,学生习作时脑中再现动人、难忘的场景,兴致勃勃,自然笔下生辉。比如,几个学生相约去购买野炊所需的食品,回校之后,分角色表演购物过程,既有小贩的热情,又有双方的讨价还价,还夹杂着短斤少两的笑话,真实感人。这样训练很容易写出情真意切的习作。
2.即兴式练笔。针对课堂和课间的偶发事件,引导学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素材,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有次语文课上,大家学得津津有味时,飞来了一只马蜂,随后又飞来两只,三只马蜂发出嗡嗡的声音,学生躁动了。当我转身板书时,一只马蜂朝我头上袭来,只听到一名女生尖叫:“老师,小心马蜂!”尖叫声打破了平静,教室乱了套:有的拿书顶在头上,有的钻在课桌底下,胆大的男生脱下外衣,跳到课桌上驱赶马蜂……我灵机一动,这不是描写场面的好时机吗?转眼间,马蜂飞出了窗口,教室里恢复了平静,我立马写上习作题目《马蜂飞进教室后》,要求学生对刚才发生的一幕展开描述。
“作文连着健康的生命,让作文与生命一样精彩!”这也是习作生活化教学追求的境界。习作生活化教学必须构建一个“课内外相联,学科间相融,校内外沟通”的教学模式,拓宽教学时空,才能让学生生命灵动,心灵健康,让习作成为学生心灵和精神的追求,写满生命的发现、创造和感动,让他们用童心、童趣、童言描绘五彩斑斓的生活,创造灿烂如花的生活。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