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学习
2015-08-26高春梅
高春梅
摘 要:新课程不断改革,推动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除了“传教士”式教学方法,不少教师也采用学生分组探讨学习的教学方法。然而,在分组探讨学习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结合自身经验,浅谈教学中克服困难,化解问题,实行有效、高效的小组探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的要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学习
一、强弱结合,划分小组
在分小组讨论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图省事,懒得安排,总是随口一句“同桌两两进行讨论”“前后桌分组讨论”,就把小组划分完毕。这样的划分方式,笔者认为存在不少的弊端。一般在安排座次的时候,教师总是把成绩优秀的学生安排在前排,把成绩较差的学生放在后排,呈现好学生扎堆、学困生聚群的情况。如果按照教师同桌、前后桌的方式进行分组,好学生永远和好学生一组,那成绩较差的学生就无法从讨论中学到知识。
笔者在划分小组时,总是提前划分好,把全班学生按一组、二组、三组的顺序标注好,每个小组既有成绩好的学生,也有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样就能实现“帮带”效果,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二、把握学生的讨论内容
在分小组讨论中,有些教师分配好讨论任务后,就坐在讲台上干自己的事情,五分钟或十分钟后,再结束讨论开始讲课。然而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有没有真正进行讨论?究竟讨论了些什么?讨论有没有效果?这些都无从得知。甚至有些学生在讨论中开始聊天,浪费课堂时间。
因此,笔者认为在分小组讨论中,教师应该走下讲台,在各个小组中转转,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发现讨论中遇到的问题,并在接下来的讲课过程中实际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把知识弄明白。
三、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课堂教学中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虽然说要以学生为主,突出学生的关键性地位,但教师也不能完全“退居二线”。教师要在学生分组讨论学习中起到辅助作用,引导讨论的形式和内容,把握讨论的方向,确保学生的小组讨论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笔者经常走到小组中间,倾听学生讨论,时不时地插上两句进行提点,有时还会融入学生,和他们一起讨论。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为学生设置更加切合实际、更加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并在这种不断更新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知识。
参考文献:
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