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效情境成为课堂教学“活”的催化剂
2015-08-26陈君
陈君
摘 要:通过教学实践,阐述教学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情况。有效的教学情境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利于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只有巧妙、恰到好处地应用教学情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小学数学;催化剂
情境教学是指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之,就会成为课堂中花哨的摆设,毫无实用性可言。
【情境一】(在教学“9加几”时创设的情境)
为了吸引一年级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花了一天的时间做了一个动画课件:草地上,一只小猫和小狗在玩拍皮球的游戏,小猫拍了4下,小狗拍了9下。上课伊时,我用多媒体将这个动画情境展示给学生看,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提一个数学问题。问题一抛出,举手的学生很多,有问:“小猫比小狗少拍几下?”也有问:“小狗比小猫多拍几下?”当学生问:“小猫和小狗共拍了多少下?”时,我很高兴,因为本节课的例题已经成功地创造出来了,正当我准备下一个环节——列式计算时,本班的“好问者”高高地举起小手,嘴里喊道:“陈老师,我有意见。”带着好奇心,我点点头示意他站起来回答,“陈老师,你见过小猫、小狗拍皮球比赛吗?小猫、小狗拍皮球比赛只能在动画片中看到,而我们家里养的小猫、小狗站都站不起来,怎么可能拍皮球呢?……”显然,现在的学生已初步具有“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意识了,他们能用生活的眼光看待数学中的问题了,是我忽略了这些。既然已经意识到了,必须马上纠正,于是我趁机把“我家养了……”改成“我在动画片中看到……”,这才平息了风波。可是在列式计算9+4=( )时,学生很少想到用“凑十法”。
【情境二】(在教学“9加几”后翻阅资料看到的)
在班中抽两个学生上台,用大小一样的10毫升的量杯各倒了一杯水,①号杯的水面在9毫升刻度线处,②号杯的水面在5毫升刻度线处,他俩一共倒了多少毫升水,你能知道吗?能用什么办法求出来?可以动手试一试。之后,学生想出的办法很多:有的直接用数刻度的方法计算;有的动手操作,先把②号杯中的水倒入①号杯,凑成10毫升,再加上剩下的4毫升,得14毫升;还有的把①号杯中的水倒入②号杯,凑成10毫升,再加上剩下的4毫升,得14毫升。
【比较】
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情境,展示了不同的教学效果。我将上述两个数学情境作对比进行了反思。
情境一:形象、生动、有趣,适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但不宜操作,而且费时,对于本课时的教学没有直接的帮助。
情境二:平淡,但贴近生活、易于操作、成本低,对于本课时重难点的解决有直接的帮助。
【反思】
教师对教材的驾驭和处理、对数学情境的创设和实施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的发展。从上述两个情境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能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情境成为课堂中“活”的催化剂呢?下面我就结合上述两种情境,谈一谈自己对于“创设数学情境”的一点看法。
1.情境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心理学研究表明,创设出来的情境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一些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存在,以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上述教学“9加几”时创设的情境一,虽然形象生动,但离学生的生活太远,无法引起学生对生活的共鸣。而情境二,来源于生活的倒水,但又凌驾于生活之上,因为它是生活的抽象,这就需要学生运用生活的眼光去观察,用发散的思维去分析,因为贴近所以熟悉,因为熟悉所以有激情。
2.情境应该利于动手操作活动
儿童的智慧始于指端。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创设的情境应该利于操作活动,用操作活动启迪思维,使思维在操作中得到发展。
上述情境二,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或者个别学生上台动手操作,把②号杯中的水倒入①号杯,或把①号杯中的水倒入②号杯,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3.情境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目的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创设出来的情境必须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使学生在该情境的熏陶下,对所探究的知识有所领悟和创新。例如上述情境二,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通过动手操作,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创造出数格子、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展示。而情境一,因为与教学内容没有紧密的联系,对教学重点凑十法的探究没有直接的帮助,所以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显得迟钝、狭隘。
在情境的选择过程中要注意对情境中包含的思想和内容进行严格筛选,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情境,使教学内容和情境有机地融为一体,避免情境内容的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巧妙地运用教学情境,让它成为课堂中“活”的催化剂,给课堂增加亮点,起到画龙点睛之效,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许晓娜.小学数学创设有交情境教学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