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方法,高效率

2015-08-26史万军

新课程·上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轮船一节课审题

史万军

十几年的教学工作和多次的听、评课,我的想法与收获颇多,这些想法与收获让我的教学变得轻松。借此我把自己的一些有效做法、想法整理出来跟大家交流。希望大家能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一、换种方式展现重点

比如在一次听课时,课件中有一个闪动的东西很吸引我的目光,我留心去看,发现它是一组大写的字母,便试图去拼,拼出了两个字“备课”。经历了这一先被吸引然后仔细拼的过程,虽然时间有点长,但这两个字深深烙在我的脑海,至今还记忆犹新。大家可以对比想象一下,如果当时仅给出“备课”两个字,很可能都不会注意到它们。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尝试把一些重点的东西换种形式展现出来,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以这种方式展示的内容在一节课内不宜过多,且一定是重点。

二、课堂中教师要有“语言”的空白

(1)当用课件或小黑板等方式出示习题后,接下来会干啥?我的想法与做法是:让学生去读。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审题能力。因为考试要求学生独立解答,且审题是突破的关键。当学生读完题还是不会做时,又会如何做?很多人会着急,便开始讲解。但我认为课堂上不能急,要稳。此时,还可以找学生分析,当分析不当或不到位时,再请其他学生作补充。这样一来留给所有学生更多地思考时间,二来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审题能力会大大提高。会有人说,这样做我的课上不完。您想过吗?上课是为了上完内容还是为了让学生学有所获?(2)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可以因为赶进度而缩短“思”的时间。且在学生思考之前教师尽量把关于本次“思”该讲的、该问的都明确给出,尽量避免在学生思考期间,教师的语言对学生产生干扰。

三、教师在课堂上力争做一个好的发问者

(1)在学习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应先以教师的身份设计框架问题,再以学生的身份设计启发性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互交流等逐步解决问题,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提升。如我在《滑轮》这一节课,提出了57个问题。但本人能力有限,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问题的提出,没有太多的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想怎么提问就怎么提问,在提问的这一环节,没有体现出由浅到深的层次感,今后我要刻意向“在设计问题时,要有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基本问题,这些问题要与本单元教学内容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要能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的方向努力。实践需要时间,虽然我在短时间内进步不大,但我认准了,就会不懈努力。我希望我们未来的课堂应该是“听不到问题的答案,听到的只是教师的简单提示和启发,学生体验到的是交流之后的埋头苦干”。(2)教师要时常去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兴趣、知识的接收方式、理解方式等,寻找学生最佳的接受方式与理解方式。(3)还要注意“问题”出示的先后顺序。如,有关“轮船”问题的教学中,有这样两种不同的发问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

师:轮船是铁做的,如果把与轮船同样重的铁球抛入大海,会咋样?

生:沉入水中。

师:轮船是铁做的,且与铁球质量相同,轮船咋会飘在水上?

生:思考、猜想、议论。

师:想知道吗?好吧,打开课本第87页,它会告诉你的。

第二种方式是:

师:请打开课本第87页自学第一、二自然段,回答问题“轮船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上?”

生:自学课本。

师:谁来回答“轮船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上?”

这两种方式,引起你对问题的兴趣与探究欲望相同吗?在你大脑中产生的刺激与思考相同吗?效果能一样吗?

四、别给学生当头一棒

很多时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既有简单的,又有困难的。这时,在对知识前后衔接影响不严重时,我通常是先出示最简单的知识或问题,让学生在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中去冲刺更难。学生在整堂课中的情绪都是轻松、愉悦、向上的。但如果刚上课就出示一个有难度的知识或题目,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带上了畏难情绪,虽然问题解决了,但这种情绪会影响整堂课。学生会在畏难、压抑甚至在挫败的失落情绪中完成一节课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五、不要坚持一节课内必须把所有的内容都解决

尝试把知识分层、分时段、分方式地去解决。我通常把零碎的、有一定难度的、有综合性的知识放在练习册的讲评中,甚至是考试卷的讲评中去解决。我认为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教给学生了”而应该是“学生学会了、理解了”。考试时不会做,学生才会更重视,更希望教师讲解;练习时,做了一遍、思了一次,你再讲更容易接受。这样做:(1)不会打乱整堂课的知识结构;(2)把知识点放在练习时,以练习为载体去理解知识,比你在课堂上空讲理论更有效;(3)讲评试卷与练习时更有针对性、更有效;(4)化解了知识点,减轻了一节课的压力,不同时段分散接受、理解,更有利于突破难点。

六、别绕过难点

不能为赶进度而将难点或由于其他学科造成的难点绕过。今后这些难点还会出现在课堂上,每次都让你为此浪费时间;且会在学生心中留下困惑与畏难情绪,让学生一看到类似的题目或知识就不想做、不敢做。比如物理学科涉及的科学技术法的运算,这个知识点初二共有3章中的计算题都涉及了,初三还有。所以,我宁愿首次遇到时便花一节课时间进行讲解,让学生一次性突破,这样为今后的学习扫清了障碍。在今后的课堂中便不会在为此而浪费时间,也不再是学生的负担。

我们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代替老师,虽然有错,但在错误中发现、学习更有效。同时我们也减了负。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轮船一节课审题
轮船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三招”学会审题
托马斯的一节课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