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型教学模式分析
2015-08-26唐建君
唐建君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采用学习型教学模式,是学习型教学理论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一种新尝试,这种实践旨在打破课堂局限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挖掘学生的潜能,学习型教学模式明确了教师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在营造融洽、和谐课堂交流氛围的同时,也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学习情境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始逐步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学习型教学模式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型教学模式,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不仅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型教学模式的意义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学习型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兴趣是发展智能的催化剂,人一旦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就会去积极地探索学习,可以说,兴趣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觉探索,醉心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同时启发学生大胆创新,享受探索创新的快乐。在兴趣的引导下,无论是学习好的孩子,还是基础比较差的孩子,都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在探索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学习型教育模式引导下,不断地超越自我。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学习型教学模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型教学模式就是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自主互助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对问题进行探索,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以学生为主体,一改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不仅会积极参与,还能将苦学变成乐学,自己成为课堂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负担变成享受,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学习型教学模式,还可以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对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营造自主互助的课堂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强调自主学习,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一改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它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自主互助的课堂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智力发展要求,课堂的合作性和开放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在愉悦的交往互动中,使学生的智力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学习型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走出“填鸭式”的学习误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构建学习型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1.创设学习情境,发展学生的个性
小学语文教学要从学习者的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出发,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实现学习目标的信息资源,这个信息资源既可以是音像资料、多媒体光盘,也可以是文字材料、书籍等,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既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和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有利于转变教师角色,构建活力语文课堂,为师生双边活动奠定基础。众所周知,学生只有享有学习的自由,才能够拥有学习的欢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学习活动越自主,学生的个性越能得到有效发挥。所以,教师必须留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在学习过程中享有自由,才能增强主动学习意识,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状态。例如,为了鼓励学生走进名著,深入了解名著中的人物,我们在教学《蜀相》一课后,组织了一次生动的故事会。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寻找一些材料,然后在课堂上讲述“三顾茅庐”的故事,讲述诸葛亮“七擒孟获”等故事,通过讲述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其主动学习意识。
2.挖掘课本、寓教于乐,营造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入细致地钻研课本基础上,找寻一些趣味性教学内容,挖掘课本、根据内容寓教于乐,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将那些枯燥晦涩的内容设计成为带有故事情节的、生动有趣的内容,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另外,在教学中,营造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构建学习型教学模式也非常有利。在这方面,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堂表演,通过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表演,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学习型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还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语文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王静,杨红伟,任建华.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及课例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