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有效德育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追求
——从教师手记《方法》谈德育的有效“方法”
2015-08-25汪玉蓉
汪玉蓉
(镇江市丹徒区石马中心小学,江苏 镇江 212113)
实现有效德育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追求
——从教师手记《方法》谈德育的有效“方法”
汪玉蓉
(镇江市丹徒区石马中心小学,江苏 镇江 212113)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走近小学课堂已有十几年,尽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出了许多努力与探索,但仍有德育的有效与实效的困惑。本文就姚大伟的教师手记《方法》,谈德育的有效“方法”。
教师手记 小学品社 教育方法 有效性 实效性
2014年4月8日,《扬子晚报》发表了姚大伟的教师手记《方法》一文,引发了许多关于德育有效、实效与高效的热议,我也是一名小学品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遇到了类似姚老师的问题和困惑,同样有“我们很卑微”的咏叹;深刻反思后,更有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因素稀释的清醒:实现有效德育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追求。
一、一则教师手记《方法》的原文再现。
苏教版三年级思品课本上有一幅图:一个楼梯口,摆满了各种生活垃圾,还有几个鼓鼓囊囊的黑色塑料袋。问生活中是不是也会遇到这种不文明的现象,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一个学生很快给出了一个方法,说找堆放垃圾的人说理去,告诉他这儿不是扔垃圾的地方。
我接着问,除了这个方法呢?好多学生依然是说理,方法一,召集全小区的人开一次会议;方法二,挨家挨户地做工作;方法三,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群发等媒介。忽然有学生提出另一个答案:可以在那儿放一个垃圾桶。
接着又一个答案让我感动,一个学生说:我把垃圾扫了。一时间有很多同学在笑,他们说:你第一天扫完了,第二天还会有。她站起来说:那我就扫两天。他们说:第二天扫完了,第三天还会有。她又说:那我就扫三天,有四天,就扫四天,五天,扫五天。他们不讲话了,笑声更加放肆。
我看着他们没了争吵,对女孩子说,老师支持你,你如果一直这样做,那么不仅仅会感动我,而且会感动整个小区。而且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他们会被你感动得永不乱堆乱放。
下了课,把他们的方法一一想了一遍,心里突然有些疼,因为我们的方法没有一个能有效地、彻底地制止住乱堆乱放这种行为。我们都在忍让,给他准备垃圾桶,为他的行为买单,最激烈的也不过是把道理写下来,让人家看。我们是受害者,但我们很卑微。
二、从教育专业层面看,品德教育需要“认知—认同—践行”的过程。
(一)从课程主旨和教材看,虽然有教材提供的素材“暖场”,却没有课程主旨和教材指向的足够“地气”。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体验自己的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帮助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品德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几乎没有纯思维性的知识,更多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它所有的内容来自于对社会现实和人的发展责任的担当,回归对生活的导向和规范力量。由于新课程的教材内容不断地倾斜于生活、社会,课程目标明确趋于“三维整合”,这个学科不是传统意义上静止的工具性品德学科,而是动态地朝着文化的主体存在转型。
教材试图由此建构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个人与世界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本没有错,但问题出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社会、生活是两种不同的图景。现代孩子“被安排”得除学习以外,与家务劳动、大自然几乎隔离,连与本教材相关的“送垃圾”都没有亲身体验过。“生活德育就是要复原被应试教育阉割了的学生的全面完整的生活,把‘真正的生活还给孩子’,‘促使他们真正走进自己的生活,主动地承担各种不同的角色,引导他们在各种不同的生活建构活动中丰富自己的个性,提升自己的人格’”。
(二)品德教育光有“入乎耳,出乎口”是远远不够的,“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才是可行的。
品德不是口号,不是场面上叫叫、文本上写写的东西,应该铭刻在心上、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中,是所有日常生活的理性综合。“正心,然后诚意”才是德育的最简明的方法。
从当下的德育课堂看,虽然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的“众议院”,但仍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有效德育。“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概念化的知性德育;“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必须怎么做”套路式的说教德育;“我们应该向他学什么”传统的大众型德育,忽略了儿童的作为生命个体的主体性,使道德教育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不可能真正帮助学生解释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与困惑。当学生面临诸如“红灯停不停”“座位让不让”等问题和困难时,并不是不知道那些道德规范和要求,而是不知道如何在利益冲突和价值冲突中,做出既符合道德行为规范又符合社会背景和时代要求的明智的行为选择,最终引导学生在行为决策和践行中提高道德智慧。
人都是在生活中通过学习而成长的,儿童“亲身经验”“亲身体验”“亲身探究”的行动学习就是人原初的学习状态。实践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若没有相关世事、人情的体验、感受,那么这些世事、人情将永远是一种外在于儿童的存在。
生活与学习的割裂、脱离,不仅使儿童的学习内容失去了儿童的生活基础,从而使儿童的学习缺乏了生命的活力,而且使儿童的学习仅限于知识的积累和对教材提出的问题的迎合,从而遗忘了所有的知识皆源于人生活问题的解决。
三、从文化层面上,传统文化的培育要遵循理性教育和生活教育一体化的道路。
(一)教材应该是人间烟火,作为“生活教育”是“以世界为教材”的文化,而不是“以教材为世界”的文字。
文化犹如空气,鲜活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在千家万户中,在人们心里,这样才能干预生活,化育人才,文化只有为人所掌握的时候,才会成为力量依据。
社会学家研究表明:普遍素质有问题,不是靠重视、研究、讨论、政策及学校教育所能解决的,而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整体下滑,是几代人整体品质被“历史遗留问题”长期败坏、持续恶化的后果。
(二)德育应该是万家灯火,家庭教育是让传统文化浸润的“蒙以养正”,而不是以学习为名的“知识教育”。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中有《对比古今教育: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开头有一个发人深省的拷问:“古代私塾没有专门的德育课,却培养出有品德的君子,今天的学校有德育课,学生的道德却一路下滑,无法收拾?”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是中国古代教育强国思想的最早体现。“省以四方,观民施教”的设教,上顺天意、下顺民心,将教化与天地人联系在一起,具有独到之处。“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被视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典范之一;“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则成了古代早期家训的典型内容。传统时代的教育主要是宗法教育,而宗法教育就是家庭教育。从我国古代的文化制度看,孩子出生后以后重要的是家教,是家庭父母的教育,而不是把儿童教育寄托在学校;六岁以后的教育,先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然后施以待人接物的礼貌教育。它的教育精神,是注重在人格的培养和礼仪的规范,并非以知识的灌输为教育的前提。
在当下的现实儿童教育中,尤其是家庭教育,充满着借助人类强大的学习能力,获取生存的机会的“达尔文主义”,寄托了太多的功利想象和成人意志。君子人格的价值理想,没有成为家庭教育价值体系的核心部分;没有体现对于这种文明的向往,在教育的“达尔文主义”眼中,君子人格既不是学历,又不是技能,更不是资本;要不要把孩子培养成君子人格不是一个安身立命的基本问题。
四、从社会层面看,全人类有一致的人性和相似的境遇,只有真正的反思才能走得更远。
(一)尊重我们的历史,热爱我们的生活,担负我们的责任,需要养成一种内省的文化习惯。
姚大伟的教师手记《方法》最后的感言:“我们是受害者,但我们很卑微。”我并不苟同,每一个问题都蕴含着解决的种子。发现问题、有困惑是好事,如果通过讨论、反思与总结,使问题得到解决则是一件幸事。我们是缺乏面对问题的勇气,还是缺乏解决问题的激情?难道我们就听任世人在对德育的抱怨中积淀起对教育的不满,从而转化对党、政府、社会的信任危机吗?
《田德政:让忏悔成为一种内省的文化习惯》一文中有这样的表述:“在过错面前一脸无辜,仿佛所有的过错都与己无关,把责任与失误都推给别人,这好像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文化习惯。”人文精神的“危机”“失落”“滑坡”“遮蔽”是世人赞同的基本判断。全人类有一致的人性和相似的境遇,每个人正在面临各种各样的失落,它其实是关于每个人的故事。
(二)没有统一的民族意志和核心价值观的国度,失落是必然的。
带着温情和敬意,从重新思考的视角出发,对诸多事实以坦然和善意,以期可以重新理解我们曾经走过的路。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言后语。
中国古老文化历经5000余年,是世界上唯一从未间断、绵延至今的人类文化瑰宝,是人类童年时代便已产生的不可企及也无法再造的世界文明的辉煌顶峰之一。中华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与精神家园,构成了全体中华儿女身份认同的基础。
中国文化一方面造就了稳定的环境,造就了“礼仪之邦”、“君子之风”,造就了中华民族深沉的性格和心理,另一方面过分控制了人的个性、才智,控制了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到现代,主观现代社会文化的体系必须进行新的开拓,中国国民的性格必须依据新的文化精神重新塑造。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顾后瞻。
在这个快速发展和民众需求多元化的时代,各种思想激烈冲击,原有的道德在剧烈变动的社会转型期遭遇不断的冲击和质疑,人们眼看传统精神所依托的社会基础在崩溃和败落,却又一时找不到新的寄托赖以传承和发扬,于是出现集体的失落感进而焦虑。对于原有的一些规则,一些人缺失认同性,而对于新的规则,一些人缺失敬畏感。于是乎,社会道德领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塑化剂”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屡屡挑战社会道德底线;屡试不爽的“跌倒扶不扶?”“座位让不让?”等公众事件,每每在“道德试纸”上显现道德的红色预警,也一次次触痛人们的心灵。
2012年“最美”点亮中国,一个个“最美”故事,成为推动社会前行的正能量,都反映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诠释着道德良知,彰显着人间大爱,昭示着社会道德的进步。继2012年“你幸福吗”、2013年“爱国,让你想起了什么”之后,2014年新春佳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以“家风是什么”为主题的采访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再次掀起讨论热潮。民众的强烈共鸣,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拾遗,对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一次深刻追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的重新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发布,给公众标定了方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更是在这一背景下再次被唤醒,显得凝重而温馨。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
[3]李润州.作为儿童的儿童[J].江苏教育研究,2015(1A).
[4]成尚荣.教师——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J].人民教育,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