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一文言文注释商榷
2015-08-25姜楠
姜楠
(泰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江苏 泰州 225300)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一文言文注释商榷
姜楠
(泰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江苏 泰州 225300)
《劝学》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此句课本注释多有讹误,原因在于注释者没有注意到此句为对文结构,两小分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对应的语法功能相同,词汇意义相同。
课本35页注(25)“能水”:指会游泳。能,善、会。不够准确。“水”应指出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游泳”。利用对文的辞例结构,我们可以推知“利足”之“利”为“善于”、“擅长”之意,“足”即名词活用为动词“行走”。课本35页注(22)“利足”:脚走得快。古汉语中有“利口”一词,亦即“能言善变”之意。(《古汉语大词典》2084页)另外,“利足”古又作“利趾”,《汉语大词典》第2册638页正解做“善走”。
同页注(21)“假舆马者”:借助车马的人。注(24)“楫”:桨。上古的车和马是一个整体,一般说,没有无马的车,也没有无车的马,所谓御车就是御马,所谓乘马就是乘车。古代的车不同于现代的车,是必须拉的,当时的马是专门用来拉这种车的。古时候提到车和马常常是“车马并举”,如《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车马,弗驰弗驱,”《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上古之人并不单独乘骑马匹,否则哪来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呢?可见,把“舆马”分训为“车子和马”是不妥的,当释为泛指车辆。另外,《古代汉语词典》(商务版)2037页将“舟楫”译为“船和桨”,泛指船只。
《师说》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本句常见三种译法:
第一种,人教版教材第二册80页注(24):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文句。“教给他书”语不成辞,还像是中国人说的话吗?将“习其句读者”译为“(帮助他)学习其中文句”,也是曲解“句读”的意思。
第二种,人教版第二册教参168页: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
第三种,苏教版第一册37页注(24):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文句。
对比这三种翻译,不难发现,苏教版将人教版和教参各取半截,合成一句,殊不知,其截取的恰恰是人教版最不恰当的部分,不要说翻遍辞书找不到把“书”解释为“读书”的例子,即便有,“习其句读”又该如何解释呢?前后两个分句的语意不是重复了吗?
以上三种错误说法的症结所在其实很简单,就是他们都错误地理解了文中“授”字的词义,这里的“授”用的是本义,即“授予”、“给予”之意,“授之书”即“授之以书”,故本句应译为“把书交给他们,让他们标点、诵读书中文章的人”。因为过去塾师的教学就是把书交给学生,让他们标点、诵读文章,讲求“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正因为如此,韩愈才说这种人“非吾所谓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
课本37页注(26)“或师焉,或不焉”: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意思是不知道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不”,同“否”。这个翻译有两个问题:一是没有把“或”翻译准确,这里的“或”非无指代词“有的”,而是时间副词“有时”。二是没有讲清楚这句话采用合叙的修辞手法,正常的句序应该是:不知句读,或师焉;不解惑,或不焉。意思是不知道如何断句,有时要向老师请教;不知道如何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有时却不向老师请教。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课本38页注⑨“不齿”:不屑一提。意思是极度鄙视。此注不妥。按“不齿”:不与同列,不能同列。表示极为鄙视。详见《古汉语大词典》1614页。《汉书·陈胜项籍传赞》引贾谊《过秦论》:“陈涉之位,不齿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颜师古注:“齿,谓齐列如齿。”《诗·鄘风》:“淫奔之耻,国人不齿也。”“郑玄笺:“不齿者,不与相长稚。”又《尚书·蔡仲之命》:“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孔传,“罪轻,故退为众人,三年之后乃齿录。”郑玄笺:“不齿者,不与相长稚。”
同句“其可怪也欤”,38页注(11)“欤”:表示感叹的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参考书62页译为“这不是很奇怪吗!”此句从标点符号到翻译错误甚多。其一,本句应为感叹句;其二,“其”在此句中作加强感叹语气的副词;其三,“可怪”应译做“值得奇怪”。故本句可译为:“真值得奇怪啊!”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课本38页注(22):六艺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地学习。传,传记,解释经文的著作。注释以“传”为“传记”,误。“传”即传注,解释或阐述经文的文字。此义项并见于《古代汉语词典》227页、《古代汉语大词典》224页。参考书62页译为:六经的经文及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地学习过。是。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课本84页注(3)“既望”:望日的后一日。“此注似不够准确。《古汉语大词典》1483页引《释名。释天》:“望,月满之时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王力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典》里也说:“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做望,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指望日的明月说的。近在望后的日子叫做既望。”七月为大月,十六为望日,本文“既望”则应为七月十七日。
客有吹洞箫者。
课本无注,参考书148页译为: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不妥。本句为定语后置句,当译为:有位吹洞箫的客人。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课本仅注“周郎”,参考书译此句为:从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均译为判断句,“西”、“东”看成名词作状语,“望”是向远处看。并误。此句主语应为“赤壁”,即后面的“此”指代的对象。“西”、“东”均为方位名词,“望”为“对着”之意。此义项见《古汉语大词典》1608页,该书并引《洛阳伽蓝记》卷三“其寺东西南北五百步,前望嵩山少室,却负帝城,青林垂影,绿水为文”。故此句应译为“赤壁西边对着夏口,东边对着武昌……”
舳舻千里。
课本85页注(16)“舳舻”,首尾衔接的船只,这里指战船。此注让人费解,什么叫“首尾相衔接的船只”?世上哪有这样的怪船?据《古汉语大词典》2307页:“舳舻”:泛指船。《汉书·武帝纪》:“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颜师古引李斐曰:“舳,船后持舵处也;舻,船前头刺棹处也。言其船多,前后相衔,千里不绝也。”可知“舳舻”原分指船尾和船头,泛指船只。这里用的是借代手法,以部分代整体。颜师古注文中的“前后相衔”,解释的是“舳舻千里”,非“舳舻”之谓,课本注释者不加详察,闹出了这样的笑话。
侣鱼虾而友麋鹿。
课本85页注(19):与鱼虾作伴侣,与麋鹿作朋友。不妥。此句为对文结构,鱼﹑虾为两种动物,则麋鹿应分训为麋和鹿。
渺沧海之一粟。
课本85页注释 (2)“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小米。将“粟”解释为“小米”不妥,因大海与米粒并无内在联系,将二者放在一起相比,不合情理。查《古汉语大词典》2219页“粟”条第四义项。“粟”:泛指粟状物。亦以喻物之微小。用例正是本句。又《山海经·南山经》:“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郭璞注;“细丹沙如粟也。”《康熙字典》未集也有“沙谓之粟”的解释。另据《实用大字典》(中华书局版)“粟”条第四义项即为“沙也”。可见,“沧海一粟”当是说大海中的一粒沙。唯此,这个比喻才能说是贴切、准确。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课本85页注(34)“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指天地万物的变化连一眨眼工夫都不会停止。参考书149页译为:那么天地万物连一瞬眼的工夫都不能存留。两种译文的差异是明显的,关键是文中“以”的理解。课本译为“停止”,参考书译为“存留”,前者是。这里的“以”通“已”,停止。详见《古汉语大词典》1293页。本句“以”后省略一“于”字。全句补充完整应为“则天地曾不能以于一瞬”,则句意豁然。全句可译为:那么天地万物的变化竟不能在一瞬间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