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里巴巴进入“张勇时代”

2015-08-24

商周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张勇菜鸟商城

张勇对阿里巴巴的未来信心满满,计划五年做到一万亿美元,同时,阿里的平台生命力、影响力、活力、繁荣程度、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够更上一层楼。

5月7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在发布2015财年业绩的同时宣布了一项重大人事变动。基于阿里集团累积16年的人才培养和传承机制,一批更年轻的领导者将带领阿里巴巴进入下一个阶段一张勇将接任阿里集团CEO,于5月10日生效,原CEO陆兆禧则出任阿里巴巴董事局副主席。

阿里将此次管理交接的主因归为60后向70后、80后的权力移交,且认为苗头可以追溯至两年前。2013年1月,马云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并将接力棒交给陆兆禧时,曾表示,“互联网是年轻人的天下,今年,阿里绝大多数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领导者将会退出管理执行角色,我们将把领导责任交给70、80年代的同事们。因为,我们相信他们比我们更懂得未来,更有能力创造明天。能给他们提供更多、更大的舞台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荣幸。”据悉,现今阿里巴巴管理层中70后占45%,80后的管理人员占52%,而60后只占3%。此外,阿里还拥有3000名优秀的90后员工。

张勇的阿里四阶段

花名为逍遥子的张勇生于1972年,于2007年加入淘宝任CFO,后历任淘宝商城和天猫总裁,直至集团COO,分管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巴巴、菜鸟、无线等核心业务。然而,在这期间,张勇走过了艰辛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请缨淘宝商城。2009年3月,张勇主动请缨负责淘宝B2C业务,5个月后,2009年8月淘宝商城事业部重新组建,张勇出任事业部总经理。离开CFO的位置,去做事业部总经理,职位貌似降了,但这比张勇之后的历次升职都重要,因为迈出这一步,他不再是空降的职业经理人,而是阿里巴巴的内部创业者。

第二阶段,考验“淘宝伤城”。2010年11月1日,淘宝商城获得独立域名。2011年9月19日,在张勇的策划下,淘宝商城实施开放平台战略,38家B2C网站同时进驻,后来连老对手当当网也加入进来。张勇认为,这是一次改变国内电子商务格局的里程碑式事件,淘宝商城不能看作是一个B2C网站,而是一个B282C大平台。然而,2011年10月10日,淘宝商城在年底续签之际公示新规,提高技术服务费和提高保证金,这让部分小卖家感到不安,他们聚集在一款语音聊天工具中,集中行动,恶意购买大卖家商品直至下架,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淘宝伤城”的事。马云为此不得不连夜从美国赶回来灭火。

第三阶段,成名“双十一”。“淘宝伤城”让张勇及阿里高层想明白了—件事,再也不能把淘宝商城与淘宝网混为一谈。2012年1月11日,为实现独立,淘宝商城更名天猫网。两个多月后,天猫公布品牌标识和形象。同年11月,“双十一”大促销成功,这被认为是天猫的“成人礼”。2009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当天销售额为0.5亿元,而2012年“双十一”,天猫交易额则达到了132亿元。2014年,天猫交易额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571亿元。“双十一”成为了整个中国电商行业的节日,更成为了妇孺皆知的消费者节日。“双十一”大获成功,张勇晋升为阿里巴巴集团COO。

第四阶段,接手无线战役。2013年8月,阿里巴巴迎来一次颠覆性的挑战,多次挑战阿里电商铩羽而归的腾讯,挟新武器卷土重来——微信5.0版本推出支付功能。面对对手强劲的挑战,张勇的思路是,把PC端的流量及所有资源全部往手机淘宝上赶,同时在手机淘宝上整合社交产品如微淘,最终将手机淘宝做成一个强粘性的移动入口。2014年3月8日,阿里巴巴借妇女节推出生活节,希望通过推进手机淘宝的普及来抢占移动互联网先机。张勇的思路让阿里巴巴的无线战略更贴近实际。2014年3月,阿里业务架构调整,张勇全面接管阿里无线。

云计算、大数据成阿里未来发力重点

5月13日晚,在2015年阿里集团内部会上,阿里巴巴新任CEO张勇首次亮相,并分享对未来商业的判断和思考。

张勇表示,未来是传统经济和数字经济结合的时代,也是现实经济和数字经济大融合的时代,因此,云计算、大数据,一个是引擎、一个是新能源,将成为阿里巴巴未来的发力重点。张勇认为,面对整个互联网+的客观经济面貌以及整个商业升级的客观需求,所有的企业都希望从IT走向DT,更新企业基础设施,直接连接消费者,用数据带来生产力。

经过15年的发展,阿里巴巴积累了庞大的消费者数据、商家数据、商品数据。过去6年中,阿里巴巴持续投入云计算,帮助国内的商家和合作伙伴,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在这样的过程中,阿里巴巴的云计算、大数据,一个是引擎、一个是石油。张勇认为阿里必须在新的格局下做好本职工作,给客户带来价值,同时给自己带来快速发展的机会。阿里的云计算正在起飞,客户数、质量、效率等方面都在一直往前。张勇有信心让云计算业务变得像电商、金融一样重要,甚至比它们更重要。

阿里巴巴的未来10年计划里,就希望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个可以服务20亿消费者和数千万企业“全球买,全球卖”的商业生态平台,让全世界的中小企业可以真正参与公平自由开放平等的贸易。

“我们必须在新的格局下做好我们的工作,给客户带来价值,同时给自己带来快速发展的机会。”张勇表示,今年云计算要在客户数、质量、效率上不断投入和提升,为未来几年阿里进一步的发展、进一步国际化,去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建立国际化业务

国际化是另外一件阿里巴巴今年会投入重兵去做的事。张勇认为,虽然公司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进行了很多的规划、很多的探索,一些业务从跨境开始实践,比如阿里的A1iexpress和天猫国际,但是2015年仍会是阿里巴巴开始国际化的元年。

张勇提出,未来的5年、10年、30年甚至更久的过程当中,阿里巴巴国际化必须要成功。做国际化的业务需要国际化的人才,在未来,阿里将会有各种各样的人聚集在这个园区、聚集在世界各地。这个时候,怎么能够理解他们,怎么能够了解他们的思考习惯,怎么适应文化差异,是未来所有的组织部成员都面临的挑战。

张勇认为,要做国际化的业务,当下必须要开始形成国际化的团队。如果没有国际化的团队,阿里巴巴不可能走到自己想要的国际化,更不可能走到“全球买,全球卖”这样的全球的数字经济平台中去。

菜鸟物流依托大数据

两年前,阿里巴巴开展了菜鸟物流业务,获得万众瞩目。张勇认为,在物流行业里,阿里是菜鸟。我们不准备学习老大哥们做过的模式,搞一个自己的物流公司,雇一帮快递员去做。今天菜鸟正在探索一条路,就是怎么样利用社会化合作的方式,怎么样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来帮助全中国几百万快递小件实现互相连接,来帮助所有的运转中心以及仓库实现更好地连接,更好地提升效率。

而真正提高效率的关键,在于大数据。利用大数据,阿里可以帮助商家在这个货品真正卖给消费者以前,就能把货品放到离消费者足够近的地方。这样能够改变现今3000万个包裹在全国上空满天飞的情况。如今,菜鸟这个团队所面临的职责,在于怎样帮助商家以及物流合作伙伴更好地提升效率,提升效率的同时,就带来了服务的提升。

阿里的未来,拭目以待

张勇对阿里巴巴的未来信心满满,计划5年做到一万亿美元,同时,阿里的平台生命力、影响力、活力、繁荣程度、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够更上一层楼。然而,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阿里巴巴不仅面临大型中资互联网公司的压力,而且针对特定目标群的小型电商服务公司也在积极抢占市场。进入“张勇时代”的阿里巴巴未来发展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本刊编辑综合整理)

猜你喜欢

张勇菜鸟商城
Photon blockade in a cavity–atom optomechanical system
张勇
菜鸟逆袭记
商城
51,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