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餐饮争胜的新战场
2015-08-24邱国军
对于多元化经营的是与非,业界始终存在争论。成功者可以将其归结于“铁锁连舟”“联合舰队”式的规模效应,用多元化的品牌、多品类的产品从高到底、从大到小的广泛适配、占领市场。失意者则抱怨其分散企业经营焦点,拉长管理、财务战线,多面受敌又难以形成合力。
食品,应该是产品多元化经营过程中常常会涉及的领域。提到餐企的食品类产品,最常见的形态就是端午销售的粽子、中秋卖的月饼礼盒。凭借餐企良好的品牌美誉度及充分的客流量,使得食品产品得以和消费层面无缝对接,在餐厅经营时间、营业空间和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成为拓展餐厅销售业绩的有生力量。
姑且抛开行政和法律层面的可操作性不谈,仅从餐厅经营特点和经营战略上考虑,餐厅经营食品的优势和劣势几乎同时存在。餐厅生产食品几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餐厅是前厅服务和后厨生产相结合的企业,每个优秀的餐厅都有自己核心产品团队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通过合适的技术将产品标准化、量产,相当于延伸了自己的经营空间。同时,由于食品所能覆盖的渠道大大优于餐厅菜品,也相当于帮助餐厅增加市场占有率、扩展品牌的认知范围。但是,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的口感和口味,很多餐厅的菜品投入食品生产线进行生产的时候,受限于冷链技术、保质期延长、复热及再加工的流程等等因素,往往会在口感和口味上大打折扣。如何将品牌餐厅的“口味”带回家,摆在餐饮企业经营者面前的将不仅仅是取舍的问题。
《餐饮世界》始终相信“授人以渔”的巨大力量,因此本期将一些餐企在食品经营方面的做法进行收集、整理和陈列,供列位参考。并且《餐饮世界》愿意为广大餐饮同业们提供一些这方面的引导和信息,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若能就此开拓出一个餐企崭新的事业空间,也是《餐饮世界》社会责任的自我践行、行业媒体的价值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