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榆社方言重叠式形容词考察

2015-08-23史秀菊乔慧芬

关键词:词缀语素丹青

史秀菊,乔慧芬

(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030006)

榆社县位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中南部,晋中地区东南部。东邻左权、和顺,西连祁县,南毗武乡,北接太谷县和晋中市榆次区。本文所用语料来自榆社县郝北镇郝北村。郝北村位于榆社县城以南17公里处,与城关话基本相同。榆社方言属于晋语并州片。

学界对方言重叠式的性质、范围至今仍有不同的理解,理解的差异不利于对重叠形式的研究和对各地方言的调查,更不利于发现各语言和各方言在重叠方面的异同。鉴于此,刘丹青根据汉藏语系各种语言和各种方言语料,提出一套综合分析重叠形式的模式[1-2],这种模式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参照这一模式对山西榆社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进行系统描写和分析。

刘丹青重叠形式分析模式分为10个方面[2]:

1)基础形式:语音重叠、语素重叠和语段重叠;

2)新增形式与基础形式的相同度:完全重叠和变形重叠;

3)生成过程的次数:一次生成和多次生成;

4)重叠手段的运用次数:单一重叠、反复重叠和复杂重叠;

5)重叠与其它手段的结合:单纯重叠和综合重叠;

6)新增形式的教量:等量重叠和超量重叠;

7)重叠手段的作用范围:整体重叠和部分重叠;

8)基础形式的完整性:完整重叠和分散重叠;

9)基础形式和新增形式的相对位置:无向重叠、顺向重叠和逆向重叠;

10)重叠和并列的关系:真性重叠和准重叠。

刘丹青认为,由于汉藏语系中重叠形式丰富多样,因此必须从多种角度才能反映出种种区别,几乎每个重叠形式都能从所列的10个方面去进行分析,然而,在实际的描写和研究中,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对每个重叠式都从10个方面去分析它的特点。他在10种分析角度后提出了“借用区别性特征理论”,简化分析过程的观点。[2]根据刘丹青的观点,笔者对榆社方言形容词的分析只列举有标记性的区别特征,限于篇幅,仅分析榆社方言的重叠式形容词的构成形式、表义特征和语法功能。

榆社方言重叠式形容词暂未发现语音重叠,因此在“构成形式”中只列举“语素重叠”和“语段重叠”两类。分析过程中以结构为纲,用上述刘丹青的模式来解释榆社方言重叠式形容词区别特征。

本文语料大部分来源于对王振刚(74岁,小学文化,郝北村务农)、梁有为(75岁,小学文化,郝北村务农)、乔成留(69岁,小学文化,郝北村务农)三位发音人的调查,少数语料来自本文作者对母语的内省。

本文所用的字母符号如下:一个大写字母代表一个音节,字母重叠即表示音节重叠。“A”,“B”表示一个音节,同时还表示是实语素,“X”,“Y”表示词缀。尚无本字的用同音字替代(同音字下加“”),如无相应的同音字,就用所见文献中约定俗成的写法;如果两者皆无,用“□”代替,并用国际音标进行标注。

1 构成形式

如前所述,榆社方言重叠式形容词中尚未发现单纯的语音重叠,下文只列举语素重叠(包括“实语素重叠”和“词缀重叠”)和“语段重叠”两部分。榆社方言重叠变调规律可参看《榆社方言研究》。[3]

1.1 语素的重叠

1.1.1 实语素的重叠

实语素的重叠,一共可以分为以下8式:

1)“AA 的”式

基式“A”都是单音节形容词,都能独立成词,榆社单音节形容词大多数能够重叠,例如: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AA”后必须加后缀“的”,二者是黏着的,如果去掉“的”,有的“AA”词性会变为名词(大部分“AA 的”没有相应的名词“AA”式),本文将穷尽性地列出此种现象,试作一比较:

a.词性为形容词的词

b.词性为名词的词

可见,“AA”后的“的”是黏着的,按照刘丹青的说法,“AA”与“的”是一次生成的,属于综合重叠(重叠与附加手段的综合)。[2]

2)AA 家

该重叠式在榆社方言中比较少见,适用于此种形式的“A”比较有限。

上例中“家”都是后缀,相当于状态形容词后缀“的”。该形式属于一次生成的综合重叠——重叠和后加两种手段综合运用。

3)AABB式

该种形式基本意义与普通话一致,只是比普通话重叠范围更加广泛。下面按照“AB”能否成词分为两类:

a.当AB成词时

这两类重叠属于刘丹青所说的“分散重叠”[2],即新增形式分别附在各个部分上,破坏了基础形式的完整性。此外,当“AB”不成词时,这类重叠的“AA”、“BB”也不成词,因此是重叠与并列两种手段同时作用于基础形式,即重叠与复合的综合,属于一次生成的综合重叠。

4)ABAB的式

按AB能否成词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a.当AB成词时

b.当AB不成词时

该重叠式中,无论“AB”成词与否,都属于一次生成的综合重叠,重叠和后加成分词缀“的”同时生成。与“AABB”式不同的是,“ABAB”式属于整体重叠。“ABAB”式颜色词的重叠占多数,非颜色词的重叠往往具有动态,表示状态的持续和反复,如“露精露精的”、“嗦弹嗦弹的”、“楞个儿楞个儿”。

5)AAB式

该式为数不多,并无基式,是一个整体,“AB”不成词,目前只发现一例,属于构词重叠:

该式中“小小”成词,重叠部分修饰后一音节,重叠与偏正两种手段同时作用生成的,属于部分重叠和一次生成的综合重叠。

6)ABB(的)式

该式中“A”和“B”都是词汇意义的承担者,“BB”重叠兼表形象意义。按结构关系分为:“(AB+B)+的”和“A+(BB+的)”两种。

a.“(AB+B)+的”式的词

以上重叠式,“AB”可以成词,“BB(的)”也成词(重叠和附加两种手段同时生成的综合重叠),“ABB的”属于部分重叠。

b.“A+(BB的)”式的词

无论哪种结构关系,该式都属于部分重叠。

以上重叠式,“BB的”成词,“A”修饰重叠成分“BB的”,也属于部分重叠。

以上两种结构都要加词缀“的”后才能成立。

7)XAA 的式

a.当A 为形容词时

b.当A 为动词时

c.当A 为名词时

这类词很少,目前只发现一例:

“A”为动词或形容词时,“圪”对“AA”没有什么限制,使用范围很宽;“忽”进入该格式时,“A”一般为动词。

“XAA”式中,重叠和前加词缀“圪”或“忽”同时生成,形成“圪/忽+AA”,然后加“的”,其中“的”是黏着的。“XAA 的”式都属于部分重叠,也属于一次生成的综合重叠。

8)ABAC式

这种形式中“B”和“C”的意义大都相关。“B”、“C”一般不成词。例如:

首先,该形式属于部分重叠。其次,该式兼有并列与重叠双重特点,属于准重叠:从意义上看,两部分没什么差别,如“和声”和“和气”属于同义联合;但从语法功能上看,联合的两个部分不能独立运用,已凝固成一个词,如“他和声和气的”,不能说成“*他和气的”。

1.1.2 词缀的重叠

在榆社方言状态形容词中,带重叠式词缀的可分为以下6式。

1)AXX 式

“AXX”式的能产量很高,“XX”词缀很丰富,约有150多种。一般情况下“XX”词缀在意义上都已经完全虚化,属于语音后缀的重叠。搭配上,有的“XX”和“A”一一对应,有的“XX”和多个“A”对应,有的“A”和多个“XX”对应。词根“A”大多来源于形容词性语素,有少数来源于动词性语素或名词性语素,以下笔者按搭配关系分类分析。

a.“A”与“XX”是一对一的关系

b.“A”与“XX”是一对多的关系

该重叠式属于部分重叠,同时也是由“词根+词缀”一次生成的综合重叠。

2)BAXX 式

该式是在“AXX”式基础上前加修饰性语素“B”形成的,此式中“AXX”往往是表颜色的状态词。例如:

该重叠式属于部分重叠,由“B+A+XX”构成。值得注意的是,基式“A”既可前加修饰性语素“B”成词,如“黑绿、雪白、血红、黑紫”都成词,也可以后加叠音后缀成词,如“绿酽酽、白通通、红而而、红叭叭、紫念念”也都成词,因此,此结构应是基式“A”前加修饰性语素和后加叠音后缀而成,是多次生成的部分重叠。

3)AYXX 式

“AYXX”是“AXX”式的变式,在榆社方言中“Y”主要有“圪kə”、“忽xuə“不pəɂ”等几个词缀,它们可以放在“AXX”式的中间,构成四字格。“Y”此处是表音语素,无实际意义,插入词中,增加了程度轻、不满的主观色彩等语法意义,起到调节音律,舒缓语气的作用。例如:

“AYXX”式属于多次生成,先重叠后附加中缀。

4)XAXA 式

该类重叠属于一次生成的综合重叠,“XA”一般不成词,因此重叠和附加同时生成。

5)AAXX 式

该结构属于一次生成的复杂重叠,即“AAXX”式中,重叠关系超过一层,而两种重叠是一次生成的,语素“A”和“X”同时完成重叠。该重叠式例子较少,目前只发现两例:

6)ABXX 式

该式由“AB+XX”构成,属于一次生成的部分重叠。例如:

1.2 语段重叠

语段组合包括基础形式为复合词的重叠式和大于词的语段组合,后一种更为典型。上面提到的AABB式和ABAB 的式中,当基式“AB”成词时,也属于语段重叠,为了便于分析,都在1.1中列出,这里不再赘述。下面的语段重叠都属于部分重叠。

1.2.1 A 了页A 式

该重叠式中,“页ie45”是“一个”的合音字,整个重叠式是一个结构较为凝固的四字格短语,属于部分重叠。例如:

1.2.2 A 也不A 式

与“A 了页A”结构特征一样,“A 也不A”式表达效果相反,表示“一点也不”的意思,该式往往出现在对举中,对举中“A”大多数情况下互为反义词,属于部分重叠。例如:

1.2.3 要A(B)没/不A(B)式

该式也属于部分重叠,其中“A”、“AB”都成词,这种形式在结构上也较为凝固,不能独立成句,只在对举中出现。例如:

以上语段重叠的重要标志是重叠内部都有句法成分,如虚词“了”、“也”或“要……没”等结构式。

2 表义作用

根据朱德熙理论[4],与重叠有关的形容词属于状态形容词。榆社方言重叠式形容词特点如下:

2.1 可变性

重叠式一般是再现某一时刻所处的某种状态,如“白菜菜的脸蛋”,而性质形容词是给事物分类,如“白脸蛋”。

2.2 形象性

重叠式都带有形象色彩,能直接诉诸听话人的形象思维,唤起人的各种感官印象。如“白菜菜的脸”,使人想起毫无血色的病容,脸如菜色,毫无生气可言。“圪猴猴的”,使人想起猴子蜷缩的样子。

2.3 主观性

榆社方言重叠式形容词褒贬色彩明显。如“黄黢黢”(褒义)与“黄拉拉”(贬义),“红叭叭”(褒义)与“红而而”(贬义)。重叠式的主观性往往随着音长的拉长而加强,如“这孩子白丢丢的”中,“白丢丢”拉的越长,主观色彩越浓。

2.4 韵律性

重叠式韵律性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往往是四字格。例如AABB式:“看伢长得实实受受的,连页浮风撇着也没啦。”该式后一个B 往往拖长,在句中有舒缓语气的作用。

2.5 程度的强弱变化

榆社方言形容词重叠式大部分表现出主观估价程度的对立。按实语素的位置不同,分为“弱化”和“强化”两种。凡实语素开头的都是强化式,实语素在词缀后头的都是弱化式。这里以“AXX”和“XAA”两种形式为例说明。“AXX”式比基式“A”程度更强,如“红拉拉、红而而”都表示红得过分。“XAA”式中“X”为“圪”时,则比基式“A”程度更弱,如“圪咸咸的、圪辣辣的”表示“有点儿咸、有点儿辣”。“AYXX”式为“AXX”式的变式,相比“AXX”式,程度更弱,如“白圪通通、甜不滋滋”比起“白通通、甜自自”来,程度上减弱。在同一程度的各种形式中,音节越多,对程度的主观强调越明显。如“实实受受、雪白雪白的”比“实受、雪白”语气更强一些。

3 语法功能

刘丹青[1]认为状态形容词和性质形容词的语法对立根本上是因为述谓性的强弱,榆社方言重叠式形容词的述谓性是强的,具体表现如下:

3.1 经常直接作谓语

例1 小宝每天嗦弹嗦弹的,不害使人。

例2 这药苦苦的。

例3 兀苹果红叭叭的,看着就熟透了。

3.2 经常作状语或状态补语

例4 稳稳的走哇,甭着急。

例5人一辈子就是这还,葵葵对对瞎活哇。

例6 这枣儿咬着甜生生的。

例7 这小孩孩长得白圪丢丢的,真好看嘞。

榆社方言重叠式形容词在充任句法成分时,大部分情况下要加“的”(普通话定语标记“的”和状语标记“地”在榆社话中读音相同,本文不加区别,都写“的”),但在状语位置有时可加可不加,如例5。

3.3 独立成为谓词性非主谓句

“AA 家式”,往往出现在和小孩子对话的语境中,表示劝慰、嘱咐、呵斥、亲昵等色彩,有的还可以单独成句。

例8 悄悄家的!

例9 慢慢家走!甭跌倒了。

3.4 绝大部分重叠式形容词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例如,榆社方言不能说“*可嗦弹嗦弹”、“*可苦苦的”。

3.5 不直接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

当地方言不能说“*不红红的”或“*不圪丢圪丢的”,只有极个别情况可以,如“不大大的”,常常用于对话中,表示委婉语气。榆社方言重叠式形容词表达否定义时要用特定结构“不是……的兀”。

例10 兀家儿就不是齐齐洁洁的兀,乱七八糟的。

例11 兀孩子不是嗦弹嗦弹的兀,稳稳的。

3.6 作定语时受到句法限制

重叠式必须出现在“页”前后两个位置。

例12 伢ȵiɒ22可是稳稳的页人。

例13 伢和人相处动了是页大大道道的人。

重叠式有时放在指示代词“这”、“兀”所修饰的名词前,有时可直接修饰“这”和“兀”,也就是说,榆社方言重叠式形容词所修饰的中心语名词往往是有定的。

例14 穿的圪薄薄的兀衣裳。

例15 红叭叭的兀/这(苹果)是谁给你来?

4 结 语

总之,榆社方言重叠式形容词较为丰富,但没有单纯的语音重叠,语素重叠和语段重叠有17种,其中,语素重叠14种,语段重叠3种。整体重叠的只有“AA”、“AABB”、“ABAB”3种形式,其他都是部分重叠;整体重叠形式一般都要黏着后附成分“的”或“家”(“AA 家”),因此又都是一次生成的综合重叠。综合重叠的“AABB”、“ABAB”的区别是,前者属于分散重叠,后者属于整体重叠。大多数重叠式都是一次生成的,少数词缀重叠式为多次生成。词缀重叠大多是叠音后缀的重叠,少数是与实语素黏着在一起的整体重叠或分散重叠。语段重叠都是包含了句法成分的重叠。由此可见,只有用类型学的框架研究榆社方言重叠式词语,才能更为清楚地认识其独有特点。

[1]刘丹青.苏州方言重叠式研究[J].语言研究,1986(1):9-14.

[2]刘丹青.汉藏语系重叠形式的分析模式[J].语言研究,1988(1):167-173.

[3]李建校,崔容,郭鸿燕,等.榆社方言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4]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猜你喜欢

词缀语素丹青
从网络语“X精”看“精”的类词缀化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水墨丹青一世情
词尾与词缀的区别研究
水墨丹青
现代维吾尔语的词缀功能及从中存在的奇异现象的处理探讨
笔墨丹青绘中原
浅谈现代汉语类词缀
丹青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