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让土与火结合的艺术绽放光芒
——记杭州南宋官窑研究所所长郦越宁先生
2015-08-23苏宝塍
○文/苏宝塍
传承,让土与火结合的艺术绽放光芒
——记杭州南宋官窑研究所所长郦越宁先生
○文/苏宝塍
华夏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具有特殊意义。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有人说,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在宋代五大瓷器名窑“汝窑、钧窑、哥窑、官窑、定窑”中,南宋官窑瓷更是被公认为中国古代青瓷制作的巅峰境界,“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釉色莹彻”,“温润如玉”,使其自古便有“瓷器之花”的美誉。
据记载,南宋官窑是宋朝迁都临安后,邵成章提出在殿中省修内司按北宋旧制度在凤凰山下设立官窑,称为内窑。修内司官窑瓷釉有月白、粉青、米黄三色,有冰裂纹,隐纹如鹰爪。另外,在《垣斋笔衡》中提到“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为南宋初期设立的第二座官窑,称“郊坛官窑”,也位于杭州。
“袭故京遗制”移地于南方继续生产,开始于绍兴十三年,连续生产了一百三四十年的优质瓷,前后映辉,为中国赢得了制瓷王国的美名。千百年以来,宋瓷被举世认为是艺术性的,它通过细致纯熟的工艺,将流畅简练的造型和精光内蕴的釉色和谐统一,代表着八百年前中国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也是南宋时期发达的科技文化真实的写照。由于它产量有限、传世甚少,从而成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瑰宝,闻名于世。与南宋官窑的知名度不相适应的是,关于它近乎零星的史料记载,让今人觉得扑朔迷离、莫衷一是。因此,南宋官窑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古陶瓷研究中一项令人瞩目的重要课题。杭州南宋官窑研究所所长郦越宁先生是研究和恢复南宋官窑的领航者,他用近半个世纪的努力,让南宋官窑这一中华瑰宝再次令世界瞩目。
谈南宋官窑,如数家珍
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萧山的郦越宁,目前是杭州南宋官窑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古陶瓷委员会委员、杭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还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三十余年如一日,他一直致力于对南宋官窑的研究与仿制,并有着独特的见解和造诣,为南宋官窑最精粹的制作工艺得到恢复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这三十余年的兢兢业业,让郦越宁对南宋官窑产生了独特而深厚的感情,以至于谈到他心爱的官窑,他便如数家珍一样神采奕奕。他介绍说,1996年,杭州考古收藏爱好者华雨农和他的“考友”发现了老虎洞窑址,5年后老虎洞窑址入选了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后,杭州历史博物馆对老虎洞出土文物进行了整理,结果十分可观,4000多件出土南宋官窑瓷器中包括碗、盏、盘、洗等20类、53型器物,其门类之多、制作之精致,让人叹为观止。
南宋官窑最大特点就是薄胎厚釉,工艺上有难度。而三次素烧三次施釉,是郦越宁的首创。在南宋官窑研究所中展示的三次釉瓷片,从断面看像两片天青色的琼脂夹着一条细细的黑线。最薄的地方胎只有0.5毫米,阳光下仔细看还能看出每次釉的层次。普通工艺陶瓷釉料只占15%至25%,除去烧失量(烧制过程中因水分蒸发而损失的份量)一只重量为322克的三次釉笔洗中,胎与釉的比例已近对半,堪称半胎半釉。
郦越宁半辈子沉浸在土与火的艺术中,在他看来,满屋子的瓷器就像满屋子的人,都是有生命的。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他仍坚持每天吃过早饭后就一头扎进研究所,手捧泥巴一呆就是一整天。拉坯、修坯、上釉、烧制……等待的间隙,或喝一盏清茶,或练上几笔书法,即便逢年过节亦是如此,这是他感觉最享受的时光。他说:“刚出炉的官窑瓷器,因胎和釉膨胀系数相差过大,釉面会发生裂纹,发出叮叮咚咚清脆的声音”,如果不身临其境,很难感受到“开片”的美妙。
如今,凭着对艺术的执着,郦越宁成了全国有名的南宋官窑大师。而这些带给他的不仅是光彩夺目的荣誉,更是一种深入灵魂的满足与幸福,以及对祖国陶瓷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与瓷结缘,在创新中妙悟
郦越宁与南宋官窑的结缘要从1978年说起,那一年,高中毕业的郦越宁走进杭州瓷厂,开始了与南宋官窑的绵绵情缘,这一干就是十多年。其实,在他进厂前两年,杭州瓷厂就开始承担了研制仿南宋官窑的任务。北京故宫专家冯先铭、轻工业部总工程师李国桢等专家参加了仿制工作。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文革”浩劫,百业待兴,曾作为南宋皇城的杭州希望能够揭开南宋官窑这个“美丽的谜团”。
郦越宁被分配在仿南宋官窑研制组,当年杭州瓷厂就研制成功了仿南宋官窑的灰青釉和月白釉。1986年,他们又成功研制了南宋官窑粉青金丝纹片瓷。然而,与传世官窑的残片一对照,两者差异仍十分明显。传世官窑具有玉石般温润的质感,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传世官窑如同精致的“夹心饼干”,几层釉的中间,夹着一层厚度仅有2毫米左右的薄胎,正是文献记载的“釉青如玉,胎薄如纸”。而仿制的灰青釉和月白釉却只是“厚胎薄釉”,远远达不到“薄胎厚釉”的效果,而“薄胎厚釉”恰恰是南宋官窑的工艺精华。
由于在南宋官窑研究方面的造诣,1990年郦越宁被任命为南宋官窑研究所副所长。当时厂长周少华交给他一些南宋官窑的残片,并对他说:“这‘青瓷之王’曾经辉煌过130多年,给后人留下了美丽的谜团,希望我们能够解开这个谜团。
然而,当时年轻气盛的郦越宁并没有定下心来去解读这个美丽的谜团,而是努力实现着他的另一项宏伟目标——融合“汝钧哥官定”五大窑的精华,创作出全新的官窑作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烧制,他把自己的设想变成了现实。2001年,他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官钧窑》及部分仿南宋官窑作品,到北京参加在故宫举办的“宋代五大名窑真品暨仿品展”。
没想到,在展会上郦越宁遇到了一位让他的人生发生大转弯的瓷器大师。这位大师认真观赏了他带去的作品,并与其作了推心置腹的交流:“你有很好的悟性和天赋,很难得。但‘钧哥官定’诸窑有各自的精华,光是仿制官窑就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要融合五大窑的精华谈何容易?弄得不好就成了‘四不像’。”这位大师还对郦越宁说:“在宋朝五大名窑中,只有官窑瓷有两次釉的记载,可惜已经失传,如果能恢复‘重复施釉’工艺,那很有意义啊!”大师之言如醍醐灌顶,使郦越宁幡然醒悟。
与瓷为友,用执着见证未来
从北京归来,郦越宁决心探索“重复施釉法”,把失传的官窑工艺找回来。于是,他再次回到自己的实验室,把不同时期的官窑残片放到高倍放大镜下仔细观察。他发现,南宋官窑从前期到后期依次呈现“厚胎薄釉”、“厚胎厚釉”和“薄胎厚釉”的发展趋势。在放大镜下对“薄胎厚釉”反复观看,发现那胎薄至两三毫米,最薄的甚至仅一毫米,而薄胎外侧则挂着几层釉。然而,这么薄的胎怎么能够保证不变形?那两至三层的厚釉又是怎样挂上去的?重复施釉如何解决缩釉、跳釉问题?一系列难题摆在了郦越宁面前。
但这些难题并未阻止郦越宁前进的步伐,2001年7月,他组建了自己的攻关团队。经过分析,他认为关键问题是找到合适的原料和配比。由于几乎没有现成的文献可参考,他们只有不断地尝试。每天,他们至少要烧10个小时的窑,然后再用10个小时的时间等待冷却。满怀希望地打开窑门,等来的却往往是失望,出窑的瓷器不是碎胎就是变形,或者缩釉、跳釉……
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郦越宁和他的攻关团队慢慢地发现了规律。他们采用多次上釉的工艺:即先在温度800摄氏度至900摄氏度窑内“素烧”瓷胎,以提高瓷胎强度;然后上釉一次,素烧一次;再上釉,再进行“釉烧”,在温度1300摄氏度的窑内烧制。经过长达8年的3000多次试验,至2009年8月,一只漂亮的薄胎厚釉仿南宋官窑碗终于出炉。
2009年年底,郦越宁和他的团队研制的仿南宋官窑作品参加了上海仿古工艺品博览会,获得中国文物学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专家们认为,用这种工序烧造出来的瓷器,再现了南宋官窑“薄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片,温润如玉”的特征。仿南宋厚胎薄釉官窑碗的研制成功,是南宋官窑最精粹制作工艺的真正还原。8年的努力终成正果,他们不仅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同时解开了历史上这个最美丽的谜团。
紧接着,郦越宁又先后仿制出南宋官窑《八棱穿带扁壶》、《穿带壶》、《中梅瓶》、《海棠式贯耳瓶》、《八方八棱壶》、《葵瓣洗》等薄胎厚釉官窑瓷品。除了薄胎厚釉官窑瓷品,郦越宁还研制出仿南宋冰裂纹和米色釉官窑。仿南宋官窑工艺造型创新作品不断烧制成功。
如今,杭州南宋官窑研究所和郦越宁已经在全国瓷器界闻名遐迩,他研制的部分仿南宋官窑和造型创新作品被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杭州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龙泉青瓷博物馆等单位收藏。2011年7月,他带着南宋官窑研究所烧制的仿南宋官窑作品参加了在长春举办的东北亚文博会,所带仿南宋官窑小碗、胆瓶、梅花碗、小香等展品被长春收藏家抢空。此后,来自海内外的订单不断,郦越宁团队的仿南宋官窑瓷品成为高档礼品和藏品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两次釉的成功使郦越宁在南宋官窑的研究中迈出了一大步,然而,有一个问题摆在他面前——“官窑的出窑率很低,上双釉更低,一般情况下一窑的合格率仅10%左右。”如何提高出窑的合格率,做到批量生产,让官窑的工艺真正得到恢复,成为他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
为瓷而生,传承真正的国之瑰宝
郦越宁并不因为取得了一些成绩就停滞不前,静下心来思考后他发现,要想恢复南宋官窑真正的精髓,光两次釉还不够,必须攻克三次釉的技术难关,才能体现南宋官窑的精华所在和灵魂所在。在他看来,如果说薄胎厚釉和重复施釉法是南宋官窑的皇冠,那么三次釉就是这顶皇冠顶上的那一颗明珠。
于是,作为南宋官窑非物质文化的代表性传承人的郦越宁,在2011年至2013年间,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如何突破三次釉技术上。烧制官窑是一项体力活,从拉坯、修坯到上釉、烧制再到成品多达70多道工序。就算骄阳似火,也还得在1000多摄氏度的窑边观察烧制情况,辛苦可想而知。同时,在薄胎上上三次釉谈何容易?开始试验的时候,第三层釉总是会“咬”掉里层的两层釉,甚至如何从窑内拿素烧胎,都是一个不小的难题。郦越宁把自己关在研究所的实验室里,一次釉、两次釉、三次釉,挂上了、变形了、“咬”掉了、破碎了……周而复始,不断失败。突然有一天傍晚,打开已经冷却的窑炉,那只如玉般的三次釉没有变形也没有破裂。“成功了”郦越宁一声欢呼,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比起二次釉,三次釉瓷器更具有像玉一样的莹润质感。
从两次上釉到三次上釉,从烧制体量较小、器形单一的瓷器到较大器形、更多品种,从不到1/10的出窑率到现在每烧一窑能有1/5成品。在恢复和发展中国历史名窑的路上,郦越宁的探索脚步坚实,他的作品也多次在国内各类展览中获奖,包括西博会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金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艺术精品展金奖等多个国家级大奖。2001年4月,他应邀参加了由国家文物局及故宫博物院主办的《中国宋代五大名窑真品暨仿品展》,其仿南宋官窑《八棱穿带扁壸》受到在场专家及领导的一致好评及高度认可,该作品同时也获得了“2001杭州西湖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奖”。2013年10月,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盛大开展,郦越宁带着他的三次釉作品《圆洗》参展。一个小小的笔洗不仅吸引很多人驻足,还得到专家评委认可荣获金奖。同年12月,他又应邀参加了中国陶瓷艺术界规格最高的会议——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陶瓷艺术继承与发展大会”,这次大会表彰了六个窑口的一线大师,郦越宁代表南宋官窑获得“中国陶瓷历史名窑恢复与发展贡献奖”,成为杭州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如今,面对成功郦越宁显得很平和。他说:“目前自己所做的是恢复三次釉技艺,缺少的那份历史的积淀,唯有时光可以赋予。”同时,他正在准备各种材料,为薄胎厚釉仿南宋官窑技术申报国家级新产品奖,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南宋官窑的发扬和传承队伍中来,让中华民族的陶瓷艺术绽放更加灿烂的光芒。